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车身全自动去毛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05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车身全自动去毛刺设备,隔音工房的前端面右部和左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第一工位处旋转设置有第一工装底板;第一工装底板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工装夹具;第二工位处旋转设置有第二工装底板;第二工装底板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工装夹具;隔音工房内设置有两对去毛刺机器人;两对去毛刺机器人分别对应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去毛刺机器人上安装有打磨头;去毛刺机架的左侧设置有机器人电箱和总控箱、左前侧设置有工件下料装置;搬运机器人用于把工件依次搬运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工件下料装置;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无须人工参与,提高压铸车身的去毛刺工作效率。毛刺工作效率。毛刺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车身全自动去毛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车身去毛刺的
,具体涉及一种压铸车身全自动去毛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车身压铸后,需要进行打磨以完成去毛刺,打磨时一般通过人工把压铸车身安装在工装夹具上,然后通过人工通过操作打磨设备进行打磨,但是压铸车身尺寸一般都比较大,这样通过人工搬运和打磨,使得打磨效率低下并且打磨的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的车身打磨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压铸车身全自动去毛刺设备。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铸车身全自动去毛刺设备,包括去毛刺机架;去毛刺机架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隔音工房;隔音工房的前端面右部和左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第一工位用于打磨工件的正面;第二工位用于打磨工件的反面;第一工位处设置有第一工位旋转台;第二工位处设置有第二工位旋转台;第一工位旋转台包括旋转设置在第一工位处的第一工装底板;第一工装底板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工装夹具;第二工位旋转台包括旋转设置在第二工位处的第二工装底板;第二工装底板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工装夹具;隔音工房内设置有两对去毛刺机器人;两对去毛刺机器人分别对应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去毛刺机架的左前侧设置有工件下料装置;隔音工房的上端面上左右移动设置有搬运移动座;搬运移动座的上端面上固定有搬运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用于把工件依次搬运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工件下料装置;搬运机器人上安装有工件夹具并且工件夹具可360度旋转;第二工装夹具和第二工装底板的相应侧的端面之间设置有供工件夹具竖直插入的避让间隙。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隔音工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左右方向设置的机器人滑移轨道;搬运移动座左右滑行设置在机器人滑移轨道上。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隔音工房的上端面四周设置有搬运机器人围栏。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隔音工房的后端面上设置有观察窗、第一刀具检修门、第二刀具检修门和安全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工件下料装置包括工件下料底座和下料小车;工件下料底座上设置有方形柱状的升降导柱;升降导柱上竖直套设并且竖直滑行设置有升降滑座;升降滑座通过设置在升降导柱上的丝杠竖直驱动;升降滑座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开口朝左设置的“凵”字型的产品升降叉座;下料小车的尺寸小于产品升降叉座的开口的尺寸。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工件下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工件下料底座的左侧的一对前后分布的小车限位座;一对小车限位座用于下料小车导向。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去毛刺机器人包括去毛刺机器人本体;去毛刺机器人
