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6254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所述药方包括雷西莫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用于治疗狂犬病,能够减轻狂犬病发病症状,提高感染狂犬病病毒后的存活率。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雷西莫特溶液注射治疗能够延迟感染狂犬病毒小鼠发病时间,延迟3~4天,并减轻狂犬病发病症状,且有20%左右的小鼠幸存,幸存小鼠持续监测6个月,完全正常。完全正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狂犬病是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迄今,狂犬病在全球150多个国家流行,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高达59000人。近年来,我国人类狂犬病发病数有所减少,但动物暴露后人的免疫却在不断增加,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我国地域广,养犬多,免疫普及难,野生动物带毒情况不明。
[0003]狂犬病病毒宿主范围广,能够感染所有温血动物,一旦狂犬病在特定的物种群体中出现,该病的传播与流行可达几十年。迄今,一些发达的岛屿国家,已经消灭了犬的狂犬病,如英国、新西兰、日本等。但野生动物狂犬病依然存在。科学家认为狂犬病很难被消灭,因为蝙蝠中存在狂犬病病毒。人类21世纪的目标是消灭犬的狂犬病,并减少人类狂犬病的死亡率。
[0004]尽管狂犬病很早被人类认识,但迄今缺乏临床肯定的医治方法。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达100%,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探索狂犬病的治疗方法,但进展缓慢。现代医学对狂犬病治疗研究从未停止,包括内科医生及研究者,都在不断探索各种潜在的治疗方法,包括疫苗、免疫球蛋白、利巴韦林、干扰素α和氯胺酮(ketamine)的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是目前已知体外具有抗狂犬病病毒活性的主要药物,但关于它们临床治疗狂犬病的有效性报道却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用于治疗狂犬病,能够减轻狂犬病发病症状,提高感染狂犬病后的存活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所述药方包括雷西莫特。
[0007]上述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的制备方法,将雷西莫特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雷西莫特与二甲基亚砜质量比为10:1;然后用磷酸缓冲盐溶液稀释到5μg/ml浓度,再用0.22μm的无菌滤膜过滤,得到雷西莫特溶液,即为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
[0008]上述的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在治疗狂犬病中的应用。
[0009]优选的,上述应用中,将所述药方采用静脉注射进行治疗狂犬病。
[001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用于治疗狂犬病,能够减轻狂犬病发病
症状,提高感染狂犬病后的存活率。小鼠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静脉注射治疗能够延迟感染狂犬病毒小鼠发病时间,延迟3~4天,并减轻狂犬病发病症状,且有20%左右的小鼠幸存,幸存小鼠持续监测6个月,完全正常。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各处理组小鼠幸存情况。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各处理组小鼠体重变化情况。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各处理组小鼠第7天实时状态。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中R848干预组小鼠外周血与对照组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火山图。
[0015]图5为R848干预组小鼠外周血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试验例2中各处理组小鼠幸存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8]实施例1一种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包括雷西莫特。药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雷西莫特溶解在二甲基亚砜(100%DMSO)中,雷西莫特与二甲基亚砜质量比为10:1,然后用磷酸缓冲盐溶液稀释到5μg/ml浓度,再用0.22μm的无菌滤膜过滤,得到雷西莫特溶液,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
[0019]试验例1试验方法:将50只4周龄健康狂犬病病毒抗体阴性的小鼠(购自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SCXK(湘)2019

0004]。动物均在本实验室按标准方法进行饲养[SYXK(桂)2019

0001])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所有试验小鼠使用狂犬病病毒标准攻击毒株CVS

11大腿肌肉注射,每只注射100 LD
50
的狂犬病病毒,注射病毒6h后,其中第1组尾静脉注射对应溶剂作为阳性对照组,第2组静脉注射实施例1的药方

雷西莫特(R848)溶液(雷西莫特用量150μg/只);第3组静脉注射TLR3激动剂Poly:ic (50μg/只);第4组静脉注射雷西莫特(R848)(150μg/只)+TLR3激动剂Poly:ic (50μg/只);第5组静脉注射雷西莫特(75μg/只)+TLR3激动剂Poly:ic (25μg/只)。每日观察小鼠采食、体重和精神状况,记录潜伏期、发病特征及过程。
[0020]试验结果:图1和图2为各组小鼠的幸存情况和体重变化情况,图3为小鼠感染CVS

11第7天实时状态。从图1~3中可知,用标准攻击毒株CVS

11感染小鼠后,第1组(阳性对照组)第4天以后开始出现体重减轻,第5天开始出现发病症状,第7天所有小鼠都发病,濒临死亡、开始发生死亡,第10天全部死亡;相比对照组,第2组(R848干预治疗)能明显延缓3~4天发病,第7天观察到所有小鼠行动自如,未出现异常,第6天体重出现下降,小鼠体重先约有减轻,3天后开始恢复正常,并有20%的小鼠幸存;第3组(采用TLR3激动剂Poly I:C治疗),第5天开始出现发病症状,第7天发生死亡,约80%小鼠发病,濒临死亡,最终虽能提高小鼠的幸存率,多次重复低于第2组(R848干预治疗),小鼠幸存平均为15%,但不能延缓狂犬病的发病
时间;第4组(R848(150μg/只)+TLR3激动剂Poly:ic (50μg/只)),能延缓发病,第7天所有小鼠都行动自如,未出现异常,但最终只有10%小鼠幸存。以上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药方能够减轻狂犬病发病症状,提高感染狂犬病后的存活率。
[0021]收集正常对照组、R848干预组(采用雷西莫特尾静脉注射正常小鼠)及狂犬病病毒感染6h后R848干预小鼠组干预处理后24 h全血,每组各4只,进行相关样本转录基因测序发现,R848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有560个,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有376,总的差异表达基因共936个;狂犬病病毒感染后R848干预组比对照组,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有523个,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有251,总的差异表达基因共774个;狂犬病病毒感染后R848干预小鼠组比单纯R848干预组,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有119个,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有52,总的差异表达基因共171个。主要涉及免疫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方包括雷西莫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性治疗狂犬病的药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雷西莫特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雷西莫特与二甲基亚砜质量比为10:1;然后用磷酸缓冲盐溶液稀释到5μg/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波冷静曹颖颖陶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