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11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车架组件、车轮组件、制动器、后挡泥组件及后转向灯;车轮组件部分连接至车架组件上;制动器安装于车轮组件;后挡泥组件一端安装于制动器上,另一端能够罩设部分车轮组件;后转向灯安装于后挡泥组件上;后挡泥组件包括后挡泥板、转接板及减震组件;后挡泥板与制动器连接;转接板安装于后挡泥板靠近车轮组件的一侧;减震组件穿设于后挡泥板及转接板,并将转接板与后挡泥板连接,且减震组件部分位于后挡泥板与转接板之间;其中,后转向灯安装于转接板上。如此能够大大减少后挡泥板传递至转接板的震动,从而降低传递至后转向灯的震动,以提高后转向灯安装的稳定性。以提高后转向灯安装的稳定性。以提高后转向灯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包括车架、车轮组件、后转向灯及后挡泥板。车轮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上,后挡泥板至少部分与车轮组件连接,并能够罩设部分车轮组件;现有中,后转向灯是直接安装于后挡泥板上的。
[0003]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组件会随路况的不平缓而产生跳动。此时,后挡泥板会随车轮组件一起跳动,由于后转向灯是直接安装于后挡泥板上的,故后挡泥板跳动时会带动后转向灯一起跳动。如此,车轮组件带给后转向灯的震动极大,在跳动幅度过大或者持续时间及次数过多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后转向灯因受到的震动过大而断裂的问题,从而导致后转向灯无法正常使用,严重时可能会产生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组件;车轮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组件上;制动器,安装于车轮组件;后挡泥组件,其一端安装于制动器上,其另一端能够罩设至少部分车轮组件;后转向灯,安装于后挡泥组件上;后挡泥组件包括:后挡泥板,与制动器连接;转接板,安装于后挡泥板靠近车轮组件的一侧;减震组件,穿设于后挡泥板及转接板,并将转接板与后挡泥板连接,且减震组件部分位于后挡泥板与转接板之间;其中,后转向灯安装于转接板上。
[0006]在本申请中,将后转向灯安装于转接板上,并通过减震组件的减震作用,能够大大减少后挡泥板传递至转接板的震动,从而降低传递至后转向灯的震动,以提高后转向灯安装的稳定性。
[0007]进一步地,减震组件包括:第三锁紧件,穿设于转接板及后挡泥板;隔震件,穿设于转接板,并套设于第三锁紧件外,且至少部分位于转接板与后挡泥板之间,以使转接板与后挡泥板之间形成空隙。
[0008]如此设置,隔震件能够减少从后挡泥板传递至转接板的震动。
[0009]进一步地,隔震件包括:隔震套,套设于至少部分第三锁紧件外,且隔震套一端抵靠于第三锁紧件上,另一端抵靠于后挡泥板上;隔震块,套设于隔震套外,且隔震块一端抵靠于隔震套上,另一端抵靠于后挡泥板上。
[0010]如此设置,隔震块及隔震套的设置,能够减少后挡泥板传递至转接板的震动以及第三锁紧件传递至转接板的震动。
[0011]进一步地,隔震块包括:第一缓冲部,形成于隔震块远离后挡泥板的一端,并位于隔震套与转接板之间;第二缓冲部,形成于隔震块靠近后挡泥板的一端,并位于转接板与后挡泥板之间。
[0012]如此设置,第二缓冲部位于后挡泥板与转接板之间,能够避免后挡泥板的震动直接传递至转接板上;第三锁紧件远离后挡泥板的一端抵接于隔震套上,能够避免后挡泥板的震动通过第三锁紧件传递至转接板上;从而有效减弱了震动的传递,保证转向灯安装的稳固性。
[0013]进一步地,摩托车还包括坐垫及后底板组件,后底板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用于承载坐垫;摩托车还包括:保护盒,用于容置电器件;减震罩,套设于保护盒的周向,并贴合于保护盒上;其中,减震罩能够与后底板组件连接,以将保护盒安装于后底板组件上。
[0014]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减震罩,减震罩的转接作用使摩托车无需与保护盒上安装点进行适配,便能将保护盒安装于摩托车上,以便于保护盒的安装;并且,空间利用率高,能够将保护盒安装于摩托车上需要安装的地方,不仅限于安装在后底板组件上,使安装方式更加多样化。
[0015]进一步地,减震罩上开设有卡槽,后底板组件上设有插接件,插接件能够插入卡槽内,并与卡槽连接。
[0016]如此设置,安装便利,且能够将保护盒安装于摩托车上需要安装的地方,使安装方式更加多样化,空间利用率高。
[0017]进一步地,插接件包括:支撑部,位于插接件靠近后底板组件的一端;防脱部,位于插接件远离后底板组件的一端;其中,减震罩位于防脱部与支撑部之间,且减震罩的一端抵靠于支撑部上,另一端抵靠于防脱部上。
[0018]如此设置,避免减震罩因震动而产生移动或者脱出的情况,使减震罩的安装更加稳固,从而提高保护盒安装的牢固性。
[0019]进一步地,摩托车还包括牌照板,牌照板安装于后挡泥板远离车轮组件的一侧上;牌照板上至少包括两个安装点,至少其中一个安装点靠近牌照板的上侧布设,至少其中一个安装点靠近牌照板的下侧布设。
[0020]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牌照板的下方处于悬空状态,提高牌照板的稳固性。
[0021]进一步地,摩托车还包括:缓冲件,位于牌照板与后挡泥板之间,并安装于安装点上。
[0022]如此设置,缓冲件能够减小后挡泥板传递至牌照板的震动,避免牌照板产生断裂。
[0023]进一步地,缓冲件分别与后挡泥板及牌照板粘接。
