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色茶薪菇菌株及其选育与工厂化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9552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色茶薪菇菌株及其选育与工厂化栽培方法,该白色茶薪菇菌株ZJCXG00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60。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白色茶薪菇菌种、装料方式以及出菇管理技术参数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了一种菇体颜色白、整齐度高、周期短、污染率低、适合白色茶薪菇工厂化栽培的菌株及其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出菇后的子实体具有菇体颜色白、整齐度高、肉质脆嫩,不易老化纤维质,周期短、污染率低等诸多优点,可广泛推广应用。可广泛推广应用。可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色茶薪菇菌株及其选育与工厂化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白色茶薪菇菌株及其选育与工厂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薪菇(Cyclocybe chaxingu )隶属于担子菌门,蘑菇目,假脐菇科,环伞属Cyclocybe。别名油茶菇、茶菇,商业名统称茶树菇。野生茶薪菇多发生在春、秋雨后的油茶树、杨树、柳树等腐烂的枯木上,其主要分布在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江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茶薪菇盖肥柄脆,油茶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含有 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比金针菇还高,具有清热、平肝、利尿和健脾等功效。在民间,有人用来治疗胃寒、腰痛、肾虚尿频、水肿等疾病,素有“中华神菇”之美誉。
[0003]茶薪菇栽培历史悠久,经过四十年的驯化与生产实践,其栽培技术已经很成熟,在我国很多省市都有推广种植。在我国,茶薪菇干品的主要产区为福建和江西;浙江、湖北、云南、北京等省市是鲜品重要产区。据统计,2020年我国茶薪菇年产量约92.23万吨,居主要食用菌品种第8位,是我国主栽食用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色茶薪菇菌株ZJCXG00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60。2.权利要求1所述白色茶薪菇菌株ZJCXG001的选育方法,是由茶薪菇“白茶6号”出菇后获得孢子,经单孢杂交育种后获得。3.权利要求1所述白色茶薪菇菌株ZJCXG001的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现:A、母种扩大培养以菌株ZJCXG001为菌种,接种到PDA固体培养基上,24

26℃黑暗条件下培养7d扩大培养得到母种;B、一级种子液培养基及菌种制备用5mm打孔器将步骤A中得到的母种打孔,接种到一级种子液培养基中,置于24

26℃,转速150

210rpm摇床,培养7

8d得到白色茶薪菇一级液体菌种;所述一级种子液培养基配方为:土豆150

250份、葡萄糖18

21份、酵母粉2

4份、磷酸二氢钾2

4份、硫酸镁1.4

1.6份,0.01

0.02份VB1;C、二级发酵液培养基及菌种制备将步骤B所述一级液体菌种接种到二级发酵液培养基中,在24

26℃,0.05Mpa条件下通气培养,培养9

10d得到液体菌种;所述二级发酵液培养基配方为:黄豆630

650份、葡萄糖2300

2500份、酵母粉70

90份,磷酸二氢钾110

130份,硫酸镁50

70份,VB10.8

1.2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一级种子液培养基制备方法如下:将配方配比的土豆切片放入沸水煮20

25分钟,用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祈猛孙达锋刘绍雄华蓉张俊波李建英余金凤冯云利高章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