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G化喜树碱长效缓释凝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03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G化喜树碱衍生物,具有如下结构:所述的PEG化喜树碱衍生物能够与多氨基化合物原位交联形成可注射性凝胶。可随着凝胶的降解实现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期缓释药物的目的。达到长期缓释药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G化喜树碱长效缓释凝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EG化喜树碱衍生物及其与多氨基化合物交联形成的长效缓释凝胶。

技术介绍

[0002]喜树碱由1966年美国的Monroe E.Wall博士从喜树的皮中分离得到,其在抗肿瘤活性上的优异表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可以选择性抑制拓扑异构酶Ⅰ,与Topo
Ⅰ‑
DNA形成的复合物结合,稳定此复合物,从而使断裂的DNA链不能重新接合,阻止DNA复制及RNA合成,为细胞周期S期特异性药物。另外,它还能直接破坏DNA结构。实验证明,喜树碱对多种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与常用抗肿瘤药物无交叉耐药。但是,其分子结构中喹琳环上氮的特殊碱性导致其水溶性差,不能直接用于人体的非肠道给药。同时由于喜树碱副作用大,体内半衰期短,体内残留时间长等缺点,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0003]与以往的常规剂型如片剂、胶囊、注射剂相比,缓释、控释制剂能够减少给药次数,改善患者的顺应性。尤其针对的是半衰期短的或者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使药物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可以减少用药的总量,用较少的剂量达到更好的效果。
[0004]现有技术通过物理包埋或化学修饰方式,增强喜树碱的水溶性,延长消除时间,起到降低毒性提高药效的作用。
[0005]CN101352420B通过膜乳化法制备了装载羟基喜树碱的缓释微球,该专利制备的缓释微球能通过微导管直接在瘤体内注射方式给药,可实现靶向给药,降低枪击喜树碱的全身毒副作用,可以在体内存留30天左右。但其制备过程需要用到有机溶剂,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刺激性。
[0006]CN106236699B介绍了“溶液喷涂”或“热熔挤出”工艺两种制备装载10

羟基喜树碱的体内植入物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植入剂能在体内缓慢释放HCPT,增强HCPT的药物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同时植入剂能够直接与肿瘤接触,增加了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降低了血中的药物浓度。但是该专利技术描述制备工艺复杂,且无法如微球药剂一样通过注射的方法植入体内,药物释放量较少,实际使用效果不理想。
[0007]CN101156854A通过将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组装在不同高分子层数的微胶囊中,以达成药物缓释的效果。该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使用材料均为可降解材料,制备过程不存在化学反应,对人体影响较小。但该药剂在15小时左右就可以达到40%的药物释放率,药物释放太快,容易引起药物毒副作用。
[0008]相比于喜树碱药物,PEG化喜树碱注射液,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水溶性,实现体内较长时间的循坏。临床试验显示,PEG化喜树碱在体内的半衰期可以达到77小时左右(Rowinsky EK等人,J Clin Oncol 21:148

157)。然而临床实验中,仍然需要多次给药以维持足够的药物浓度,而且全身给药会给健康器官带来较大的全身毒性。通过物理包埋凝胶可实现局部给药,以提高药物在肿瘤局部的浓度来降低药物的全身毒性,然而对于小分子
喜树碱药物来说,药物从凝胶中的释放速率较快,难以达到长期缓释的目的,例如喜树碱在琼脂凝胶的释放周期仅为两个小时左右(J.Liu et al./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42(2006))。因此,为了提高喜树碱药物的抗肿瘤能力,迫切需要一种能在肿瘤局部长期缓释药物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PEG化喜树碱衍生物以及该PEG化喜树碱衍生物与多氨基化合物原位交联形成的可注射性凝胶。可随着凝胶的降解实现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期缓释药物的目的。
[0010]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PEG化喜树碱衍生物,具有如下结构:其中n代表1~10的正整数,优选2~6的正整数。PEG为醛基封端的星形多臂聚乙二醇。
[0012]优选的,所述醛基封端的星形多臂聚乙二醇的臂数为2

8,单臂分子量1000

5000Da。
[0013]所述醛基选自芳香醛、烷基醛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醛基与星形多臂聚乙二醇之间以酯键、醚键、酰胺键、氨酯键、亚胺键或脲键化学键连接,优选酰胺键或酯键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G化喜树碱缓释凝胶,由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EG化喜树碱衍生物和多氨基化合物原位交联而成。
[0015]优选的,所述多氨基化合物中氨基与PEG化喜树碱衍生物中醛基的摩尔比为0.4~4.4:1,更优选1~4:1;所述多氨基化合物为聚赖氨酸或聚赖氨酸与聚乙烯亚胺的混合物,聚赖氨酸与聚乙烯亚胺的摩尔比为2~30:3,更优选2~10:3。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EG化喜树碱缓释凝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PEG化喜树碱衍生物溶解在pH4

6缓冲液中,配制溶液;将多氨基化合物溶解在pH4

10缓冲液中,配制多氨基化合物溶液;将两者混合得到PEG化喜树碱缓释凝胶。
[0017]所述PEG化喜树碱衍生物溶液的质量体积百分浓度为2

30%,优选,10~20%;所述多氨基化合物溶液质量体积百分浓度为0.5

20%,优选1

5%。
[0018]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EG化喜树碱衍生物或PEG化喜树碱在制备抗癌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可降解连接键将喜树碱偶联在PEG上,同时通过PEG端基功能化进一步与多氨基化合物化学偶联,实现原位凝胶。本专利技术所述PEG化喜树碱凝胶具有长效缓释作用,显著减少药物突释,药物随降解而缓慢释放,周期长达一到三个月。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不同桥接链长的PEG化喜树碱凝胶的药物缓释曲线。
[0022]图2为不同取代率的PEG化喜树碱凝胶的药物缓释曲线。
[0023]图3为不同取代率的PEG化喜树碱凝胶的在37℃的溶胀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步骤,但不受实施例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另有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
[0026]实施例1 CPT

OOC(CH2)2COOH的合成
[0027][0028]称取喜树碱(CPT

OH,174mg)、丁二酸酐(150mg)于50mL茄瓶中,再加入1,8

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
‑7‑
烯(DBU,0.23mL),二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G化喜树碱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其中n代表1~10的正整数,PEG为醛基封端的星形多臂聚乙二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G化喜树碱衍生物,其特征在于n代表2~6的正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G化喜树碱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醛基封端的星形多臂聚乙二醇的臂数为2

8,单臂分子量1000

5000D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G化喜树碱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醛基选自芳香醛、烷基醛中的一种或几种。5.一种PEG化喜树碱缓释凝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PEG化喜树碱衍生物和多氨基化合物原位交联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EG化喜树碱缓释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氨基化合物中氨基与PEG化喜树碱衍生物中醛基的摩尔比为0.4~4.4:1,所述多氨基化合物为聚赖氨酸或聚赖氨酸与聚乙烯亚胺的混合物,聚赖氨酸与聚乙烯亚胺的摩尔比为2~30:3。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潘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