[0024]如此设置,便于牌照板的安装。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将后转向灯安装于转接板上,并通过减震组件的减震作用,能够大大减少后挡泥板传递至转接板的震动,从而降低传递至后转向灯的震动,以提高后转向灯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动力源与车架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中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0029]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在摩托车把手处测试的实验数据变化曲线图;
[0030]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在车架前安装座处测试的实验数据变化曲线图;
[0031]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线钩与车架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线钩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散热器的左视图;
[0036]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散热器、护板组件及车架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护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3为图12的爆炸图;
[0039]图14为图12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0040]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1]图16为图1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2]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3]图18为图1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4]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后挡泥组件、后转向灯及车架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5]图20为图19的爆炸图;
[0046]图21为本申请提供的后挡泥组件、后转向灯及牌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22为图21的爆炸图;
[0048]图23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9]图24为图23的爆炸图;
[0050]图25为本申请提供的油箱、隔热板、车架组件及动力源部分结构示意图;
[0051]图26为图25的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组件;车轮组件,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车架组件上;制动器,安装于所述车轮组件;后挡泥组件,其一端安装于所述制动器上,其另一端能够罩设至少部分所述车轮组件;后转向灯,安装于所述后挡泥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泥组件包括:后挡泥板,与所述制动器连接;转接板,安装于所述后挡泥板靠近所述车轮组件的一侧;减震组件,穿设于所述后挡泥板及所述转接板,并将所述转接板与所述后挡泥板连接,且所述减震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后挡泥板与所述转接板之间;其中,所述后转向灯安装于所述转接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三锁紧件,穿设于所述转接板及所述后挡泥板;隔震件,穿设于所述转接板,并套设于所述第三锁紧件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转接板与所述后挡泥板之间,以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后挡泥板之间形成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件包括:隔震套,套设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三锁紧件外,且所述隔震套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三锁紧件上,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后挡泥板上;隔震块,套设于所述隔震套外,且所述隔震块一端抵靠于所述隔震套上,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后挡泥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块包括:第一缓冲部,形成于所述隔震块远离所述后挡泥板的一端,并位于所述隔震套与所述转接板之间;第二缓冲部,形成于所述隔震块靠近所述后挡泥板的一端,并位于所述转接板与所述后挡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蛟张毅成彭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