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及换电电池分拣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59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30
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及换电电池分拣网,所述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包括正六棱柱双层构架,双层构架的上层中心和下层中心分别设有上电池转运转盘和下电池转运转盘,双层构架的三个间隔侧面分别设有一个倾斜轨道,每个轨道分别装设有托台,三个轨道的顶部分别通过上传送带与上电池转运转盘对接,底部则分别对应设有换电电池库、保养电池库以及换电工位,三个轨道的底部旁侧还分别设有下传送带,每个下传送带分别与下电池转运转盘对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池装载在底盘上方的大电池车辆,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需求的车辆对电池进行换电或保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正六棱柱形状的双层构架为基础单元,利用正六边形的对称性,通过单元之间的组合,实现系统容量和功能的拓展。的拓展。的拓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及换电电池分拣网


[0001]本技术涉及换电电池
,更为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及换电电池分拣网。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新能源换电车辆的换电设备,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1373396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换电系统,包括:换电工位,所述换电工位用于供电动车停靠,以进行电池总成的更换;所述电动车的底盘的下侧设有所述电池总成,所述电池总成与所述底盘通过锁止装置连接;电池仓库,所述电池仓库设有多个存放工位,所述存放工位用于存放所述电池总成,并对所述电池总成充电;移载装置,所述移载装置用于实现所述电动车卸载的电池总成与所述电池仓库存放的电池总成在所述换电工位与所述存放工位之间的移位;其中,所述锁止装置包括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底盘与所述电池总成连接,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底盘与所述电池总成分离。
[0003]然而,新能源换电车辆的动力电池因为结构和能源密度方面的限制,换电电池设备一般重量较重,例如25吨的换电卡车的换电模块重量可达2.8吨。另外,商用车的动力电池使用强度较大,因此经常需要进行电池单体的均衡保养。而以上专利技术的换电设备,仅适用于电池总成安装于车辆底盘下侧的车辆,即从车辆底部进行换电;而且仅设有对电池总成充电的电池仓库,只能对换下的电池进行充电,无法需要根据充电和保养两种处理需求对从车上换下的换电动力电池进行分拣。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及换电电池分拣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及换电电池分拣网,以解决现有换电设备仅适用于电池总成安装于车辆底盘下侧的车辆,无法需要根据充电和保养两种处理需求对从车上换下的换电动力电池进行分拣等缺点。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包括一个成正六棱柱形状的双层构架,所述双层构架的上层中心和下层中心分别设有上电池转运转盘和下电池转运转盘,该双层构架的三个间隔侧面分别设有换电电池出库举升轨道、保养电池出库举升轨道以及待换充电电池滑落轨道,每个轨道上分别对应装设有换电电池举升托台、保养电池举升托台以及待换充电电池滑落托台,三个轨道的顶部末端分别通过一个上传送带与所述上电池转运转盘对接,三个轨道的底部末端则分别对应设有换电电池库、保养电池库以及换电工位,三个轨道的底部旁侧还分别设有一个下传送带,每个下传送带分别与所述下电池转运转盘对接;所述换电工位上还设有一个换电移裁机构。
[0007]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上述换电移裁机构包括换电龙门架轨道、换电龙门架支柱以及换电吊车,所述换电龙门架轨道通过所述换电龙门架支柱支撑在所述待换充电电池滑落
轨道上方,该换电龙门架轨道上设有所述换电吊车。
[0008]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上述双层构架包括均为正六边形的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所述上层支架与所述下层支架在竖直方向上平行对齐,且通过立柱固定连接。
[0009]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上述待换充电电池滑落轨道旁侧的下传送带向待换充电电池滑落轨道一侧圆弧过渡,并与待换充电电池滑落轨道底部末端对接。
[0010]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上述每个上传送带及每个下传送带上均设有电池承载锁止平台。
