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74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风机支架,适于套设在风机的外侧,支架包括:套筒,包括配合部、及与配合部连接的导流部,配合部适于套设在风机的外侧,导流部具有靠近配合部的第一端和远离配合部的第二端;支撑部,靠近第一端设置,适于与风机的一端抵接。通过设置有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内的支撑部,且该套筒包括配合部和与配合部连接的导流部,配合部适于套设在风机的外侧,以避免风机与其他部件的直接刚性连接,从而减少风机的震动和噪音。而设置有支撑部不仅可以增大与风机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风机产生的震动和噪音,还可以使得风机与套筒连接的更加稳固,同时也可以达到降噪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达到降噪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达到降噪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机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风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气流发生机构,且风机在吸尘器、风扇、护发器具等流体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风机中配备有较小尺寸的风扇单元,且小尺寸的风扇单元可以产生较高的流体流量,不仅可以减少风机的占用空间,还可以达到较高流量的需求。
[0003]风机一般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叶轮,以使得电机运行以驱动叶轮转动产生气流。当电机运行时,电机高速旋转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和噪音,而电机通常通过底座与其他零部件进行刚性连接,电机因为高速旋转产生震动后导致电机连接不够稳固,从而导致电机会将震动传递至其他零部件上后多个零部件相互撞击,产生更大的噪音。对于无刷直流电机来说尤其如此,由于无刷直流电机所需的相位激励,无刷直流电机往往会产生高频音调,不仅会影响其他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还会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体验。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风机震动和噪音的风机支架。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风机支架,适于套设在风机的外侧,所述支架包括:
[0007]套筒,包括配合部、及与所述配合部连接的导流部,所述配合部适于套设在所述风机的外侧,所述导流部具有靠近所述配合部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配合部的第二端;
[0008]支撑部,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适于与所述风机的一端抵接。
[0009]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导流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壁和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的直径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
[0010]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导流部的第一内壁和第一外壁相对平行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厚度不变;或,
[0011]所述导流部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减薄。
[0012]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配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外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二内壁的直径与所述风机壳体的外径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外壁与所述第二内壁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外壁与所述第二内壁平行设置,以使所述配合部的厚度不变;或,
[0013]至少部分所述配合部的厚度自靠近所述导流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导流部的一端逐渐减薄。
[0014]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导流部的第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配合部的厚度;
[0015]所述第一端突伸出所述配合部的部分作为所述支撑部。
[0016]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导流部的第一端与所述配合部的厚度相同,所述支
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壁上或所述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相交位置。
[0017]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支撑部可以为凸起或台阶。
[0018]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凸起;
[0019]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风机壳体外侧时,若干所述支撑凸起可与所述风机壳体的外壁过盈配合以将所述风机固定。
[0020]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套筒和所述风机壳体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套筒和所述风机壳体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若干所述凹槽适配的若干凸块;
[0021]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风机壳体外侧时,若干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卡合。
[0022]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风机壳体的端部,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壁上,并与所述支撑部相邻设置;
[0023]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风机壳体外侧时,所述风机端部与所述支撑部抵接,且所述凸块容置于所述凹槽中。
[0024]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套筒还包括沿所述配合部向外突伸设置的若干减震凸起,若干所述减震凸起与所述套筒一体成型设置。
[0025]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减震凸起中空设置或实心设置,且所述减震凸起呈环状或圆柱形或凸点或长方体设置。
[0026]可选地,上述的风机支架,所述套筒为橡胶材质。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内的支撑部,且该套筒包括配合部和与配合部连接的导流部,配合部适于套设在风机的外侧,以避免风机与其他部件的直接刚性连接,从而减少风机的震动和噪音。而设置有支撑部不仅可以增大与风机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风机产生的震动和噪音,还可以使得风机与套筒连接的更加稳固,同时也可以达到降噪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的风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所示的风机支架的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1所示的风机支架的一个实施例所示的剖面图;
[0032]图4为图1所示的风机支架的另一个实施例所示的剖面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0

套筒;
[0035]1‑
套筒,11

配合部,111

第二外壁,112

第二内壁,1121

凸块,113

支撑凸起,12

导流部,121

第一外壁,122

第一内壁,123

第一端,124

第二端,13

减震凸起;
[0036]2‑
支撑部,21

支撑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39]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40]实施例1
[0041]请参见图1

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风机支架10,其适于套设在风机的外侧,以增大风机与风机支架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支架,其特征在于,适于套设在风机的外侧,所述支架包括:套筒,包括配合部、及与所述配合部连接的导流部,所述配合部适于套设在所述风机的外侧,所述导流部具有靠近所述配合部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配合部的第二端;支撑部,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适于与所述风机的一端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壁和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的直径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的第一内壁和第一外壁相对平行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厚度不变;或,所述导流部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减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外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二内壁的直径与所述风机壳体的外径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外壁与所述第二内壁平行设置,以使所述配合部的厚度不变;或,至少部分所述配合部的厚度自靠近所述导流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导流部的一端逐渐减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的第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配合部的厚度;所述第一端突伸出所述配合部的部分作为所述支撑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的第一端与所述配合部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杰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