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排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785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压铸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查当前模具是否存在影响因素;S2、检查压铸工艺参数设定是否存在影响因素;S3、检查压铸机是否存在影响因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系统的排查方法,并在排查过程中结合问题的改善处理,有利于提高压铸件开模变形问题的原因排查效率,并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及时消除压铸件报废造成的损失。废造成的损失。废造成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排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压铸开模变形原因排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压铸件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变形现象,尤其在模具开模、顶出过程中影响因素众多,模具、参数设定以及周边一些辅助工具等问题,都有可能会造成产品开模变形。
[0003]压铸件开模过程变形需要排查因素较多,且有一部分因素容易被忽略,现有技术中没有系统的排查方法,导致压铸件开模变形问题的改善效率低,无法及时处理,影响工件生产以及产生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排查方法,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压铸件开模变形问题的原因排查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及时消除压铸件报废造成的损失。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检查当前模具是否存在影响因素;
[0008]若是,记录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改善;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S2,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模具不合格;
[0009]若否,则进行步骤S2;
[0010]S2、检查压铸工艺参数设定是否存在影响因素;
[0011]若是,则记录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改善;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S3,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压铸工艺参数设定不合格;
[0012]若否,则进行步骤S3;
[0013]S3、检查顶出辅具是否存在影响因素;
[0014]若是,则记录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改善;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确认压铸件材料成分、模具以及压铸机是否存在异常,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顶出辅具不合格;
[0015]若否,则确认压铸件材料成分、模具以及压铸机是否存在异常。
[0016]作为优选,步骤S1中,检查当前模具是否存在影响因素,包括:
[0017](1)检查模具的定模厚度,判断定模厚度是否过厚;
[0018]若定模厚度超出压铸机设定跟踪的顶出行程,则更换更大吨位压铸机、在模具分流锥上增设倒扣或减短料饼厚度,重新试做压铸件;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2),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定模厚度过厚;
[0019]若定模厚度满足压铸机设定跟踪的顶出行程,则进行步骤(2);
[0020](2)检查模具的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配合间隙,判断所述配合间隙是否过大;
[0021]若是,则更换浇口套、熔杯和冲头中的一个或多个,重新试做压铸件;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3),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配合间隙过大;
[0022]若否,即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配合间隙满足生产要求,则进行步骤(3);
[0023](3)检查模具的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三者同轴度,判断所述三者同轴度是否满足要求;
[0024]若是,则进行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安装位置检查并调整,重新试做压铸件;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4),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三者同轴度不满足要求;
[0025]若否,即模具的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三者同轴度满足生产要求,则进行步骤(4);
[0026](4)检查模具顶出系统,判断模具顶出系统是否出现故障;
[0027]若模具顶出系统在顶出压铸件时出现卡顿或顶出不平衡,则对模具顶出系统的顶杆喷洒润滑油或更换顶杆,重新试做压铸件;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5),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模具顶出系统出现故障;
[0028]若否,即模具顶出系统在顶出压铸件时不存在出现卡顿或顶出不平衡的情况,则进行步骤(5);
[0029](5)检查模具的动模和定模之间的产品包紧力,判断所述产品包紧力是否不一致;在开模后,不执行顶出动作,采用硬物在模具上进行检查,通过硬物来回滑动,检查产品分型面部位是否存在脱离分型面的情况;
[0030]若是,则在脱离分型面部位对应的动模处增加倒扣,增加动模的包紧力,重新试做压铸件;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6),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模具的动模和定模之间的产品包紧力不一致;
[0031]若否,则进行步骤(6);
[0032](6)检查模具温度,判断模具温度是否不平衡;采用温度测量仪对模具温度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局部高温部位;
