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少喻专利>正文

齿状突内固定导针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33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专用于导针能准确打入齿状突骨中的定位器,主要由支座、转动轴、调节块、导针导入杆、固定螺钉等组成。在导针定位器中设有导针导入杆,导针导入杆位于支座凹槽内,并垂直穿过转动轴中点和调节块中心位置。通过调节块与导针导入杆的联动调节,可快速准确确定导针打入位置,进而将齿状突导针准确地打入齿状突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大大减少手术时间,同时可减少工作人员受X射线伤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利于导针能准确打入齿状突的导针定位器,属医疗器械产品。第二颈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严重而危险的疾病。经前路行齿状突骨折内固定的难度大,关键在于能否先将导针准确地打入齿状突正中。目前这类手术所使用的器械结构欠合理,准确性差,导针难以一次性准确打入。如一次打不准,形成假道,重打时难度更大,而且在打入导针时,平常须将X光机置于正位与侧位反复透视,以确保打入准确。这样做不但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野污染机会,而且室内工作人员接受X射线量明显增加,对人体造成伤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思新颖、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准确的齿状突内固定导针定位器,可快速准确地将导针打入齿状突骨中。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主要由1)支座、2)转动轴、3)调节块、4)导针导入杆、5)固定螺钉和6)套筒板手组成。在导针定位器中设有导针定位杆,导针定位杆位于支座凹槽内,并垂直穿过转动轴中点和调节块中心位置,调节块呈“ ”形,并卡在支座上,调节块两外侧面上各刻有一条与导入杆平行的刻度,且与支座两外侧面上的刻度相对应。当需要打入导针时,在X光机侧位透视下,将导针穿入导入杆,针尖对准第二颈椎椎体前下缘,通过调节块调节导针导入杆,使导针保持准确的角度。通过拧紧导入杆使调节块保持固定于正确位置,而后用固定螺钉将支座固定于相对应的颈椎椎体表面,将导针由第二颈椎椎体下缘打入齿状突内,穿过骨折线至齿状突尖。拆除定位器,保留导针,然后通过导针旋入加压空心螺钉,逐将骨折部份接合、固定好,拔出导针。附图说明图1为齿状突内固定导针定位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齿状突内固定导针定位器分解示意图。图1中,1)支座、2)转动轴、3)调节块、4)导针导入杆、5)固定螺钉、6)套筒板手。图2中,1)支座、2)转动轴、3)调节块、4)导针导入杆、5)固定螺钉、6)套筒板手。图1中,在支座1正中开有一深槽,导针导入杆4由槽中通过,转动轴2位于支座1前1/3位置处,中间有导针导入杆4垂直穿过,调节块3呈“ ”形,并卡在支座1上,其凹面向着支座。固定螺钉5从支座1两壁的圆孔由上至下穿过,用套筒板手6旋紧固定螺钉5并拧入椎体,固紧支座1,便于导针导入杆4对准位置,正确地打入导针。图2中,导针导入杆4分为近段和远段两部分。导针导入杆4穿过转动轴2、调节块3中心位置,固定螺钉5为圆实心杆,杆的尾端呈六角形,尖的一头有螺纹,通过支座1上的圆孔由固定螺钉5将支座固定在相对椎体表面上。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之。定位器支座1底部沿长轴略呈凹弧形,置于椎体正前方时与椎体前凸弧形基本吻合,其正中有一开口向上的深槽,导针导入杆4由此通过。槽的两侧为侧壁,两侧壁后1/3位置处各有一由上向下贯通的圆孔,两侧由上向下时各内聚5°。双侧壁外侧面后方刻有角度刻度,便于明确导针导入杆的角度。转动轴2位于支座1前1/3处,中间有导针导入杆4垂直穿过,随着轴的转动,角度发生变化。调节块3呈“ ”形,凹面朝着支座1,并位于导针导入杆4远段与支座1之间。支座1两外侧面正中有一刻度与导针导入杆长轴中点平行,当刻度与支座的某一角度成一直线时,即为导针导入杆所处角度。导针导入杆4为中空杆,其于调节块3后方分为两段。近段较细,从转动轴与调节块正中位置穿过,其远端有外螺纹;远段较粗,表面刻花,其近端有内螺纹,并与近段远端的外螺纹相配。当将近段、远段相拧合时,便构成一根完整的导针导入杆。导入杆穿过调节块中部,随着导入杆的上下移动而调节角度。当调至某一合适角度时,将远段拧紧,角度即可固定。导针导入杆的远段远端为一六角尾端,可套入套筒板手将其进一步紧固。当导入杆角度合适后,将支座置于椎体正中,将固定螺钉穿过支座上的圆孔,进而拧入椎体,固紧支座。这时如打入导针,正对位于齿状突正中。本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手术时,导针打入只须作一次正位透视后,只做侧位X光透视即可。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野污染及室内人员接受X射线量,是一种新一代的手术医疗器械。权利要求1.一种由支座、转动轴、调节块和固定螺钉等组成的齿状突内固定导针定位器,其特征是在导针定位器中设有导针定位杆,导针定位杆位于支座凹槽内、并垂直穿过转动轴中点和调节块中心位置;调节块呈“ ”形,卡在支座上,调节块两外侧面上各刻有一条与导针导入杆平行的刻度,且与支座两外侧面上的刻度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状突内固定导针定位器,其特征是支座上方凹槽的两侧壁后1/3处各有一由上至下完全贯通的圆孔,孔远端向中内聚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状突内固定导针定位器,其特征是导针导入杆为中空杆,由近段和远段两部分构成,近段远端外螺纹与远段近端内螺纹相匹配、拧合成一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状突内固定导针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螺钉一端较粗另一端较细,均为圆实心杆,较细一端有螺纹,杆的远端呈六角型。全文摘要一种专用于导针能准确打入齿状突骨中的定位器,主要由支座、转动轴、调节块、导针导入杆、固定螺钉等组成。在导针定位器中设有导针导入杆,导针导入杆位于支座凹槽内,并垂直穿过转动轴中点和调节块中心位置。通过调节块与导针导入杆的联动调节,可快速准确确定导针打入位置,进而将齿状突导针准确地打入齿状突内。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大大减少手术时间,同时可减少工作人员受X射线伤害。文档编号A61B17/70GK1317294SQ0011419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少喻, 杨建安 申请人:刘少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支座、转动轴、调节块和固定螺钉等组成的齿状突内固定导针定位器,其特征是在导针定位器中设有导针定位杆,导针定位杆位于支座凹槽内、并垂直穿过转动轴中点和调节块中心位置;调节块呈“∪”形,卡在支座上,调节块两外侧面上各刻有一条与导针导入杆平行的刻度,且与支座两外侧面上的刻度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喻杨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刘少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