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规格的颗粒菌种的生产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032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准规格的颗粒菌种的生产和使用方法,通过将培养料填充到菌种框架内,灭菌后接入菌种,在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准规格的颗粒菌种的生产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药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准规格的颗粒菌种的生产和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以锯末、枝条、木块、粮食、液体为基质的菌种在生产和使用中的难题。

技术介绍

[0002]食药用菌发展越来越快,成为一些市县的支柱产业。食用菌生产中最关键的是菌种,目前出耳出菇的菌包和木段栽培生产正在走向工业化,但因菌种基质的不同、形态各异、规格不统一、难以工业化标准化生产,致使接种工艺繁琐、效率低下、容易污染。
[0003]本专利技术既解决了以往锯末、枝条、木块、粮食、液体菌种规格不一、形态各异、基质不同、不便于标准统一工厂化大生产的难题,又解决了生产中接种环节易感染杂菌的难题,还解决了木段生产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标准规格的颗粒菌种的生产和使用方法,所述颗粒菌种包括菌种框架、培养料和菌种,瓶装或袋装的颗粒菌种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1.1、制备菌种框架;
[0006]1.2、制备培养料:锯末85%

90%、麦麸5%

15%、生石灰0.5%

1.5%、石膏粉0.5%

2%;
[0007]1.3、培养料处理:将培养料充分混合后,加水搅拌至培养料含水量达到55%

65%;
[0008]1.4、填充:手工或机械拌料方式将培养料填充至菌种框架内;
[0009]1.5、装瓶或袋装:将被培养料填满的菌种框架用机械或手工装瓶或装袋;
[0010]1.6、灭菌:装好的瓶装或袋装菌种框架在温度为121℃—123℃的高温高压灭菌90分钟,或常温常压灭菌8小时;
[0011]1.7、接种:瓶装或袋装菌种框架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菌种,制成瓶装或袋装的颗粒菌种;
[0012]1.8、培养:将瓶装或袋装的颗粒菌种放入培养室培养,培养温度为22

28℃;
[0013]1.9、装箱及贮存:培养完成后装入有通气功能的包装物内,贮存在黑暗、温度1

5℃、空气相对湿度50

60%的条件下。
[0014]优选的,所述菌种框架形状为正方体状、三棱锥状、圆柱体状或基于上述基本形状的其他衍生形状。
[0015]优选的,所述菌种框架材质为塑料、尼龙、碳纤维、木材、玻璃、陶瓷、橡胶、合成纤维、树脂或蜡。
[0016]一种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7]4.1、培养料机械或手工装袋,袋高20

25cm;直径10

12cm;
[0018]4.2、在培养料中间机械或手工打中孔,中孔上粗下细,上部较粗的部分尺寸略大于所述颗粒菌种外径,下部较细的部分尺寸略小于所述颗粒菌种外径,中孔深至距袋底2

4 厘米;
[0019]4.3、高压或常压灭菌;
[0020]4.4:在无菌条件下,机械或手工将上述颗粒菌种定位接种至中孔内,颗粒菌种放置在中孔的上下变径交接处;
[0021]4.5、养菌。
[0022]一种木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23]5.1、在湿度适宜的木段上按照颗粒菌种的外径尺寸打孔,深度等于或略大于颗粒菌种高度;
[0024]5.2、将颗粒菌种植入孔中;
[0025]5.3、选用尺寸与孔径相同或略大于孔径1

2丝米的专用盖子盖盖;
[0026]5.4、室外自然阳光环境下,翻段养菌或棚内养菌。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制造菌种框架将散碎的基质变成统一规格的颗粒菌种,统一规格的颗粒菌种菌丝内外一致、菌丝数量多活性强、规格统一、基质统一、软硬程度统一,利于工厂化统一机械作业,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接种时间、降低成本、减少污染,解决了锯末、枝条、木块、粮食、液体菌种规格不一,形态各异、基质不同、软硬程度不同,不便于统一工业化操作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第一种正方体颗粒菌种框架。
[0029]图2为第二种正方体颗粒菌种框架。
[0030]图3为第三种正方体颗粒菌种框架。
[0031]图4为正三棱锥结构颗粒菌种框架。
[0032]图5为三棱柱结构框架。
[0033]图6为五棱柱颗粒菌种框架。
[0034]图7为圆柱体颗粒菌种框架。
[0035]图8为颗粒菌种在菌包内剖面图。
[0036]图中:1、菌包;2、中孔;3、颗粒菌种。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根据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准规格的颗粒菌种的生产及使用方法,颗粒菌种包括菌种框架、培养料和菌种,瓶装或袋装的颗粒菌种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8]1.1、制备菌种框架:采用注塑技术或其他工业技术制作菌种框架,菌种框架形状为正方体状、三棱锥状、圆柱体状或基于上述基本形状的其他衍生形状,菌种框架材质为塑料、尼龙、碳纤维、木材、玻璃、陶瓷、橡胶、合成纤维、树脂、蜡等有机或无机材料;
[0039]1.2、制备培养料:锯末85%

90%、麦麸5%

15%、生石灰0.5%

1.5%、石膏粉0.5%

2%;
[0040]1.3、培养料处理:将培养料充分混合后,加水搅拌至培养料含水量达到55%

65%;
[0041]1.4、填充:手工或机械拌料方式将培养料填充至菌种框架内;
[0042]1.5、装瓶或袋装:将被培养料填满的菌种框架用机械或手工装瓶或装袋;
[0043]1.6、灭菌:装好的瓶装或袋装菌种框架在温度为121℃—123℃的高温高压灭菌柜中灭菌90分钟,或常温常压灭菌8小时;
[0044]1.7、接种:瓶装或袋装菌种框架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机械或手工接入菌种,制成瓶装或袋装的颗粒菌种3;
[0045]1.8、培养:将瓶装或袋装的颗粒菌种3放入培养室培养,培养温度为22

28℃;
[0046]1.9、装箱及贮存:培养完成后装入有通气功能的包装物内,贮存在黑暗、温度1

5℃、空气相对湿度50

60%的条件下。
[0047]一种菌包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8]4.1、培养料机械或手工装袋,袋高20

25cm;直径10

12cm;
[0049]4.2、在培养料中间机械或手工打中孔2,中孔2上粗下细,上部较粗的部分尺寸略大于上述颗粒菌种3外径,下部较细的部分尺寸略小于上述颗粒菌种2外径,中孔2深至距袋底2

4厘米;
[0050]4.3、高压或常压灭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准规格的颗粒菌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菌种包括菌种框架、培养料和菌种,瓶装或袋装的颗粒菌种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1、制备菌种框架;1.2、制备培养料:锯末85%

90%、麦麸5%

15%、生石灰0.5%

1.5%、石膏粉0.5%

2%;1.3、培养料处理:将培养料充分混合后,加水搅拌至培养料含水量达到55%

65%;1.4、填充:手工或机械拌料方式将培养料填充至菌种框架内;1.5、装瓶或袋装:将被培养料填满的菌种框架用机械或手工装瓶或装袋;1.6、灭菌:装好的瓶装或袋装菌种框架在温度为121℃

123℃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90分钟,或常温常压灭菌8小时;1.7、接种:瓶装或袋装菌种框架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菌种,制成瓶装或袋装的颗粒菌种(3);1.8、培养:将瓶装或袋装的颗粒菌种(3)放入培养室培养,培养温度为22

28℃;1.9、装箱及贮存:培养完成后装入有通气功能的包装物内,贮存在黑暗、温度1

5℃、空气相对湿度50

60%的条件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规格的颗粒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男刘永昶姜岳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卓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