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369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铆合机构,包含壳体、转动组件、第一铆合组件、第二铆合组件与弹性件。转动组件包括转轴、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转轴依序穿过壳体、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转轴驱动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第一凸轮连动第一铆合组件,第二凸轮连动第二铆合组件。如此第一铆合组件与第二铆合组件对待铆合物件进行铆合制程。程。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铆合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铆合零件的
,尤其涉及一种铆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来说,很多产品的生产工序中都存在需要铆合的零组件,传统产品中的铆合工艺都是通过人工加治具的形式存在,这种传统方式铆合工艺既浪费了人力成本还无法满足生产需求。随着自动化产业的开发、兴起,如何自动完成产品的铆合,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已成为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发展的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铆合机构,其能够解决现有的铆合机构的结构成本高,且需要耗费人力成本,又效率不彰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5]提供了一种铆合机构的,包括:壳体、驱动组件、第一铆合组件、第二铆合组件与弹性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转轴、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驱动件驱动转轴,转轴依序穿过壳体、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其中,转轴穿过第一凸轮的位置至第一凸轮的侧边的距离不完全相同,转轴穿过第二凸轮的位置至第二凸轮的侧边的距离不完全相同;第一铆合组件,包括第一杆件、第一支撑座与第一压件,第一支撑座设置于壳体,第一杆件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座上,第一杆件的一端抵靠于第一凸轮的下方侧边,第一压件设置于第一杆件的另一端,第一杆件随着第一凸轮的转动而位移;第二铆合组件,包括第二杆件、第二支撑座与第二压件,第二支撑座设置于壳体,第二杆件转动设置于第二支撑座上,第二杆件的一端抵靠于第二凸轮的上方侧边,第二压件设置于第二杆件的另一端,第二压件对应于第一压件,第二杆件随着第二凸轮的转动而位移;以及弹性件,其一端连接于第一杆件靠近第一凸轮的一端,其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杆件靠近第二凸轮的一端。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轴穿过第一凸轮的位置至第一凸轮的侧边的距离包括第一长轴距与第一短轴距,第一杆件的一端对应抵靠于第一凸轮的第一长轴距位置,则第一杆件的一端下降至最低位置,第一杆件的一端对应抵靠于第一凸轮的第一短轴距位置,则第一杆件的一端上升至最高位置。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轴穿过第二凸轮的位置至第二凸轮的侧边的距离包括第二长轴距与第二短轴距,第二杆件的一端对应抵靠于第二凸轮的第二长轴距位置,则第二杆件的一端上升至最高位置,第二杆件的一端对应抵靠于第二凸轮的第二短轴距位置,则第二杆件的一端下降至最低位置。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包括第一轮件与第二轮件,第一轮件设置于第一杆件的一端,并第一轮件抵靠于第一凸轮的下方侧边,第二轮件设置于第二杆件的一端,并第二轮件抵靠于第二凸轮的上方侧边。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位于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之间,并第
一杆件位于第一凸轮下方,第二杆件位于第二凸轮上方。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杆件具有第一转动部与第一杆体部,第一杆体部的一端朝向第一凸轮的方向弯折延伸成转动部,第一轮件转动设置于第一转动部的一侧,第一杆体部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座上;第二杆件具有第二转动部与第二杆体部,第二杆体部朝向第二凸轮的方向弯折延伸成第二转动部,第二轮件转动设置于第二转动部的一侧,第二杆体部转动设置于第二支撑座上。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包括滑动组件,壳体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上方,滑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并滑动组件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两侧,第一杆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开口而转动连接于第一压件,第一压件滑动设置于滑动组件,第二杆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开口而连接于第二压件,第二压件滑动设置于滑动组件。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动组件包括滑轨与多个滑件,滑轨设置于壳体,并滑轨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两侧,多个滑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第一压件的多个滑件滑动设置于滑轨,第二压件的多个滑件滑动设置于滑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包括平台组件,平台组件位于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之间,平台组件用于承载待铆合物件。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平台组件更包括承载平台与加工件,承载平台用于承载待铆合物件,加工件置于待铆合物件的上方。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工件具有加工口,加工口对应待铆合物件的位置,第二压件对应于加工口的位置。
[0016]本申请提供一种铆合机构,其通过壳体、转动组件、第一铆合组件、第二铆合组件与弹性件。转动组件包括转轴、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转轴依序穿过壳体、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转轴驱动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第一凸轮连动第一铆合组件,第二凸轮连动第二铆合组件。如此第一铆合组件与第二铆合组件对待铆合物件进行铆合制程。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申请的铆合机构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申请的铆合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的A区域放大图。
[0021]图4是本申请的铆合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0022]图5是本申请的铆合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0023]图6是本申请的铆合机构的另一动作示意图。
[0024]图7是本申请的铆合机构的又一立体图。
[0025]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0026]1:铆合机构;11:壳体;111:第一开口;112:第二开口;12:驱动组件;121:驱动件;122:转轴;123:第一凸轮;124:第二凸轮;13:第一铆合组件;131:第一杆件;1311:第一转动部;1312:第一杆体部;132:第一支撑座;133:第一压件;1331:第一连接部;1332:第一抵压部;134:第一轮件;14:第二铆合组件;141:第二杆件;1411:第二转动部;1412:第二杆体部;
142:第二支撑座;143:第二压件;1431:第二连接部;1432:第二抵压部;14321:限位件;14322:抵压件;144:第二轮件;15:弹性件;16:平台组件;161:承载平台;162:加工件;1620:加工口;17:滑动组件;171:滑轨;172:滑件;2:待铆合物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到图3,图1是本申请的铆合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铆合机构的分解示意图与图3是图2的A区域放大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一种铆合机构1,包括壳体11、驱动组件12、第一铆合组件13、第二铆合组件14与弹性件15。驱动组件12包括驱动件121、转轴122、第一凸轮123与第二凸轮124,驱动件121驱动转轴122,转轴122依序穿过壳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转轴、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依序穿过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其中,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凸轮的位置至所述第一凸轮的侧边的距离不完全相同,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凸轮的位置至所述第二凸轮的侧边的距离不完全相同;第一铆合组件,包括第一杆件、第一支撑座与第一压件,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杆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凸轮的下方侧边,所述第一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杆件随着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而位移;第二铆合组件,包括第二杆件、第二支撑座与第二压件,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杆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二凸轮的上方侧边,所述第二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压件对应于所述第一压件,所述第二杆件随着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而位移;以及弹性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件靠近所述第一凸轮的一端,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件靠近所述第二凸轮的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凸轮的位置至所述第一凸轮的侧边的距离包括第一长轴距与第一短轴距,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对应抵靠于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第一长轴距位置,则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下降至最低位置,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对应抵靠于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第一短轴距位置,则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上升至最高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凸轮的位置至所述第二凸轮的侧边的距离包括第二长轴距与第二短轴距,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对应抵靠于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第二长轴距位置,则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上升至最高位置,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对应抵靠于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第二短轴距位置,则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下降至最低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第一轮件与第二轮件,所述第一轮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并所述第一轮件抵靠于所述第一凸轮的下方侧边,所述第二轮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并所述第二轮件抵靠于所述第二凸轮的上方侧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位于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之间,并所述第一杆件位于所述第一凸轮下方,所述第二杆件位于所述第二凸轮上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具有第一转动部与第一杆体部,所述第一杆体部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凸轮的方向弯折延伸成所述转动部,所述第一轮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军高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