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溶酶体抑制剂在制备预防、治疗和/或缓解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301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溶酶体抑制剂在制备预防、治疗和/或缓解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中,溶酶体抑制剂通过靶向抑制溶酶体活性,尤其是靶向抑制溶酶体中组织蛋白酶L活性实现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治疗或缓解。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发现气道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溶酶体激活的现象。发现溶酶体抑制剂抑制溶酶体的活性,在体外能缓解脂多糖诱导的气道炎症;通过构建动物模型,发现溶酶体抑制剂可显著缓解小鼠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未来临床开发新型药物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提供了新思路、新靶点。新靶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溶酶体抑制剂在制备预防、治疗和/或缓解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疾病治疗领域,首次提出靶向抑制溶酶体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能有效预防、治疗和/或缓解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技术介绍

[0002]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以及更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非心源性肺水肿并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ALI/ARDS的病因很多,如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其中以严重感染最为常见,而肺部感染发生率为感染性疾病之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一种结构成分,能诱导机体产生严重的肺炎和败血症。当LPS侵入人体,首先激活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4(TLR4),然后通过转接器MyD88和TRIF传递信号,激活NF
‑ꢀ
κB和IRF3介导的编码免疫系统分子的基因转录。西方国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每年发病例数在25

70/10万之间。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即便幸存,其生活质量亦因肺功能严重损害而长期甚至终身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危重与难治性呼吸系统疾病,进一步探索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新的干预靶点,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溶酶体(Lysosome)是一种膜性细胞器,存在于所有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中。除成熟红细胞外,所有动物细胞都含有溶酶体。溶酶体是细胞内活跃的代谢场所,含有60多种酸性水解酶,是分解和回收各种生物大分子的主要细胞器。除此之外,溶酶体还参与多个生命过程,包括基因调控、信号传导、能量代谢、免疫等,是调控细胞和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复杂调控网络的中心。目前研究较多的能代表溶酶体功能的相关蛋白主要有P62、LAMP1、 LAMP2、Cathepsin B以及Cathepsin S等。目前研究表明,溶酶体功能紊乱涉及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包括溶酶体贮积病(LSDs)、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紊乱以及癌症等。LSDs及神经性退行性疾病多为先天遗传性疾病,在这类疾病中,编码溶酶体蛋白或参与溶酶体功能的非溶酶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溶酶体介导的降解和再循环过程受损,从而造成特定类型底物的积累,进而引起细胞和组织代谢受损,疾病发生。代谢方面,长期的脂质超载会破坏溶酶体和自噬对代谢稳态的保护作用,导致溶酶体功能受损。肿瘤方面,最新研究表明,快速增殖的癌细胞依赖于新蛋白质、膜脂、DNA和RNA的高合成率,当癌细胞无法获得现成的外部营养物质时,溶酶体分解代谢在肿瘤生长的原料供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溶酶体抑制剂在制备预防、治疗和/或缓解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溶酶体抑制剂在研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或缓解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中,溶酶体抑制剂通过靶向抑制溶酶体活性实现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或缓解。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溶酶体抑制剂为组织蛋白酶L抑制剂(SID 26681509),新型小分子抑制剂4

吲哚
‑2‑
芳氨基嘧啶(4

indole
‑2‑
arylaminopyrimidine,IAAP)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在巨噬细胞及动物模型中抑制溶酶体活性均能有效降低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因此溶酶体抑制剂能有效缓解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为未来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或者缓解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方向。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溶酶体抑制剂干预后缓解LPS诱导体外细胞产生的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图;
[0010]图2为应用溶酶体抑制剂后小鼠BALF细胞分类计数图;
[0011]图3为应用溶酶体抑制剂后小鼠肺组织H&E染色病理图;
[0012]图4为应用溶酶体抑制剂后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BALF中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图;
[0013]图5为应用溶酶体抑制剂SID 26681509后小鼠生存率示意图;
[0014]图6为应用溶酶体抑制剂IAAP后小鼠生存率示意图;
[0015]图7为新型小分子IAAP抑制溶酶体功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溶酶体抑制剂在未来治疗或缓解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中应用,所述应用中,溶酶体抑制剂通过靶向抑制溶酶体活性实现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或缓解。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其中,4

吲哚
‑2‑
芳氨基嘧啶 (4

indole
‑2‑
arylaminopyrimidine,IAAP)是一种新型小分子抑制剂,结构如下所示:
[0018][0019]实施例1:体外实验证实溶酶体抑制剂能有效缓解LPS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的主要炎症因子表达。
[0020]培养巨噬细胞系THP1,在巨噬细胞系THP1溶液中干预LPS(100ng/ml)及同时干预 LPS(100ng/ml)和溶酶体抑制剂(SID 26681509/IAAP,100μM/20μM)24小时后,其表达炎症因子情况如图1A和B所示,可以看出溶酶体抑制剂体外能缓解LPS诱导的炎症因子生成。
[0021]培养上皮细胞系HBE,在气道上皮细胞HBE溶液中干预LPS(100μg/ml)及同时干预 LPS(100μg/ml)和溶酶体抑制剂(SID 26681509/IAAP,500nM/10μM)24小时后,其表达炎症
因子情况如图1C和D所示,可以看出溶酶体抑制剂体外能缓解LPS诱导的炎症因子生成。
[0022]实施例2:利用野生型小鼠构建经典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腹腔给予溶酶体抑制剂,观察其对小鼠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调控作用。
[0023]对野生型小鼠腹腔注射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的SID 26681509(20mg/kg动物体重)或IAAP(20mg/kg动物体重)1小时后,气道滴注LPS构建经典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模型,24小时后处理模型。小鼠右肺结扎行左肺灌洗,0.4mL*3次,最终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约1mL左右。取50μL BALF细胞悬液,加入50μl白细胞计数液,混匀后取10μL加至血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溶酶体抑制剂在制备预防、治疗和/或缓解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酶体抑制剂是靶向抑制溶酶体活性的抑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所述溶酶体抑制剂是靶向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华张兴贤沈华浩杨诗懿陈凯军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