本体上安装有打磨头;打磨头包括打磨座;打磨座上设置有圆周均匀分布的固定电主轴、浮动电主轴和浮动气主轴;固定电主轴、浮动电主轴和浮动气主轴上分别安装有打磨刀具。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须人工参与,提高压铸车身的去毛刺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件100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0、去毛刺机架;11、底座;12、隔音工房;120、观察窗;1200、第一刀具检修门;1201、第二刀具检修门;121、安全门;13、搬运机器人围栏;14、第一工位;15、第二工位;16、机器人滑移轨道;20、搬运机器人;21、工件夹具;22、搬运移动座;30、第一工位旋转台;31、第一工装底板;32、第一工装夹具;40、第二工位旋转台;41、第二工装底板;42、第二工装夹具;70、工件下料装置;71、工件下料底座;72、升降导柱;73、产品升降叉座;74、小车限位座;80、下料小车;10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3所示,一种压铸车身全自动去毛刺设备,包括去毛刺机架10;去毛刺机架10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隔音工房12;隔音工房12的前端面右部和左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位14和第二工位15;第一工位14用于打磨工件的正面;第二工位15用于打磨工件的反面;第一工位14处设置有第一工位旋转台30;第二工位15处设置有第二工位旋转台40;第一工位旋转台30包括旋转设置在第一工位14处的第一工装底板31;第一工装底板3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工装夹具32;第二工位旋转台40包括旋转设置在第二工位15处的第二工装底板41;第二工装底板4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工装夹具42;隔音工房12内设置有两对去毛刺机器人;两对去毛刺机器人分别对应第一工位14和第二工位15;去毛刺机架10的左前侧设置有工件下料装置70;隔音工房12的上端面上左右移动设置有搬运移动座22;搬运移动座22的上端面上固定有搬运机器人20;搬运机器人20用于把工件依次搬运到第一工位14、第二工位15和工件下料装置70;搬运机器人20上安装有工件夹具21并且工件夹具可360度旋转;第二工装夹具和第二工装底板的相应侧的端面之间设置有供工件夹具21竖直插入的避让间隙。
[0017]如图1、图2所示,隔音工房1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左右方向设置的机器人滑移轨道16;搬运移动座22左右滑行设置在机器人滑移轨道16上。
[0018]如图1、图2所示,隔音工房12的上端面四周设置有搬运机器人围栏13。
[0019]如图2所示,隔音工房12的后端面上设置有观察窗120、第一刀具检修门1200、第二刀具检修门1201和安全门121。
[0020]如图1、图2所示,工件下料装置70包括工件下料底座71和下料小车80;工件下料底座71上设置有方形柱状的升降导柱72;升降导柱72上竖直套设并且竖直滑行设置有升降滑座;升降滑座通过设置在升降导柱72上的丝杠竖直驱动;升降滑座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开口朝左设置的“凵”字型的产品升降叉座73;下料小车80的尺寸小于产品升降叉座73的开口的尺寸。
[0021]如图1、图2所示,工件下料装置70还包括设置在工件下料底座71的左侧的一对前后分布的小车限位座74;一对小车限位座74用于下料小车80导向。
[0022]去毛刺机器人包括去毛刺机器人本体;去毛刺机器人本体上安装有打磨头;打磨头包括打磨座;打磨座上设置有圆周均匀分布的固定电主轴、浮动电主轴和浮动气主轴;固定电主轴、浮动电主轴和浮动气主轴上分别安装有打磨刀具。
[0023]压铸车身全自动去毛刺设备的工作原理:
[0024]工作时,搬运机器人20处于最右端,工件夹具21抓取第一个工件,然后机器人滑移轨道16带动搬运机器人20向左移动到第一工位14的上侧;然后搬运机器人20把第一个工件放置在第一工装底板31的前端面上的第一工装夹具32上;第一工装夹具32夹住工件,然后第一工装底板31旋转180度;此时右侧的一对去毛刺机器人对工件的正面进行去毛刺,同时搬运机器人20抓取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车身全自动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去毛刺机架(10);去毛刺机架(10)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隔音工房(12);隔音工房(12)的前端面右部和左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位(14)和第二工位(15);第一工位(14)用于打磨工件的正面;第二工位(15)用于打磨工件的反面;第一工位(14)处设置有第一工位旋转台(30);第二工位(15)处设置有第二工位旋转台(40);第一工位旋转台(30)包括旋转设置在第一工位(14)处的第一工装底板(31);第一工装底板(3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工装夹具(32);第二工位旋转台(40)包括旋转设置在第二工位(15)处的第二工装底板(41);第二工装底板(4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工装夹具(42);隔音工房(12)内设置有两对去毛刺机器人;两对去毛刺机器人分别对应第一工位(14)和第二工位(15);去毛刺机架(10)的左前侧设置有工件下料装置(70);隔音工房(12)的上端面上左右移动设置有搬运移动座(22);搬运移动座(22)的上端面上固定有搬运机器人(20);搬运机器人(20)用于把工件依次搬运到第一工位(14)、第二工位(15)和工件下料装置(70);搬运机器人(20)上安装有工件夹具(21)并且工件夹具可360度旋转;第二工装夹具和第二工装底板的相应侧的端面之间设置有供工件夹具(21)竖直插入的避让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车身全自动去毛刺设备,其特征在于:隔音工房(1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左右方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亮亮石鑫伟章洁明许国钰吴军陈国东章旭霞吴燕春钱高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