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显明专利>正文

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16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由连接螺杆(1),直头自攻螺钉(2),斜头自攻螺钉(3),螺帽(5)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螺杆(1)是一根整杆,其一端为六角形,另一端为斜头,直头自攻螺钉(2)插入连接螺杆(1)的斜头孔(6)中,并用螺帽(5)固定,斜头自攻螺钉(3)开有六角形孔套在连接螺杆六角形的一端,两螺钉之间有一撑开套筒(4)与连接螺杆采用螺纹配合,本内固定器结构坚强,抗轴向压缩、抗侧弯、抗旋转均较其它内固定器强,复位效果好,应用于临床后能节约手术时间半小时以上,可应用于单个或两个胸腰椎椎体骨折或脱位,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内植入物,具体涉及一种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胸腰椎骨折应用短节段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进行固定,已为广大骨科医生接受而成为时尚,它具有创伤较小、固定节段短等优点。但在临床上观察到部分病人手术后出现复位不全、复位丢失、断钉、断杆等情况;杨惠林曾报道了504例经椎弓根固定后的并发症情况,其中钉杆松动率占4.8%,断钉率占10.6(中华骨科杂志,1996,16356-359)。Hiromi等(Spine,1990,151159-1165.)报道断钉率为5.7%。出现这些并发症既有器械本身的因素、操作技术的因素、也有生物力学的因素。因此,自Dick钉应用后,近几年来,人们还相继研制出了Steffee钢板、RF、AF、APF和滚花钉等(中华外科杂志,1992,30722-725;中华外科杂志,1995,30219-221;中华骨科杂志,1997,17488-489;中华骨科杂志,1995,15570572)。但这些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Dick钉及RF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分析其复位后的角度及高度丢失由于Y轴上的力核结构不良而致。AF具有结构简单但在Z轴上没有抗旋转的装置。steffee钢板椎弓根螺钉与钢板处的剪应力最大,且术中钢板套钉不易掌握。沈氏经椎弓根固定装置在Z轴抗旋转装置固定不确实,同时两端中仅有上端经三柱固定,应力不均衡。葛宝丰的滚花钉在复位过程中可加重或出现中柱的损伤,复位后固定作用在屈曲应力较大时容易失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结构简单牢靠、操作方便的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由连接螺杆(1),直头自攻螺钉(2),斜头自攻螺钉(3),螺帽(5)组成,连接螺杆(1)是一根整杆,其一端为六角形,另一端为斜头,直头自攻螺钉(2)插入连接螺秆(1)的斜头孔(6)中,并用螺帽(5)固定,斜头自攻螺钉(3)开有六角形孔套在连接螺杆六角形的一端,两螺钉之间有一撑开套筒(4)与连接螺杆采用螺纹配合。上述方案中,斜头孔(6)为卵圆形孔,卵孔长度为直头自攻螺钉直径的1.5-2倍。上述方案中,所述螺帽(5)为半球形螺帽,半球形螺帽的半径与连接螺秆(1)的斜头的凹面半径大小相同,这样可以很好地密合,防止松动。上述方案中,连接螺秆(1)与斜头自攻螺钉二者的斜头倾斜角度相同,其较佳角度范围为0-10°。操作时将两根椎弓根螺钉,分别植入骨折处上、下椎体的椎弓根内,左右对称,共四根椎弓根螺钉,术中经X片证实,螺钉位置正确后,将连接螺杆的六角杆插入椎弓根螺钉(斜头自攻螺钉)的六角孔之中,另一端的卵圆孔套入另一枚椎弓根螺钉(直头自攻螺钉)上,拧紧半球形螺帽,即可纠正骨折椎体的旋转,拧动撑开套筒,即可撑开压缩的椎体,因此,操作简单,固定确实,不会出现复位后角度丢失以及旋转。本专利技术由于连接螺杆一端为六角形,斜头自攻螺钉与连接螺秆采用六角形配合,可防止该螺钉在连接螺秆上的转动,并且由于采用了撑开套筒,拧动该套筒,又可以将自攻螺钉撑开,使骨折椎体能很好地复位。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与其它四种(Dick钉、Steffee、AF、RF)经椎弓根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表明,本内固定器结构坚强,抗轴向压缩、抗侧弯、抗旋转均较其它内固定器强,复位效果好。预计应用于临床后能节约手术时间半小时以上,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单个或两个胸腰椎椎体骨折或脱位。下面通过实施例附图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述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螺杆;2.直头自攻螺钉;3.斜头自攻螺钉;4.撑开套筒;5.球形螺帽。图2连接螺杆结构示意图。图3直头自攻螺钉结构示意图。图4斜头自攻螺钉结构示意图。图5撑开套筒示意图。图6球形螺帽示意图。如图所示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由下列元件构成,直头自攻螺钉两枚,斜头自攻螺钉两权,连杆螺秆两根,撑开套筒两个,半球形螺帽两个,按结构示意图连接,临床上使用2套为一副,即脊柱左右椎弓根均要固定。连接螺杆一半为六角形,另一半为螺纹杆,配合撑开套筒,可作一定程度的延长或撑开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胸腰椎骨折的复位。另外,六角形的连接螺杆与斜头自攻螺钉相连,可以防止旋转;连秆一端的卵园孔,其直径大于直头自攻螺钉,便于适应不同程度的脊柱骨折,使套入更为容易,能够适应有左右旋转30°,压缩30°脊柱骨折均可轻易套入。大于此角度,由操作器械辅助亦可顺利套入。权利要求1.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由连接螺杆(1),直头自攻螺钉(2),斜头自攻螺钉(3),螺帽(5)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螺杆(1)是一根整秆,其一端为六角形,另一端为斜头,直头自攻螺钉(2)插入连接螺秆(1)的斜头孔(6)中,并用螺帽(5)固定,斜头自攻螺钉(3)开有六角形孔套在连接螺秆六角形的一端,两螺钉之间有一撑开套筒(4)与连接螺杆采用螺纹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斜头孔(6)为卵圆形孔,卵孔长度为直头自攻螺钉直径的1.5-2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螺帽(5)为半球形螺帽,半球形螺帽的半径与连接螺秆(1)的斜头的凹面半径大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连接螺秆(1)与斜头自攻螺钉二者的斜头倾斜角度相同,其较佳角度范围为0-1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由连接螺杆(1),直头自攻螺钉(2),斜头自攻螺钉(3),螺帽(5)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螺杆(1)是一根整杆,其一端为六角形,另一端为斜头,直头自攻螺钉(2)插入连接螺杆(1)的斜头孔(6)中,并用螺帽(5)固定,斜头自攻螺钉(3)开有六角形孔套在连接螺杆六角形的一端,两螺钉之间有一撑开套筒(4)与连接螺杆采用螺纹配合,本内固定器结构坚强,抗轴向压缩、抗侧弯、抗旋转均较其它内固定器强,复位效果好,应用于临床后能节约手术时间半小时以上,可应用于单个或两个胸腰椎椎体骨折或脱位,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档编号A61B17/70GK1254545SQ99115100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4日专利技术者潘显明 申请人:潘显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旋转骨折复位内固定器,由连接螺杆(1),直头自攻螺钉(2),斜头自攻螺钉(3),螺帽(5)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螺杆(1)是一根整杆,其一端为六角形,另一端为斜头,直头自攻螺钉(2)插入连接螺杆(1)的斜头孔(6)中,并用螺帽(5)固定,斜头自攻螺钉(3)开有六角形孔套在连接螺杆六角形的一端,两螺钉之间有一撑开套筒(4)与连接螺杆采用螺纹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显明
申请(专利权)人:潘显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