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72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一种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包括上模板、上模定位组件、下模板、下模定位组件和顶杆组件;上模板的底部设置有接线插头型腔;上模板上设置有纵向的上模通孔,上模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上模限位块、第二上模限位块和上模定位块;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分别限位在上模通孔的两侧;上模定位块滑动配合在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之间;下模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接线插头型腔相配合的接线插头型块;接线插头型块与接线插头型腔之间形成模型注塑空间;下模定位组件包括下模定位块;下模定位块的顶部穿过下模板与上模定位块的底部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方便进一步提升脱模效果,进而方便接线插头顶出。线插头顶出。线插头顶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接线插头注塑模具在上模板开模时,很容易出现上模板上的定位杆在移动过程中与接线插头产品没有完全分离脱模,从而造成开模过程中定位杆会带动成型的接线插头产品一并移动,从而造成接线插头产品磨损或变形,进而大大影响了接线插头产品注塑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接线插头顶出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接线插头脱模以及将便于接线插头顶出的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
[0004]为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包括上模板、上模定位组件、下模板、下模定位组件和顶杆组件;所述上模板的底部设置有接线插头型腔;上模板上设置有纵向的上模通孔,所述上模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上模限位块、第二上模限位块和上模定位块;所述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分别限位在所述上模通孔的两侧;所述上模定位块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之间;所述下模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接线插头型腔相配合的接线插头型块;所述接线插头型块与所述接线插头型腔之间形成模型注塑空间;所述下模定位组件包括下模定位块;所述下模定位块穿设在下模板上,且下模定位块的顶部穿过下模板与上模定位块的底部相抵;所述顶杆组件穿设在下模板上,且顶杆组件用于顶出接线插头模型。通过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上的上模定位块定位在所述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之间,便于开模时,通过上模定位块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向中心靠拢,从而便于使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与接线插头成品的内壁脱离,进一步提升脱模效果,进而方便接线插头顶出。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上模板上位于上模通孔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槽;每个所述固定槽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上模限位块和所述第二上模限位块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第一上模限位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上模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盖板;所述限位盖板盖在所述限位凸块上,并使所述限位凸块限位在所述限位槽内。通过固定槽上的限位槽便于将第一上模限位块上的限位凸块进行限位,从而能够防止第一上模限位块随意移动,达到只能进行水平移动的效果,并且通过限位盖板便于进一步将限位凸块进行限位,从而起到限位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的作用,进而起到上模定位块上升时,便于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与接线插头产品脱离。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上模限位块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斜面;所述限位斜面上设置有导向斜块;所述上模定位块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斜块相配合的导向斜槽,且所述上模定位块与所述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滑动配合。通过上模定位块与所述
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之间滑动配合,便于在开模时,能够使上模定位块向上移动提起时,能够带动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向中心靠拢,从而进一步提升脱模的效果。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定位块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下模定位块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块相配合的定位凹槽。通过定位凸块与定位凹槽相配合,便于在合模时上模定位块和下模定位块精准定位。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模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接线插头螺纹定型的螺纹定型杆;所述螺纹定型杆底部设置有弧形凹口;所述弧形凹口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上模板上还设置有两根用于接线插头卡口定型的卡口定型杆;所述卡口定型杆的底部设置有卡口凸块。通过螺纹定型杆便于接线插头上的螺纹成型,通过卡口定型杆便于接线插头上的卡口成型。
[0010]作为优选,所述接线插头型块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接线插头内壁插槽定型的插槽孔;所述下模定位组件还包括多根插槽定型杆;每根所述插槽定型杆对应的插设在每个所述插槽孔内。通过插槽定型杆便于接线插头内壁上的插槽成型。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定位组件还包括两根卡头定型杆;所述卡头定型杆设置在下模板上,且位于接线插头型块前后两侧,每根卡头定型杆的顶部超出下模板顶面。通过卡头定型杆便于接线插头上的卡头成型,从而便于更好的与卡口相配合。
[0012]作为优选,所述顶杆组件包括多根下模板顶杆和多根型块顶杆;多根所述下模板顶杆穿设在下模板上,且均布在接线插头型块外侧;多根所述型块顶杆穿设在下模板上,且均布在接线插头型块内侧。通过下模板顶杆和型块顶杆内外相配合便于更好的将接线插头顶出。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定位块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顶杆凹面;且每个所述顶杆凹面处纵向穿设有多根用于顶起接线插头的定位块顶杆。通过定位块顶杆便于从中部将接线插头顶出,从而进一步提升顶出效果。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上的上模定位块定位在所述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之间,便于开模时,通过上模定位块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向中心靠拢,从而便于使第一上模限位块和第二上模限位块与接线插头成品的内壁脱离,进一步提升脱模效果,进而方便接线插头顶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的横向剖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上模板和上模定位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上模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中上模定位组件和接线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中下模板和下模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中下模定位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3]其中:1

上模板;11

接线插头型腔;12

上模通孔;13

固定槽;14
‑ꢀ
限位槽;15


位盖板;16

螺纹定型杆;161

弧形凹口;162

螺纹;17

卡口定型杆;171

卡口凸块;18

卡头凹槽;2

上模定位组件;21

第一上模限位块;211

限位凸块;212

限位斜面;213

导向斜块;22

第二上模限位块;23

上模定位块;231

导向斜槽;232

定位凸块;3

下模板;31

接线插头型块;311

插槽孔;4

下模定位组件;4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上模定位组件(2)、下模板(3)、下模定位组件(4)和顶杆组件(5);所述上模板(1)的底部设置有接线插头型腔(11);上模板(1)上设置有纵向的上模通孔(12),所述上模定位组件(2)包括第一上模限位块(21)、第二上模限位块(22)和上模定位块(23);所述第一上模限位块(21)和第二上模限位块(22)分别限位在所述上模通孔(12)的两侧;所述上模定位块(23)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上模限位块(21)和第二上模限位块(22)之间;所述下模板(3)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接线插头型腔(11)相配合的接线插头型块(31);所述接线插头型块(31)与所述接线插头型腔(11)之间形成模型注塑空间;所述下模定位组件(4)包括下模定位块(41);所述下模定位块(41)穿设在下模板(3)上,且下模定位块(41)的顶部穿过下模板(3)与上模定位块(23)的底部相抵;所述顶杆组件(5)穿设在下模板(3)上,且顶杆组件(5)用于顶出接线插头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上位于上模通孔(1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槽(13);每个所述固定槽(13)上设置有限位槽(14);所述第一上模限位块(21)和所述第二上模限位块(22)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第一上模限位块(2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凸块(211);所述限位凸块(211)位于所述限位槽(14)内;所述上模板(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盖板(15);所述限位盖板(15)盖在所述限位凸块(211)上,并使所述限位凸块(211)限位在所述限位槽(1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插头顶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限位块(2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斜面(212);所述限位斜面(212) 上设置有导向斜块(213);所述上模定位块(2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斜块(213)相配合的导向斜槽(231),且所述上模定位块(23)与所述第一上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定武李小俊吕贵平王志君徐大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