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压敏粘合片以及层合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51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对缘于印刷层等的高差追随性优异,同时耐久性也优异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压敏粘合片以及层合体。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形成厚度为600μm的压敏粘合剂层时,将压敏粘合剂层的表面,在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压敏粘合片以及层合体
[0001]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410122863.6,申请日为2014年3月28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压敏粘合片以及层合体”的原始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具有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的压敏粘合剂层的压敏粘合片,以及使用该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所得到的层合体。

技术介绍

[0003]近年的携带电话以及平板终端等各种移动式电子设备,具备使用了具有液晶元件、发光二极管(LED元件)、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器件等显示体组件的显示器。
[0004]这样的显示器中,通常,在显示体组件的表面侧设置有保护屏。保护屏和显示体组件之间,在由于外力导致保护屏变形时,也会形成空隙,使变形的保护屏不会碰到显示体组件。
[0005]但是,如上所述的空隙,即空气层如果存在,则保护屏和空气层的折射率差,以及空气层和显示体组件的折射率差所造成的光的反射损失大,有显示器画质降低的问题。
[0006]因此,有研究提出通过用压敏粘合剂层填补保护屏与显示体组件之间的空隙,提高显示器的画质。但是,有时在保护屏的显示体组件侧框状印刷层作为高差而存在。压敏粘合剂层如果不追随该高差,则压敏粘合剂层在高差近处鼓起,由此,发生光的反射损失。因此,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要求高差追随性。
[0007]为解决上述课题,作为填补保护屏和显示体组件之间空隙的压敏粘合剂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25℃、1Hz下的剪切储能模量(G

)为1.0
×
105Pa以下、并且凝胶分率为40%以上的压敏粘合剂层。
[0008]另外,专利文献2记述了保留紫外线反应性的同时,将紫外线交联所构成的紫外线交联用透明两面压敏粘合片,压入硬度(C2 ASKER硬度)(a)在10≦(a)<50的范围,更进一步,通过紫外线照射的第2次固化后的压入硬度(C2 ASKER硬度)(b)在33≦(b)≦80的范围。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97070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

1844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4]专利文献1中,欲通过将压敏粘合剂层在常温时的储能模量降低,而提高高差追随性。但是,如果将常温时的储能模量如上所述降低,则高温时的储能模量会过于降低,在耐久条件下会发生问题。例如,在实施高温高湿条件后,恢复到常温常湿时,在高差近处会有
发生气泡的问题。
[0015]另外,专利文献2中,无法将被粘物贴附时压敏粘合剂层的压入应力与固化后压敏粘合剂层的压入应力之比变得充分的大,高差追随性以及耐久性不能充分并存。另外,专利文献2中也对高差追随性以及耐发泡可靠度(耐久性)进行了评价。但是,专利文献2中的高差追随性,为对称作玻璃珠的球状物的追随性,与印刷层等带有角的高差相比,追随容易,另外,耐久性评价也是对非常短的时间进行的耐久试验。
[001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现状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对缘于印刷层等的高差的追随性优异,同时,耐久性也优异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压敏粘合片以及层合体。
[0017]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其为通过活性能量线的照射而固化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形成厚度为600μm的压敏粘合剂层时,将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表面、在5mm
×
5mm的面积上、以6mm/分钟的速度压入至深度500μm10秒后的压入应力在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为4.0N~7.0N,在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为7.0N~15.0N,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的所述压入应力相对于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的所述压入应力之比为1.30~2.50(专利技术1)。
[0019]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所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中,对活性能量线照射前的压入应力以及活性能量线照射后的压入应力以及其比率进行如上所述的规定,由此,活性能量线照射前,高差追随性优异,活性能量线照射后,即使放置于高温高湿条件下,也能保持高差追随性,不会发生气泡等,耐久性优异。
[0020]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中,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在23℃下的储能模量,在对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优选为0.01MPa~0.2MPa,在向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优选为0.02MPa~0.5MPa(专利技术2)。
[0021]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2)中,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在23℃下的储能模量相对于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在23℃下的储能模量之比,优选为1.1~2.5(专利技术3)。
[0022]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专利技术3)中,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在85℃下的储能模量,在对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优选为0.01MPa~0.1MPa,在对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优选为0.02MPa~0.2MPa(专利技术4)。
[0023]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4)中,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在85℃下的储能模量相对于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在85℃下的储能模量之比,优选为1.1~3.5(专利技术5)。
[0024]第二,本专利技术提供压敏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两片剥离片和以所述两片剥离片的剥离面相接的方式被所述剥离片夹持的压敏粘合剂层,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包括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专利技术1~专利技术5)(专利技术6)。
[0025]第三,本专利技术提供层合体,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两片硬质板和将所述两片硬质板相互贴合的压敏粘合剂层,所述压敏粘合剂层为通过活性能量线的照射使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专利技术1~5)固化而成的(专利技术7)。
[0026]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7)中,所述硬质板的至少一个优选为在所述压敏粘合剂层侧的面有高差(专利技术8)。
[0027]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8)中,所述高差优选为缘于印刷层的高差(专利技术9)。
[0028]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7~专利技术9)中,所述硬质板的至少一个包含偏光板也可(专利技术10)。
[0029]另外,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7~专利技术9)中,所述两片硬质板的一片为显示体组件或其一部分,所述两片硬质板的另一片为在所述压敏粘合剂层侧的面有框状高差的保护板也可(专利技术11)。
[0030]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7~专利技术11)中,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全光线透过率优选为80%以上(专利技术12)。
[003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以及本专利技术所述压敏粘合片的压敏粘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的应用,其为下述压敏粘合剂的应用,所述压敏粘合剂用于层合体的制造,所述层合体具备两片硬质板和将所述两片硬质板相互贴合的固化后压敏粘合剂层,所述压敏粘合剂为由通过活性能量线的照射固化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形成厚度为600μm的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时,将所述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的表面、在5mm
×
5mm的面积上、以6mm/分钟的速度压入至深度500μm 10秒后的压入应力在对所述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为4.0N~7.0N,在对所述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为7.0N~15.0N,对所述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的所述压入应力相对于对所述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的所述压入应力之比为1.30~2.50,所述层合体通过如下方法制造,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两片硬质板隔着由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形成的所述压敏粘合剂层来贴合的工序;以及在所述贴合的工序之后,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使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固化而形成固化后压敏粘合剂层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在23℃下的储能模量在对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为0.01MPa~0.2MPa,在对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为0.02MPa~0.5MP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在23℃下的储能模量相对于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在23℃下的储能模量之比为1.1~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在85℃下的储能模量在对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为0.01MPa~0.1MPa,在对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为0.02MPa~0.2MP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在85℃下的储能模量相对于对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在85℃下的储能模量之比为1.1~3.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板的至少一个包括偏光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的全光线透过率为80%以上。8.层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为具备两片硬质板和将所述两片硬质板相互贴合的压敏粘合剂层的层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由通过活性能量线的照射可固化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形成,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压敏粘合剂形成厚度为600μm的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时,将所述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的表面、在5mm
×
5mm的面积上、以6mm/分钟的速度压入至深度500μm 10秒后的压入应力在对所述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为4.0N~7.0N,在
对所述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为7.0N~15.0N,对所述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后的所述压入应力相对于对所述测定用压敏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线前的所述压入应力之比为1.30~2.50,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将所述两片硬质板隔着活性能量线未照射的所述压敏粘合剂层来贴合的工序;以及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岛由多加高桥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