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61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声呐布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技术问题:现有设备布放声呐过程中,船体底部需要打开,导致船体行驶使水流会先冲击至声呐布放设备的收纳舱中再流出,从而产生较大的阻力。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包括有底板和收纳组件等;底板上侧安装有收纳组件。使用时实现了在布放之前通过第三挡板避免水流涌入方形舱体,在布放之后通过第二挡板和密封条相配合避免水流涌入方形舱体,从而避免水流先涌入方形舱体中再流出而导致的阻力大的问题,且避免了直接将声呐布放设备安装在船体底部和外侧的诸多问题,通过气囊避免水流涌入方形舱体后船体出现下沉现象,提高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呐布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声呐设备对水底进行探测,在现有技术通常将声呐布放设备安装在船体底部,使得船体流线形底面遭到破坏,导致船体行驶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阻力,若将声呐设备安装在船体外侧,则会对人工操作造成一定干扰,大大降低便利性,若将声呐布放设备安装在船舱中,声呐布放过程中,船体底部需要打开,导致船体行驶使水流会先冲击至声呐布放设备的收纳舱中再流出,从而产生较大的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设备布放声呐过程中,船体底部需要打开,导致船体行驶使水流会先冲击至声呐布放设备的收纳舱中再流出,从而产生较大的阻力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
[0004]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包括有船体、第一挡板、底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气囊、收纳组件和收放组件;船体上侧右部固接有第一挡板;船体下侧右部固接有底板;底板上侧安装有用于减阻式收纳的收纳组件;收纳组件与船体相连接;收纳组件中部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二挡板;两个第二挡板相向侧均开设有一个异型凹槽;在布放之后,通过第二挡板对将要冲入收纳组件中的水流进行阻挡;收纳组件中部连接有第三挡板,并且第三挡板位于两个第二挡板下方;第三挡板与底板滑动连接;收纳组件前侧和后侧均连接有一个气囊;在布放之前,通过第三挡板对将要冲入收纳组件中的水流进行阻挡;通过对气囊充气补充降低的浮力;船体右侧连接有用于稳定进行减阻式收放操作的收放组件,并且收放组件位于第一挡板右方。
[0005]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收纳组件包括有方形舱体、电动推杆、L形块、空心板、密封条、第一导流块、平衡单元、充气单元和驱动单元;底板上侧右部固接有方形舱体;方形舱体上侧与船体固接;方形舱体前侧下部和后侧下部均固接有一个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均固接有一个L形块;两个L形块下侧分别与相邻的第二挡板固接;方形舱体前侧下部和后侧下部均固接有一个空心板,两个第二挡板分别与相邻的空心板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挡板相向侧均固接有一个密封条;方形舱体与第三挡板滑动连接;方形舱体内侧右部固接有第一导流块;第一导流块上侧与第三挡板滑动连接;船体前侧右部和后侧右部均连接有一个平衡单元;底板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均连接有一个充气单元;两个充气单元均与船体相连接;两个充气单元分别与相邻的平衡单元相连接;底板上侧左部连接有驱动单元。
[0006]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位于前方的平衡单元包括有第一连接块、圆筒、导流头、第二导流块、伸缩气缸和第一联动块;船体前右部固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前侧固接有圆筒;圆筒左侧固接有导流头;圆筒右侧固接有若干个第二导流块;圆筒内侧后部固接有两个
伸缩气缸;两个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之间固接有一个第一联动块;第一联动块后侧与相邻的气囊固接;圆筒内侧后部与相邻的气囊固接。
[000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位于前方的充气单元包括有第二连接块、气泵、管道和泄气阀;底板上侧前部固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上侧固接有气泵;气泵输出端连通有管道;管道依次穿过船体、第一连接块和圆筒与相邻的气囊相连通;管道上安装有泄气阀。
[000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收放组件包括有多级液压杆、声呐探测器和降阻单元;船体上侧右部固接有多级液压杆;多级液压杆伸缩端固接有声呐探测器,并且声呐探测器位于方形舱体内侧;船体上侧右部连接有降阻单元,并且降阻单元位于多级液压杆左方。
[000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降阻单元包括有第三导流块、第四导流块、第五导流块、第四连接块、第二联动块、第一圆杆、第三联动块和第二圆杆;船体上侧右部固接有第三导流块,并且第三导流块位于方形舱体内侧;第三导流块左侧面由两个前后对称的倾斜面组成;第三导流块上滑动连接有第四导流块;第四导流块上滑动连接有第五导流块;第五导流块右侧下部固接有第四连接块;第四连接块与多级液压杆的伸缩端固接;第三导流块内侧右部固接有两个第三联动块;两个第三联动块均与第四导流块滑动连接;两个第三联动块上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二圆杆;第四导流块内侧右部固接有两个第二联动块;两个第二联动块均与第五导流块滑动连接;两个第二联动块上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一圆杆。
[00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五导流块右侧前部和右侧后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一滑槽,第二联动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
[00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四导流块右侧前部和右侧后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二滑槽,第三联动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
[00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五导流块上侧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孔,并且两个第一圆孔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滑槽相连通。
[0013]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四导流块上侧开设有两个第二圆孔,并且两个第二圆孔分别与相邻的第二滑槽相连通。
[0014]有益效果:使用时,实现了在布放之前通过第三挡板避免水流涌入方形舱体,在布放之后通过第二挡板和密封条相配合避免水流涌入方形舱体,从而避免水流先涌入方形舱体中再流出而导致的阻力大的问题,且避免了直接将声呐布放设备安装在船体底部和外侧的诸多问题;并且在第三挡板打开过程中,通过充气后的气囊对船体提供浮力,用于补充水流涌入方形舱体中降低的浮力,避免水流涌入方形舱体后船体出现下沉现象,大大提高船体的稳定性;船体行驶过程中,通过第一导流块对水流进行缓和导向,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方形舱体内壁右侧的下部位置,从而降低阻力;第二挡板运动过程中,通过空心板使第二挡板与方形舱体始终保持密封,避免第二挡板上的异型凹槽脱离方形舱体后出现漏水现象;布放完成后,通过第三导流块、第四导流块和第五导流块的斜面将水流向两侧导流,从而减小水流与多级液压杆的冲击力,对多级液压杆进行保护,并且降低的船体行驶过程中的阻力,同时,通过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提高第三导流块、第四导流块和第五导流块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收纳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收纳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收纳组件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收纳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导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收纳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收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收放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A处的放大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B处的放大图。
[0016]图中标号名称:1

