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57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包括设置在车体后轮两侧的尾灯模组,且两侧的所述尾灯模组通过后轮隔开。在车体后轮两侧的尾灯模组,能够增加尾灯模组的可视视野,提升可视范围,提升骑行安全性能。且在车辆行驶时,还能够大幅减少泥水和灰尘在尾灯外表面上的附着,保证尾灯模组的透光强度。保证尾灯模组的透光强度。保证尾灯模组的透光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


[0001]本技术属于两轮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两轮车作为代步工具,一般在车体的尾部正后方设置有尾灯,用于在骑行过程中为后方车辆提供警示作用。但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尾灯位于车体的尾端,其不易被在侧后方的人员发现,存在一定的可视视野局限性。
[0003]因此,对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方案提出了一种能够增加尾灯可视视野的两轮车尾灯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能够增加尾灯的可视视野,提升骑行的安全性。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包括设置在车体后轮两侧的尾灯模组,且两侧的所述尾灯模组通过后轮隔开。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后轮的尾部存在泥水卷扬区,所述尾灯模组在泥水卷扬区的两侧。
[0008]进一步的,在侧视视角下,所述尾灯模组位于后轮的辐圈范围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模组上包含有散热翅片。
[0010]进一步的,后轮转动状态下在车轮的两侧产生有气流扰动区,所述尾灯模组位于气流扰动区内。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尾灯模组的安装结构内包含有走线通道。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结构为后车架的后上叉或纵梁。
[0013]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模组可拆卸设置在安装结构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模组相对于安装结构以插拔的方式拆装。
[0015]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模组能够暴露于后方和侧方的视野范围内。
[0016]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模组至少包含有朝向车尾后方的后侧发光面。
[0017]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模组包含有朝向车体外侧的侧向发光面。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朝向于上方或斜后上方的顶部发光面。
[0019]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模组位于车体的左、右侧的外立面上,且两侧的所述尾灯模组示廓车体的宽度。
[0020]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模组位于后轮轮轴的后上方区域内。
[0021]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模组包括安装座和发光体,且所述安装座上包含有两侧对立的夹持部,所述发光体通过夹持部被夹设在安装座上。
[0022]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
[002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供发光体通电线束穿过的穿线孔。
[0024]有益效果:本技术包含以下优点:
[0025](1)、在车体后轮两侧的尾灯模组,能够增加尾灯模组的可视视野,提升可视范围,提升骑行安全性能。
[0026](2)、尾灯模组位于后轮的两侧,能够避开行驶时后车轮在车尾产生的泥水、灰尘的卷扬区,大幅减少泥水和灰尘在尾灯外表面上的附着,保证尾灯模组的透光强度。
[0027](3)、尾灯模组位于后轮的两侧,在车体行驶时,后车轮转动,后轮上的辐条产生扰动气流并作用在尾灯模组上,从而能够对尾灯模组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0028]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与叉体的装配示意图;
[0029]附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0]附图3为本技术的尾灯模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32]如附图1所示,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包括设置在车体后轮两侧的尾灯模组1,且两侧的所述尾灯模组通过后轮2在结构上和空间位置上隔开,两侧的尾灯模组1各自独立,在车体后轮两侧的尾灯模组,能够增加尾灯模组的可视视野,提升可视范围,提升骑行安全性能。
[0033]且因为在骑行过程中,后轮转动,所述后轮的尾部存在泥水卷扬区,也即负压扰流区,尾灯设置在车体正后方的传统方式,使得污泥或者灰尘会被覆盖或吸附在尾灯表面上,影响尾灯的可视性能,故将所述尾灯模组设置在泥水卷扬区的两侧,能够避开行驶时后轮在车尾产生的泥水、灰尘的卷扬区,大幅减少泥水和灰尘在尾灯外表面上的附着,保证尾灯模组的透光强度,也提升了安全性。
[0034]另外,在侧视视角下,所述尾灯模组位于后轮的辐圈范围内,一方面,在侧向视野下,能够穿过后轮看到对侧的尾灯,提升视野可视范围,另一方面,后轮转动状态下在车轮的两侧产生有气流扰动区,主要是后轮的辐条扰动气流,该气流扰动区靠近于后轮的两个侧面,所述尾灯模组位于气流扰动区内,扰动气流并作用在尾灯模组上,一方面上能够吹落尾灯表面的灰尘,另一方面,扰动气流能够对尾灯模组进行散热,提升尾灯模组的使用寿命。
[0035]其中,所述尾灯模组上包含有散热翅片6,若干散热翅片6在竖向上分布,构成若干前后方向上的横向散热风道,扰动气流作用于散热翅片上,提升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0036]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在所述尾灯模组的安装结构3内包含有走线通道,用于供电线束的走线排布,相对于现有尾灯模组采用电池或车架的外部布设线束的方式,通过走线通道能够对供电线束进行隐藏和保护,提升美观性和安全性。
[0037]所述安装结构为后车架的后上叉或纵梁,纵梁是指车体前后方向上的梁体结构,且位于车体的左右两侧,用于支撑后座、货架等,优选的,尾灯模组1设置在纵梁的尾部末端。
[0038]所述尾灯模组可拆卸设置在安装结构上,便于装配、维修、更换时的拆卸安装。进
一步的,所述尾灯模组相对于安装结构以插拔的方式拆装,具体的,插拔方式为前后插拔,在安装结构上包含有供尾灯模组进行插拔拆装的拆装口,拆装口连通于走线通道。
[0039]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所述尾灯模组至少能够暴露于后方和侧方的视野范围内,从而便于后方和侧方的人员及时发现尾灯是否发光,能够为周围的骑行人员提供更大的可被观察的视野范围,增加车体被发现的可视视野。
[0040]所述尾灯模组1至少包含有朝向车尾后方的后侧发光面11,以供后侧的人员能够观察到发光的尾灯模组。
[0041]所述尾灯模组包含有朝向车体外侧的侧向发光面12,以供侧面的人员能够观察到发光的尾灯模组。
[0042]还包括朝向于上方或斜后上方的顶部发光面13,以提供更大的视野范围,人员在俯视状态下即能够观察到发光模组。
[0043]还包括朝向于后轮的内侧发光面,以提供更大的视野范围,以使得人员在车体的另一侧也能够观察到发光模组。
[0044]所述尾灯模组位于车体的左、右侧的外立面上,也即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面上,且两侧的所述尾灯模组示廓车体的宽度,提升安全性。
[0045]所述尾灯模组位于后轮轮轴的后上方区域内,位于车轮后端或者后轮挡泥瓦的前方,且还低于后轮的顶端,以便避开泥水卷扬区,并位于负压扰流区中。
[0046]如附图3所示,所述尾灯模组包括安装座4和发光体5,且所述安装座上包含有两侧对立的夹持部7,夹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体后轮两侧的尾灯模组(1),且两侧的所述尾灯模组通过后轮(2)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的尾部存在泥水卷扬区,所述尾灯模组在泥水卷扬区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在侧视视角下,所述尾灯模组位于后轮的辐圈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模组上包含有散热翅片(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后轮转动状态下在车轮的两侧产生有气流扰动区,所述尾灯模组位于气流扰动区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灯模组的安装结构(3)内包含有走线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为后车架的后上叉或纵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模组可拆卸设置在安装结构上。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模组相对于安装结构以插拔的方式拆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的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张洲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洪邦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