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53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包括多段式焊接相连的竖管、前叉上部和支撑梁,线束从竖管穿入并经过前叉上部后从支撑梁穿出;这种内走线的形式操作非常简单,拆装便捷,能够保护线束本身不易锈蚀,降低故障率,同时还减少了安装、使用过程中线路和部件之间的干扰,提升了骑行安全性,此外又提升了前叉位置的美观整洁度。升了前叉位置的美观整洁度。升了前叉位置的美观整洁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前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的前叉附近需要布置刹车线等线束,目前市面上的车辆都是将线束设置在前叉外表面,不仅美观度差,而且容易受到雨水、泥沙等影响发生锈蚀卡死等情况,导致故障率升高。此外,线束拆卸过程繁琐,清洁更换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束保护效果好、走线简单且降低故障率的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包括多段式焊接相连的竖管、前叉上部和支撑梁,线束从竖管穿入并经过前叉上部后从支撑梁穿出。
[000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的内侧开设布线孔;所述线束从所述布线孔穿出。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成对设置在所述前叉上部的两侧;所述布线孔设置在任意一侧的所述支撑梁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前叉上部内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向上贯通前叉上部的顶端,向下连通布线孔所在侧的支撑梁。
[0008]进一步的,所述前叉上部的下端嵌插进所述支撑梁内,两者在表面衔接处留有焊接缝隙。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上端设置有第一加强孔;所述第一加强孔位置对应所述前叉上部的嵌入部分。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孔包括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所述第一孔位和所述第二孔位位于所述支撑梁的不同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为扁梁结构;所述第一孔位位于所述支撑梁的窄侧边;所述第二孔位位于所述支撑梁的宽侧边。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孔位为长条孔结构,且孔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梁的宽度方向一致。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的下端连接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与前轮装配连接。
[0014]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包括多段式连接的竖管、前叉上部和支撑梁,线束从竖管穿入并经过前叉上部后从支撑梁穿出;这种内走线的形式操作非常简单,拆装便捷,能够保护线束本身不易锈蚀,降低故障率,同时还减少了安装、使用过程中线路和部件之间的干扰,提升了骑行安全性,此外又提升了前叉位置的美观整洁度;(2)本技术的一种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前叉上部的下端嵌插进支撑梁内,两者在表面衔接处留有焊接缝隙;单纯嵌插配合的紧固效果容易在磕碰或长时间震动
下变差,而嵌插后留出的焊接缝隙则可以让焊料填入其中,利用焊缝结构实现加固连接;(3)本技术的一种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支撑梁上端设置有第一加强孔;第一加强孔位置对应前叉上部的嵌入部分;第一加强孔包括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位于支撑梁的不同侧;多个方向的开孔可以让焊点在支撑梁的环向分布,从而避免某一侧加强后容易受到侧向力断裂的问题,提升整体的焊接牢固程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前叉焊接总成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线束穿设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过线孔位置示意图。
[0018]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19]1、竖管,2、前叉上部,3、支撑梁,31、布线孔,32、第一加强孔,321、第一孔位,322、第二孔位,33、第二加强孔,4、线束,5、支座,51、定位孔,52、定位销,9、过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包括多段式焊接相连的竖管1、前叉上部2和支撑梁3,线束4从竖管1穿入并经过前叉上部2后从支撑梁3穿出。
[0022]从图中可以看出,前刹车线等线束4可以完全布设在前叉的内部,并朝内引出直接与前制动器装配连接。这种内走线的形式操作非常简单,拆装便捷,能够保护线束4本身不易锈蚀,降低故障率,同时还减少了安装、使用过程中线路和部件之间的干扰,提升了骑行安全性,此外又提升了前叉位置的美观整洁度。整个前叉焊接总成被分成了四类部分,即竖管1、前叉上部2、支撑梁3和支座5,这几个部件彼此之间依靠焊接实现连接,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前叉的制造难度,而且零部件生产和安装可以灵活布置在两地进行,多段式结构可以大大节省运输空间。
[0023]所述支撑梁3的内侧开设布线孔31;所述线束4从所述布线孔31穿出。
[0024]内侧开孔的设计可以方便刹车线直接连接到制动器上,省去了转弯走线的繁琐过程,精简穿线路径。
[0025]所述支撑梁3成对设置在所述前叉上部2的两侧;所述布线孔31设置在任意一侧的所述支撑梁3上。
[0026]成对的支撑梁3可以分布在前轮的两侧,从而对轮侧提供防护,相对于单臂结构稳定性更高;而布线孔31具体选择左右哪一侧取决于前制动器的刹车线接入方向。
[0027]如图3所示,所述前叉上部2内设有过线孔9;所述过线孔9向上贯通前叉上部2的顶端,向下连通布线孔31所在侧的支撑梁3。
[0028]过线孔9的作用在于连通竖管1和支撑梁3,同时控制前叉上部2内的中空区域大小,从而兼顾结构强度。
[0029]如图2所示,所述前叉上部2的下端嵌插进所述支撑梁3内,两者在表面衔接处留有焊接缝隙。
[0030]单纯嵌插配合的紧固效果容易在磕碰或长时间震动下变差,而嵌插后留出的焊接
缝隙则可以让焊料填入其中,利用焊缝结构实现加固连接,焊接完成后,将其表面进行打磨平整后再喷漆,就可以保持外形的完整美观。
[0031]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梁3上端设置有第一加强孔32;所述第一加强孔32位置对应所述前叉上部2的嵌入部分。
[0032]第一加强孔32的作用在于提供焊接空间,进一步增强支撑梁3和嵌插上部2之间的连接强度。
[0033]所述第一加强孔32包括第一孔位321和第二孔位322;所述第一孔位321和所述第二孔位322位于所述支撑梁3的不同侧。
[0034]多个方向的开孔可以让焊点在支撑梁3的环向分布,从而避免某一侧加强后容易受到侧向力断裂的问题,提升整体的焊接牢固程度。
[0035]所述支撑梁3为扁梁结构;所述第一孔位321位于所述支撑梁3的窄侧边;所述第二孔位322位于所述支撑梁3的宽侧边。
[0036]扁梁结构的支撑梁3可以在保持足够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控制前叉焊接总成的宽度,从而在骑行中减少对于腿部、脚部活动空间的挤占,提升使用舒适度。
[0037]所述第二孔位322为长条孔结构,且孔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梁3的宽度方向一致。
[0038]长条形能够使得第二孔位322充分利用好扁梁的宽度,从而增加焊缝长度,进一步提升连接强度。
[0039]所述支撑梁3的下端连接设置有支座5;所述支座5与前轮装配连接。
[0040]在支座5的上端侧面设置有定位孔51,同时在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式焊接相连的竖管(1)、前叉上部(2)和支撑梁(3),线束(4)从竖管(1)穿入并经过前叉上部(2)后从支撑梁(3)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3)的内侧开设布线孔(31);所述线束(4)从所述布线孔(31)穿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3)成对设置在所述前叉上部(2)的两侧;所述布线孔(31)设置在任意一侧的所述支撑梁(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上部(2)内设有过线孔(9);所述过线孔(9)向上贯通前叉上部(2)的顶端,向下连通布线孔(31)所在侧的支撑梁(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走线工艺的前叉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上部(2)的下端嵌插进所述支撑梁(3)内,两者在表面衔接处留有焊接缝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伟陆其兵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洪邦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