船体,2

第一挡板,3

底板,201

方形舱体,202

电动推杆,203

L形块,20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包括有船体(1)、第一挡板(2)和底板(3);船体(1)上侧右部固接有第一挡板(2);船体(1)下侧右部固接有底板(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二挡板(204)、第三挡板(207)、气囊(2015)、收纳组件和收放组件;底板(3)上侧安装有用于减阻式收纳的收纳组件;收纳组件与船体(1)相连接;收纳组件中部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二挡板(204);两个第二挡板(204)相向侧均开设有一个异型凹槽;在布放之后,通过第二挡板(204)对将要冲入收纳组件中的水流进行阻挡;收纳组件中部连接有第三挡板(207),并且第三挡板(207)位于两个第二挡板(204)下方;第三挡板(207)与底板(3)滑动连接;收纳组件前侧和后侧均连接有一个气囊(2015);在布放之前,通过第三挡板(207)对将要冲入收纳组件中的水流进行阻挡;通过对气囊(2015)充气补充降低的浮力;船体(1)右侧连接有用于稳定进行减阻式收放操作的收放组件,并且收放组件位于第一挡板(2)右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其特征是,收纳组件包括有方形舱体(201)、电动推杆(202)、L形块(203)、空心板(205)、密封条(206)、第一导流块(208)、平衡单元、充气单元和驱动单元;底板(3)上侧右部固接有方形舱体(201);方形舱体(201)上侧与船体(1)固接;方形舱体(201)前侧下部和后侧下部均固接有一个电动推杆(202);两个电动推杆(202)的伸缩端均固接有一个L形块(203);两个L形块(203)下侧分别与相邻的第二挡板(204)固接;方形舱体(201)前侧下部和后侧下部均固接有一个空心板(205),两个第二挡板(204)分别与相邻的空心板(205)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挡板(204)相向侧均固接有一个密封条(206);方形舱体(201)与第三挡板(207)滑动连接;方形舱体(201)内侧右部固接有第一导流块(208);第一导流块(208)上侧与第三挡板(207)滑动连接;船体(1)前侧右部和后侧右部均连接有一个平衡单元;底板(3)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均连接有一个充气单元;两个充气单元均与船体(1)相连接;两个充气单元分别与相邻的平衡单元相连接;底板(3)上侧左部连接有驱动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声呐布放回收设备,其特征是,位于前方的平衡单元包括有第一连接块(209)、圆筒(2010)、导流头(2011)、第二导流块(2012)、伸缩气缸(2013)和第一联动块(2014);船体(1)前右部固接有第一连接块(209);第一连接块(209)前侧固接有圆筒(2010);圆筒(2010)左侧固接有导流头(2011);圆筒(2010)右侧固接有若干个第二导流块(2012);圆筒(2010)内侧后部固接有两个伸缩气缸(2013);两个伸缩气缸(2013)的伸缩端之间固接有一个第一联动块(2014);第一联动块(2014)后侧与相邻的气囊(2015)固接;圆筒(2010)内侧后部与相邻的气囊(2015)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驰丁凌森江泽林曹智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鱼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