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44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原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C形柱体,所述本体包括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单元以及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连接并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形成C形外凸面,所述第一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第一斜面以及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平面、第二斜面以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形成C形内凹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连接后在所述本体上形成第一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形变效果,避免水分聚集在表面,便于空气流通,并且C形柱体结构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提高干燥的效率,避免长期高温干燥对本体产生影响。影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原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通常由多根同轴绞合金属线构成,可以传输多种不同电信号,金属线外具有绝缘保护层。半导电屏蔽电缆料形成的绝缘保护层通过电缆料颗热熔挤压后形成,能够减少由多根绝缘线靠近导致的传输信号的干扰,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在电缆料颗粒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进行混料,对形成的混合料热熔后挤条,形成半成品后对半成品降温干燥,然后在切粒后对粒料进行多次加湿后干燥处理。在挤条的过程中,半成品的截面形状由挤出模具形成,一般为圆形,在切粒后电缆颗粒料为圆柱体。圆柱状的电缆料颗粒在堆积后,表面附着水分,水分使得靠近的电缆料颗粒相互粘连,流动的空气难以通过,使得对电缆料颗粒的干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圆柱状的电缆料颗粒在堆积后,表面附着水分,水分使得靠近的电缆料颗粒相互粘连,流动的空气难以通过,使得对电缆料颗粒的干燥效率低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C形柱体,所述本体包括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单元以及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连接并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形成C形外凸面,所述第一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第一斜面以及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平面、第二斜面以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形成C形内凹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连接后在所述本体上形成第一凹槽。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元以及第二单元上沿所述本体的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本体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0007]优选的,所述本体的C形外凸面上沿所述本体的轴向设置有第二凹槽。
[0008]优选的,所述本体沿轴向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的连接处沿径向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30
°
至120
°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的截面为长条形。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本体为C形柱体,具有很好的形变效果,在受到挤压后,能够产生形变,避免水分聚集在表面,在通入流动的空气对本体进行干燥的过程中,C形柱体结构很容易发生滚动,便于空气流通,并且C形柱体结构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提高干燥的效率,避免长期高温干燥对本体产生影响。
[0013]2、本技术本体的C形外凸面上沿所述本体的轴向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能够增加本体外侧的表面积,当本体的C形外凸面与放置面接触时,能够减小本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流动的空气通过第二凹槽,进而使得本体翻滚,提高对本体的干燥效果,在后续通过本申请中的本体热熔挤压生产高压电缆的绝缘保护层时,本体收到挤压后能够在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凹槽处发生形变以及断裂,第一单元以及第二单元分离后,能够使得本体迅速裂变成更小的个体,进而增加热传导的效率,在有限的加工腔体内能够增加原料的量,提高绝缘保护层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的立体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在另一视角下的俯视图;
[0017]图4为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受力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受力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受力图。
[0021]图中:2本体、21第一单元、211第一平面、212第一斜面、213第一连接面、22第二单元、221第二平面、222第二斜面、223第二连接面、23第一凹槽、24第一通孔、25第二通孔、26第二凹槽、27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请参照图1

7,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包括本体2,所述本体2为C形柱体,所述本体2包括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单元21以及第二单元22,所述第一单元21与第二单元22连接并在所述本体2的一侧形成C形外凸面,所述第一单元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211、第一斜面212以及第一连接面213,所述第二单元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平面221、第
二斜面222以及第二连接面223,所述第一斜面212与第二斜面222在所述本体2的另一侧形成C形内凹面,所述第一连接面213与第二连接面223连接后在所述本体2上形成第一凹槽23。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面213与第二连接面223之间的夹角为30
°
至120
°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面213与第二连接面223之间的夹角为35
°

[0026]所述本体2在挤条的过程中,通过模具挤出成型。C形柱体结构具有很好的形变效果,在受到挤压后,能够产生形变,避免水分聚集在表面。与现有技术中圆柱体结构不同的是,在通入流动的空气对本体2进行干燥的过程中,C形柱体结构很容易发生滚动,便于空气流通,并且C形柱体结构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提高干燥的效率,避免长期高温干燥对本体2产生影响。
[00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单元21以及第二单元22上沿所述本体2的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24,所述本体2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4连通的第二通孔27。沿本体2的轴向设置的第一通孔24能够增加本体2的表面积,在多个本体2堆积时,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2),所述本体(2)为C形柱体,所述本体(2)包括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单元(21)以及第二单元(22),所述第一单元(21)与第二单元(22)连接并在所述本体(2)的一侧形成C形外凸面,所述第一单元(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211)、第一斜面(212)以及第一连接面(213),所述第二单元(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平面(221)、第二斜面(222)以及第二连接面(223),所述第一斜面(212)与第二斜面(222)在所述本体(2)的另一侧形成C形内凹面,所述第一连接面(213)与第二连接面(223)连接后在所述本体(2)上形成第一凹槽(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21)以及第二单元(22)上沿所述本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洪杨思昔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