冷却套及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300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2
一种冷却速度能够均匀化的冷却套及淬火装置。冷却套(10)具备使冷却液(201)流通的冷却液供给构件、及被从冷却液供给构件供给冷却液、且形成有喷射冷却液的多个喷射孔的冷却液喷射构件(30)。冷却液喷射构件中的与工件对置的冷却液喷射面(31)具有沿着上下方向(V)排列的上部区域(35)、中央区域(36)及下部区域(37)。形成于中央区域(36)的各喷射孔(33)的面积比形成于上部区域(35)的各喷射孔(32)的面积及形成于下部区域(37)的各喷射孔(32)的面积大。冷却液喷射构件相对于工件沿水平方向(H)相对移动。以最短的间隔排列有多个喷射孔的最密方向(W)相对于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这双方都倾斜。方都倾斜。方都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套及淬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冷却套及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使用如下淬火装置,即,通过将钢铁部件(以下称作“工件”)加热到奥氏体相变点以上的高温,接着,将工件急冷,从而对工件实施淬火处理。在这样的淬火装置中,为了对工件实施均匀的淬火处理,需要对加热后的工件的想要实施淬火的表面均匀地冷却。然而,当工件大、或者形状复杂时,均匀的冷却变得困难。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2048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冷却速度能够均匀化的冷却套及淬火装置。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却套具备:冷却液供给构件,其使冷却液流通;以及冷却液喷射构件,其被从所述冷却液供给构件供给所述冷却液,且形成有喷射所述冷却液的多个喷射孔。所述冷却液喷射构件中的与工件对置的面具有沿着上下方向排列的上部区域、中央区域及下部区域。形成于所述中央区域的各所述喷射孔的面积比形成于所述上部区域的各所述喷射孔的面积及形成于所述下部区域的各所述喷射孔的面积大。所述冷却液喷射构件相对于所述工件沿水平方向进行相对移动。所述多个喷射孔以最短的间隔排列的最密方向相对于所述水平方向及所述上下方向这双方都倾斜。
[00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淬火装置具备所述冷却套、以及对所述工件加热的加热机构。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冷却速度能够均匀化的冷却套及淬火装置。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淬火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2是表示图1的区域A的立体剖视图。
[0015]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冷却套的放大立体剖视图。
[0016]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冷却套的冷却液喷射面的侧视图。
[0017]图5的(a)~(c)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冷却套的动作的图。
[0018]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冷却套的冷却液喷射面的侧视图。
[0019]图7的(a)~(d)是示意性地表示比较例的冷却套的动作的图。
[0020]图8的(a)是表示试验例中使用的工件的局部剖视图,(b)是对横轴取时间并对纵轴取温度而表示冷却时的工件的温度变化的线图,(c)是对横轴取冷却时的温度范围并对纵轴取冷却速度而表示各温度范围中的冷却速度的线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淬火装置
[0023]10:冷却套
[0024]20:冷却液供给构件
[0025]21:板状构件
[0026]30:冷却液喷射构件
[0027]31:冷却液喷射面
[0028]32、33:喷射孔
[0029]34:列
[0030]35:上部区域
[0031]36:中央区域
[0032]37:下部区域
[0033]60:移动机构
[0034]100:工件
[0035]101:齿部
[0036]110:测定位置
[0037]130:冷却液喷射构件
[0038]131:冷却液喷射面
[0039]132:喷射孔
[0040]134:列
[0041]201:冷却液
[0042]202:蒸气层
[0043]C:中心轴
[0044]D1~D6:距离
[0045]H:水平方向
[0046]V:上下方向
[0047]W:最密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48]<实施方式>
[0049]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50]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淬火装置的立体图。
[0051]图2是表示图1的区域A的立体剖视图。
[0052]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套的放大立体剖视图。
[0053]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套的冷却液喷射面的侧视图。
[0054]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淬火处理的对象的工件100例如是旋转轮。工件
100的整体的形状呈大致环状,在其内表面设置有多个齿部101。多个齿部101沿着工件100的周向周期性排列。本实施方式的淬火装置1对工件100的内表面实施淬火处理。
[0055]在淬火装置1中,设置有冷却套10、加热机构及移动机构60。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套10配置于工件100的内侧,移动机构60配置于工件100的外侧。移动机构60例如是通过与工件100的外周面抵接而使工件100自转的驱动辊。移动机构60通过使工件100自转,从而使工件100相对于冷却套10相对移动。
[0056]如图1~图3所示那样,在冷却套10中,设置有冷却液供给构件20和冷却液喷射构件30。冷却液供给构件20的形状呈大致圆板状。在冷却液供给构件20内形成有冷却液的流通路径。冷却液供给构件20例如经由下表面的中央部被从外部供给冷却液,并将该冷却液向冷却液供给构件20的外周面分配。
[0057]冷却液喷射构件30安装于冷却液供给构件20的外周面。冷却液喷射构件30的形状呈环状。冷却液喷射构件30的外周面成为冷却液喷射面31。冷却液喷射面31与工件100的内周面对置。冷却套10的中心轴C沿着上下方向V延伸。
[0058]加热机构配置于冷却套10内,例如组装于冷却液喷射构件30内。加热机构例如是高频感应线圈。在冷却液供给构件20的下表面安装有板状构件21。板状构件21配置于冷却液喷射构件30与工件100之间的间隙的下方。
[0059]在移动机构60的作用下,冷却液喷射面31相对于工件100沿工件100的周向进行相对移动。工件100的周向相对于水平面平行,是水平方向H的一种。
[0060]如图4所示,在冷却液喷射构件30的冷却液喷射面31分别形成有多个喷射孔32及喷射孔33。喷射孔32及喷射孔33是用于对工件100喷射由冷却液供给构件20供给来的冷却液的孔。喷射孔32及喷射孔33延伸的方向例如是冷却套10的半径方向、且是水平方向。喷射孔32及喷射孔33的形状例如呈圆柱形。喷射孔33的直径比喷射孔32的直径大。因此,在冷却液喷射面31中,各喷射孔33的面积比各喷射孔32的面积大。
[0061]在冷却液喷射面31中,喷射孔32及喷射孔33形成多列而二维排列。图4所示的列34是以最短的间隔排列有喷射孔32及喷射孔33的列。即,相邻的喷射孔间的距离中的、列34所延伸的最密方向W上的距离D1比水平方向H上的距离D2、上下方向V上的距离D3、除此以外的方向上的距离D4、D5、D6中的任意距离都短。最密方向W相对于上下方向V及水平方向H这双方都倾斜。在冷却液喷射面31中,列34形成有多个,且沿着冷却液喷射构件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套,其中,所述冷却套具备:冷却液供给构件,其使冷却液流通;以及冷却液喷射构件,其被从所述冷却液供给构件供给所述冷却液,且形成有喷射所述冷却液的多个喷射孔,所述冷却液喷射构件中的与工件对置的面具有沿着上下方向排列的上部区域、中央区域及下部区域,形成于所述中央区域的各所述喷射孔的面积比形成于所述上部区域的各所述喷射孔的面积及形成于所述下部区域的各所述喷射孔的面积大,所述冷却液喷射构件相对于所述工件沿水平方向进行相对移动,所述多个喷射孔以最短的间隔排列的最密方向相对于所述水平方向及所述上下方向这双方都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套,其中,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及所述下部区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大志堀野孝安武英宏
申请(专利权)人:高周波热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