[0011]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换电电池分拣网,包括两个上述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该两个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在设有换电电池库与保养电池库之间的侧面相互连接,以共用一个换电电池库及一个保养电池库。
[0012]更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换电电池分拣网,包括三个及以上成正六棱柱的双层构架,每个双层构架的上层中心和下层中心分别设有上电池转运转盘和下电池转运转盘,每个双层构架的三个间隔侧面分别设有从顶面向下延伸的倾斜轨道,每个倾斜轨道上安装一个托台,三个倾斜轨道的顶部末端分别通过一个上传送带与所述上电池转运转盘对接,每个双层构架的下层在该三个间隔侧面的底部还分别设有一个下传送带,每个下传送带分别与所述下电池转运转盘对接;每个双层构架的任意一个、二个或三个倾斜轨道的底部末端通过与相同双层构架的倾斜轨道末端对接向外扩展,下传送带之间也对应连接;至少两个双层构架分别具有两个倾斜轨道末端空闲,该空闲的倾斜轨道中,至少有三个倾斜轨道的侧面分别设有换电电池库、保养电池库以及换电工位。
[0013]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4]1、本技术的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以正六棱柱形状的双层构架为基础,使用轨道传输装置进行换电电池的传输,通过轨道和托盘实现电池的出库和举升,将电池吊装到换电车辆上,车辆上原有的待充电电池在之前通过同样的换电移裁机构吊装到下层的下传送带上,根据对此电池健康情况的大数据跟踪自动通过分拣轨道传送到保养电池仓库或者充电电池仓库,从而实现电池分拣功能。该技术适用于电池装载在底盘上方的大电池车辆,而且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需求的车辆对电池进行换电或保养,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功能。
[0015]2、本技术的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通过正六棱柱双层构架的三个上传送带、三个下传送带与换电龙门架支柱的配合,实现换电设备转运过程中的称重优化。
[0016]3、本技术的双层构架为正六棱柱形状,相邻两个侧面之间具有120
°
夹角通道,可以实现大体积车辆的灵活停靠换电。
[0017]4、本技术的换电电池分拣网,以正六棱柱形状的双层构架为基础单元,利用正六边形的对称性,实现换电分拣系统单元的标准化和模块化,通过单元之间的组合,以实现系统容量和功能的拓展。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双层构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技术,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技术。对于公知的组件、方法及过程,以下不再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一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一个成正六棱柱形状的双层构架10,双层构架10包括均为正六边形的上层支架11和下层支架12,所述上层支架11与所述下层支架12在竖直方向上平行对齐,且通过立柱13固定连接。
[0025]参照图1和图2,双层构架10的上层中心和下层中心分别设有上电池转运转盘21和下电池转运转盘22,上电池转运转盘21和下电池转运转盘22之间通过一个圆柱211固定连接。该双层构架10的三个间隔侧面分别设有换电电池出库举升轨道31、保养电池出库举升轨道32以及待换充电电池滑落轨道33,每个轨道由双层构架10的上层倾斜延伸至下层的外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成正六棱柱形状的双层构架,所述双层构架的上层中心和下层中心分别设有上电池转运转盘和下电池转运转盘,该双层构架的三个间隔侧面分别设有换电电池出库举升轨道、保养电池出库举升轨道以及待换充电电池滑落轨道,每个轨道上分别对应装设有换电电池举升托台、保养电池举升托台以及待换充电电池滑落托台,三个轨道的顶部末端分别通过一个上传送带与所述上电池转运转盘对接,三个轨道的底部末端则分别对应设有换电电池库、保养电池库以及换电工位,三个轨道的底部旁侧还分别设有一个下传送带,每个下传送带分别与所述下电池转运转盘对接;所述换电工位上还设有一个换电移裁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移裁机构包括换电龙门架轨道、换电龙门架支柱以及换电吊车,所述换电龙门架轨道通过所述换电龙门架支柱支撑在所述待换充电电池滑落轨道上方,该换电龙门架轨道上设有所述换电吊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构架包括均为正六边形的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所述上层支架与所述下层支架在竖直方向上平行对齐,且通过立柱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换电电池分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换充电电池滑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亮林贝斯李鸿海任永欢姚红贵林春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