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50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点火器,其包括预混部以及与预混部耦合并连通的点火部;贯穿所述预混部以及所述点火部提供有第一供气通道,所述第一供气通道与设置于所述预混部的空气进气口部以及燃气进气口部相连通以将空气和燃气的引入并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气体;其中,所述第一供气通道沿所述点火部将所述第一混合气体传送到所述点火部的远离所述预混部的一端,在该端喷出并被自所述预混部延伸到所述点火部的点火电极处点燃。本申请的中的点火器为后端点火,这种设置有助于提高点火成功率。这种设置有助于提高点火成功率。这种设置有助于提高点火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火器


[0001]本申请涉及点火装置,特别是锅炉用点火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燃烧设备领域,由于炉膛的差异化和改造化导致的在燃烧过程中,炉膛内部压力上下波动、不稳定、产生背压、和内部结构受热程度的不确定性,点火器的燃气压力与空气压力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要想稳固空气压力,便需要在建设的成本上选用更大功率的空压机,甚至鼓风机,在能到达点火器设计出口的预混空燃比效果,否则在燃烧负荷提升超过50%后,大多数炉膛内部由于正压导致的炉膛背压过大,引起点火器火焰过短,无法引燃高负荷区域,导致火焰气场脱火现象、点火器火焰喘息现象、炉膛震动频率增幅现象、甚至熄灭导致的检测火焰分析仪识别火焰丢失,最终整个锅炉系统主燃料跳闸(MFT)报警急停现象。
[0003]本产品以前端点火的方式,具有极高的点火成功率,火焰形成速度快,无延迟,具有较好的火焰强度和钢性,消除火焰的绕流现象,充分燃烧,适应各种燃烧工况以及燃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点火器,其在上述不利于点火成功的条件下,仍可以提供稳定的点火成功率。
[0005]为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火器,其包括预混部以及与预混部耦合并连通的点火部;贯穿所述预混部以及所述点火部提供有第一供气通道,所述第一供气通道与设置于所述预混部的空气进气口部以及燃气进气口部相连通以将空气和燃气的引入并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气体;其中,所述第一供气通道沿所述点火部将所述第一混合气体传送到所述点火部的远离所述预混部的一端,在该端喷出并被自所述预混部延伸到所述点火部的点火电极处点燃。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气通道与空气进气口部之间通过第一空气支路连通,所述第一供气通道还与燃气进气口部通过第一燃气支路连通。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空气支路设置第一空气节流装置以控制其中通过空气的流速,和/或在所述第一燃气支路中设置第一燃气节流装置以控制其中的燃气的流速。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器还包括防爆接线盒,所述防爆接线盒设置在预混部的外部,所述点火电极的接线端子保护在所述防爆接线盒中。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电极通过电极卡套接头和六角轴套接头的一端组装在预混部上并向所述点火部延伸。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电极被设置为沿电极外套管内部贯穿电极外套管;所述点火电极的绝缘套管设置于所述电极外套管的径向的外侧,且被设置为其一端与喷嘴进行焊接,而另一端与六角轴套接头螺纹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贯穿所述预混部以及所述点火部提供有第二供气通道供第二混合气体通过;所述第二供气通道与空气进气口部通过第二空气支路连通,该通道与燃气进气口部通过第二燃气支路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点火电极穿过的电极外套管内部的点火电极的径向外侧的空间作为第二供气通道。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支路和所述第一燃气支路,或者所述第二空气支路连通和所述第二燃气支路被配置为通过堵头可封堵。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嘴具有与绝缘套管平齐的外轮廓,其在靠近点火部的一端具有喷嘴开口,开口的孔径被设置为大于套管的直径,从而在喷嘴开口与套管的远端之间形成供第一混合气体通过截面为环形的通道,喷嘴开口被设置为具有与电极外套管基本平齐的内侧端面。
[00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点火器为后端点火,这种设置有助于提高点火成功率。
[00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点火器具有节流装置,可以控制每个支路的空气或燃气的流速,从而形成期望的空气燃料比。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点火器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点火器的结构剖视示意图;以及
[0019]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点火器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及进行说明。
[0021]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0022]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0023]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0024]本产品以前端点火的方式,具有极高的点火成功率,火焰形成速度快,无延迟,具有较好的火焰强度和钢性,消除火焰的绕流现象,充分燃烧,适应各种燃烧工况以及燃烧设备。
[0025]如图1、2、3所示,依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包括点火器本体100,其包
括预混部110和与预混部110耦合并连通的点火部120。其中贯穿预混部110以及点火部120提供有第一供气通道150,第一供气通道150与所述预混部110的空气进气口部130以及燃气进气口部140相连通以实现将空气A和燃气G的引入并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气体M1。其中,第一供气通道150沿点火部120将所述第一混合气体M1传送到点火部120的远离预混部110的一端120A,在该端120A喷出并被自预混部110延伸到点火部120的点火电极3点燃。
[0026]如图1、2所示,第一供气通道150与空气进气口部130之间通过第一空气支路131连通,第一供气通道150还与燃气进气口部140通过第一燃气支路141连通。在第一空气支路131可以设置第一空气节流装置以控制其中通过空气的流速,类似的,在第一燃气支路141中也可以设置第一燃气节流装置以控制其中的燃气的流速。
[0027]应当理解,可以通过加入上述第一空气节流装置、第一燃气节流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通过使得上述节流装置具有不同的节流特性从而控制空气和燃气在第一供气通道的进气流速,从而控制第一混合气体M1的流速。节流装置可以为节流孔板,即,第一空气节流装置、第一燃气节流装置可以分别为第一空气节流孔板12、第一燃气节流孔板10。
[0028]第一燃气节流孔板10安装在所述第一燃气支路141内,例如可以通过螺纹配合安装,第一燃气节流孔板10和第一燃气支路141可以分别包括螺纹,可用内六角扳手将第一燃气节流孔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混部以及与预混部耦合并连通的点火部;贯穿所述预混部以及所述点火部提供有第一供气通道,所述第一供气通道与设置于所述预混部的空气进气口部以及燃气进气口部相连通以将空气和燃气的引入并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气体;其中,所述第一供气通道沿所述点火部将所述第一混合气体传送到所述点火部的远离所述预混部的一端,在该端喷出并被自所述预混部延伸到所述点火部的点火电极处点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气通道与空气进气口部之间通过第一空气支路连通,所述第一供气通道还与燃气进气口部通过第一燃气支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空气支路设置第一空气节流装置以控制其中通过空气的流速,和/或在所述第一燃气支路中设置第一燃气节流装置以控制其中的燃气的流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爆接线盒,所述防爆接线盒设置在预混部的外部,所述点火电极(3)的接线端子保护在所述防爆接线盒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电极通过电极卡套接头和六角轴套接头的一端组装在预混部上并向所述点火部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柘科上海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