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大型工件的数控淬火机床及淬火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或合金的热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大型工件的数控淬火机床及淬火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直线导轨是机床上的一种重要功能部件,用于机床的运动定位与导向。导轨面与滚动部件的接触面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较大压力,因而要求接触面具有较高硬度;另外还要求直线导轨的芯部具有较好的韧性,并且由于导轨是高精度产品,具有很高的重负载能力,其安装的平行度和平坦度精度必须达到0.1mm以上。为了保证直线导轨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安装精度,采用感应淬火方式是最理想的热处理方法。
[0003]但是目前的滚动直线导轨感应淬火存在残余应力大、淬火畸变大、精度保持性差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现有的淬火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是将感应淬火头通过支架悬空在工件上方,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为防止因感应淬火头移动过程中,由于重力或者环境改变导致淬火头下垂,现有技术中多考虑从提高支架或者淬火头的支撑部件强度着手,最大程度上防止其下垂弯曲导致与工件之间的间距改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大型工件的数控淬火机床,整体采用落地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处理工件特征预采集系统、淬火和行走机构以及淬火液循环系统;所述淬火和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底面的底座,以及架设在底座上的X向导轨,X向导轨分为左右两组,每组X向导轨分别包括两个滑块及对应的滑块固定架,所述滑块固定架的横截面呈“凹”字型,而滑块就固定在其顶部的凹陷部位;在每组X向导轨上均设置一个可移动支架,两个可移动支架相对设置;任意一个可移动支架的底部与对应滑块相接触的部位固定有滑块线轨,滑块线轨的下表面开设凹槽,并与滑块配合活动连接,滑块线轨能够卡装在滑块上沿X向往复运动;所述可移动支架为方形笼状结构,其内部中下位置安装有方形隔离板,隔离板的四个直角处开设矩形缺口,并在该缺口处安装防脱滑轨座,并与固定在可移动支架四根立柱内侧面上的滑轨相配合实现隔离板的Z向移动;隔离板上方安装有防感应支架,隔离板下方则竖直固定安装有X向伺服电机,X向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传动齿轮,并与固定在所述滑块固定架内侧面的X向齿条相啮合,X向伺服电机转动,在X向齿条上行走,带动与X向伺服电机固定的可移动支架在X向导轨上移动;另外,在所述可移动支架前端立柱的正面上安装有Z向移动齿条,在立柱的最下端,设置有紧贴立柱侧壁的延长板与所述隔离板固定连接,延长板的长度超过立柱正面,在超出部分沿Y向安装Z向伺服电机,Z向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传动齿轮,并与安装在立柱正面的Z向移动齿条相啮合,Z向伺服电机转动,在Z向移动齿条上行走,带动与X向电机固定的可移动支架在X向导轨上移动;在隔离板与防感应支架之间设置Y向伺服电机,Y向伺服电机底座固定在隔离板上,通过传动机构与上方的防感应支架相连,驱动防感应支架以及其上安装的部件沿Y向移动;防感应支架上方固定安装变压器,变压器的内侧立面上连接横梁板,横梁板上设置若干拉杆,拉杆下端连接感应淬火头,感应淬火头通过导线与变压器相连,所述横梁板和拉杆与感应淬火头之间为可调节结构,同时调节全部拉杆或者单独调节一个拉杆,能改变全部感应淬火头或者单一感应淬火头与待处理工件表面的间距,实现加热功率的调节;两个相对设置的可移动支架上的两块横梁板以及对应的感应淬火头能够在Y向上完整覆盖待处理工件表面;淬火液循环系统单独设置,其上连接的淬火液导管沿可移动支架顶部连接至隔离板上,并通过喷头对准感应淬火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林,张杰,高春华,吴志光,可存江,廖勇,杨文翔,肖荣跃,杜杰,杨刚,陈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太标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