[0033]若是,则对模具进行改善或增加外喷涂,确保模具温度保持平衡,重新试做压铸件;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S2,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模具温度是否不平衡;
[0034]若否,则进行步骤S2。
[003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通过观察冲头回程时是否带出薄铝片或者观察压铸件料饼处是否形成整圈薄铝片凸起;若是,则判断为所述配合间隙大;若否,则判断为所述配合间隙满足生产要求。
[003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判断模具的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三者同轴度是否满足要求的方法可采用以下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0037]通过观察生产过程中的冲头是否有明显卡顿以及异响,若是,则三者同轴度不满足要求;
[0038]通过观察压铸机压力曲线是否存在明显波动,若是,则三者同轴度不满足要求。
[0039]作为优选,步骤S2中,检查压铸工艺参数设定是否存在影响因素,包括:
[0040](a)检查压铸件产品的保压时间是否过长或过短;依据参考值对保压时间进行前后调整,获取最优时间,重新试做压铸件;
[0041]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b);
[0042]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保压时间过长或过短;
[0043](b)检查脱模剂浓度是否不够或喷涂不均匀;依据压铸机的吨位类型,核实确认采用对应浓度的脱模剂,并均匀喷涂在型腔表面,重新试做压铸件;
[0044]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c);
[0045]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脱模剂浓度不够或喷涂不均匀;
[0046](c)检查动模顶杆的顶出行程是否偏短;在调试模具时确认顶出行程距离,并将动模顶杆的顶出行程设置为高于模具端面5mm,重新试做压铸件;
[0047]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S3;
[0048]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动模顶杆的顶出行程偏短。
[0049]作为优选,步骤S3中,检查顶出辅具是否存在影响因素,包括:
[0050](i)检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检查当前模具是否存在影响因素;若是,记录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改善;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S2,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模具不合格;若否,则进行步骤S2;S2、检查压铸工艺参数设定是否存在影响因素;若是,则记录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改善;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S3,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压铸工艺参数设定不合格;若否,则进行步骤S3;S3、检查顶出辅具是否存在影响因素;若是,则记录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改善;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确认压铸件材料成分、模具以及压铸机是否存在异常,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顶出辅具不合格;若否,则确认压铸件材料成分、模具以及压铸机是否存在异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检查当前模具是否存在影响因素,包括:(1)检查模具的定模厚度,判断定模厚度是否过厚;若定模厚度超出压铸机设定跟踪的顶出行程,则更换更大吨位压铸机、在模具分流锥上增设倒扣或减短料饼厚度,重新试做压铸件;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2),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定模厚度过厚;若定模厚度满足压铸机设定跟踪的顶出行程,则进行步骤(2);(2)检查模具的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配合间隙,判断所述配合间隙是否过大;若是,则更换浇口套、熔杯和冲头中的一个或多个,重新试做压铸件;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3),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配合间隙过大;若否,即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配合间隙满足生产要求,则进行步骤(3);(3)检查模具的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三者同轴度,判断所述三者同轴度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进行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安装位置检查并调整,重新试做压铸件;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4),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三者同轴度不满足要求;若否,即模具的浇口套、熔杯与冲头的三者同轴度满足生产要求,则进行步骤(4);(4)检查模具顶出系统,判断模具顶出系统是否出现故障;若模具顶出系统在顶出压铸件时出现卡顿或顶出不平衡,则对模具顶出系统的顶杆喷洒润滑油或更换顶杆,重新试做压铸件;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进行步骤(5),若开模后压铸件符合产品要求,确认压铸件开模变形原因为模具顶出系统出现故障;若否,即模具顶出系统在顶出压铸件时不存在出现卡顿或顶出不平衡的情况,则进行步骤(5);(5)检查模具的动模和定模之间的产品包紧力,判断所述产品包紧力是否不一致;在开
模后,不执行顶出动作,采用硬物在模具上进行检查,通过硬物来回滑动,检查产品分型面部位是否存在脱离分型面的情况;若是,则在脱离分型面部位对应的动模处增加倒扣,增加动模的包紧力,重新试做压铸件;若压铸件开模仍然变形,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静简世劲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