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30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包括中间气液分布器,所述中间气液分布器上方依次设有气液分布器和液体分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间气液分布器将固定床分为两段,有效的降低了一次反应床层高度,减少了沟流、偏流的问题,使汽液分布更均匀,反应更充分。更充分。更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


[0001]本技术属于塔内件
,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蒽醌的氢化反应是在氢化塔中完成,由于单节塔的直径和高度大,气液在流经钯催化剂固定床时容易出现沟流、偏流的问题,难以保证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均匀性和充分性,局部过度氢化,工作液中降解物多,给后处理工序增加负担,同时也会增加蒽醌消耗。严重时氢蒽醌析出,造成催化剂结块,工况恶化,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能够保证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均匀性和充分性,有效降低工作液降解物的生成,利于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包括中间气液分布器,所述中间气液分布器上方依次设有气液分布器和液体分布器。
[0006]在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气液分离器下方设有第一格栅,其作用是固定和支撑中间气液分离器。第一格栅需要在满足支撑和固定气液分离器的条件下,尽量简化,避免占用气液流体通道。
[0007]在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气液分离器为塔盘竖管式结构。
[0008]在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气液分离器上方设有第二格栅,第二格栅的作用是支撑其上方的填充物和钯触媒。第二格栅需要满足结构密集的要求,防止填充物和钯触媒泄露。优选的,所述第二格栅为网格状结构,方格的规格要保证丝网在网格上的形变不要太大,防止丝网破裂,造成填充物漏料。
[0009]在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所述塔底部设有汇集器,作为汇集场所。
[0010]在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气液分布器的上下两侧各开人孔,优选为DN500mm,便于分布器的安装和塔内填充物的装填。
[0011]在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气液分布器下方塔节底部和下方人孔下边缘之间设有瓷球,所述瓷球上方设有不锈钢丝网,丝网上设有钯触媒至上方人孔的下边缘,触媒层上部设有丝网,丝网上方设有瓷器。所述上方人孔和下方人孔均设于中间气液分布器下方。
[0012]在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格栅上方设有不锈钢丝网,所述丝网上方设有
瓷球,其直径优选为8

12cm,瓷球上方设有不锈钢丝网,所述不锈钢丝网上设有钯触媒,装填至气液分布器下方人孔的下边缘,所述触媒层上部设有不锈钢丝网,所述不锈钢丝网上方设有压实状态的瓷球。
[0013]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式至少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的中间气液分布器将固定床分为两段,有效的降低了一次反应床层高度,减少了沟流、偏流的问题,使汽液分布更均匀,反应更充分。一是装置产能提高:氢化效率提高0.4

0.5g/L,每年多生产双氧水8300吨,折合收益8300*900=747万元/年;二是节省钯触媒的装填量,减少一次性投入:由于增加了中部气液布器,催化剂的装填空间减少,每节塔少装填7吨催化剂,2节塔合计少装填催化剂14吨,催化剂155万元/吨,节省投资2170万元;三是有效降低了工作液降解物的生成,利于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结构图。
[0017]图中,1、液体分布器,2、气液分布器,3、第二格栅,4、中间气液分布器,5、第一格栅,6、第一人孔,7、第二人孔,8、第三人孔,9、第四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1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包括中间气液分布器4,所述中间气液分布器4上方依次设有气液分布器2和液体分布器1。所述中间气液分离器4为塔盘竖管式结构,所述中间气液分离器4下方设有第一格栅5,其作用是固定和支撑中间气液分离器4。第一格栅5需要在满足支撑和固定中间气液分离器的条件下,尽量简化,避免占用气液流体通道。所述中间气液分离器4上方设有第二格栅3,第二格栅的作用是支撑其上方的填充物和钯触媒。第二格栅3需要满足结构密集的要求,防止填充物和钯触媒泄露。所述塔底部设有汇集器,作为汇集场所。所述中间气液分布器4的上下两侧各开人孔,分别为第一人孔6、第二人孔7、第三人孔8和第四人孔9,优选为DN500mm,便于分布器的安装和塔内填充物的装填。且第二人孔7和第三人孔8不在同一方位,和第一人孔6和第四人孔9错开90
°
,同一方位的人孔密集占用吊装机具的空间,不利于装填作业。中间分布器上部和下部预留出填充物装填和检修空间。
[0022]所述中间气液分布器4下方塔节底部和下方第四人孔9下边缘之间设有瓷球,所述
瓷球上方设有不锈钢丝网,丝网上设有钯触媒至上方第三人孔8的下边缘,触媒层上部设有丝网,丝网上方设有瓷器。所述上方第三人孔8和下方第四人孔9均设于中间气液分布器4下方。所述第二格栅3上方设有不锈钢丝网,所述丝网上方设有瓷球,其直径优选为8

12cm,瓷球上方设有不锈钢丝网,所述不锈钢丝网上设有钯触媒,装填至气液分布器下方第一人孔6的下边缘,所述触媒层上部设有不锈钢丝网,所述不锈钢丝网上方设有压实状态的瓷球。
[0023]实施例2
[0024]采用实施例1所述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结构原理为:中间气液分布器4把一段固定床层分为独立两段固定床层,工作液和氢气分别从K1、g1管口进入,经液体分布器1、气液分布器2并流向下,首先在上段触媒层发生氢化反应,未反应完全的工作液和氢气在中间分布器4上再次分布,混合均匀的氢气和工作液进入下段固定床进一步反应,而后流出氢化塔。避免了一段固定床气液流经路线长,偏流、沟流占有率大的弊端。把床层分为独立两段后,在上段固定床层气液流经距离降低了50%以上,上段固定床反应后在中间气液分离器4上气液重新分部,使沟流、偏流的几率大大降低。气液固三相均匀、充分的接触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气液分布器,所述中间气液分布器上方依次设有气液分布器和液体分布器,中间气液分布器把一段固定床层分为独立两段固定床层,所述中间气液分离器上方设有第二格栅,所述第二格栅为网格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气液分离器下方设有第一格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气液分离器为塔盘竖管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底部设有汇集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氢化塔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塔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气液分布器的上下两侧各开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明建梁毅梁璐杨夫东刘冰康永帅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鲁西双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