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3D可折叠的海水淡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728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3D可折叠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具有可折叠结构的底板和透光性罩体,底板和透光性罩体在海水淡化装置展开状态下围成蒸发腔,底板与透光性罩体在海水淡化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至少部分重叠;底板上开设有连通蒸发腔与海水淡化装置外部的安装口,位于安装口外周的底板向上翻折形成隔水板;安装口中设有可吸收海水的蒸发组件,隔水板的外周与透光性罩体之间形成收集冷凝水的集水槽;或者,底板上设置海水容纳槽,海水容纳槽中放置蒸发组件,海水容纳槽的侧壁与透光性罩体之间形成收集冷凝水的集水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具有可折叠结构,有助于在不使用时通过折叠减小体积,同时海水淡化装置的展开操作简单,方便携带与使用。方便携带与使用。方便携带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3D可折叠的海水淡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淡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3D可折叠的海水淡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海上获取淡水资源是较为困难的,但海水资源相对丰富,此时可以利用周围的海水进行淡化处理以得到所需的淡水。现有技术中的海水淡化装置大多需要消耗较多其他能源,无法单独使用,进而无法满足海上救援、单兵作战等应急条件下的使用需求。此外,通过海水淡化进行农业种植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利用太阳能对海水进行蒸发再冷凝得到淡水的海水淡化装置虽然不需要使用其他能源,但普遍效率偏低,获得淡水的速率较慢。
[0003]另一方面,现有的利用太阳能的海水淡化装置大多结构较为复杂,体积偏大,不便于随身携带,从而不能在产生利用海水淡化以获得清洁水的需求时快速的取出进行使用。而且过于复杂的结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海水淡化装置的可靠性,在其内部某些结构损坏时,可能造成其中的海水渗漏至蒸发后收集的冷凝水中,造成冷凝水的污染。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通过折叠减小体积的便携式3D可折叠的海水淡化装置,方便携带和使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一种便携式3D可折叠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具有可折叠结构的底板和透光性罩体,所述底板和透光性罩体在海水淡化装置展开状态下围成蒸发腔,所述底板与透光性罩体在海水淡化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至少部分重叠;
[0008]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连通蒸发腔与海水淡化装置外部的安装口,位于安装口外周的底板向上翻折形成隔水板;所述安装口中设有可吸收海水的蒸发组件,所述隔水板的外周与透光性罩体之间形成收集冷凝水的集水槽;
[0009]或者,所述底板上设置海水容纳槽,所述海水容纳槽中放置蒸发组件,所述海水容纳槽的侧壁与透光性罩体之间形成收集冷凝水的集水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性罩体具有组成多棱锥面结构的多个倾斜壁,其中包括两个固定壁和多个折叠壁;
[0011]所述折叠壁具有可折叠结构,所述折叠壁发生折叠,带动两个固定壁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所述底板在折叠壁的带动下发生折叠,与两个固定壁至少部分重叠;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壁具有可折叠结构,折叠壁完成折叠后,所述固定壁可发生折叠,使固定壁自身至少部分发生重叠。
[0013]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性罩体具有组成四棱锥面结构的四个倾斜壁,其中包括两个
固定壁和两个折叠壁,所述固定壁与折叠壁交替设置;所述折叠壁发生折叠,带动两个固定壁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0014]优选地,所述折叠壁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折叠部,以及连接两个第一折叠部的第一柔性连接部,两个第一折叠部相对第一柔性连接部相向转动以相互重叠,带动两个固定壁之间的夹角减小。
[0015]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性罩体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壁与底板的第一连接壁,以及连接所述折叠壁与底板的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壁具有可折叠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壁与折叠壁同步折叠,带动两个第一连接壁相互靠近;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壁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折叠部,以及连接两个第二折叠部的第二柔性连接部,两个第二折叠部相对第二柔性连接部相向转动以相互重叠,带动两个第一连接壁相互靠近;
[0017]优选地,所述固定壁与第一连接壁一体连接,所述折叠壁与第二连接壁一体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壁与第二连接壁之间具有封水部,所述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封水部与底板一体连接;
[0019]当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和封水部均展开至所述底板所在平面时,所述封水部为正方形,其相邻的两边分别与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连接;
[0020]当所述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与所述底板垂直时,所述封水部沿其对角线发生折叠,使位于其对角线两侧的部分相互重叠。
[0021]进一步地,所述隔水板包括设置在固定壁所在两侧的两个第一隔水板,以及设置在折叠壁所在两侧的两个第二隔水板,所述第一隔水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隔水板连接;所述第二隔水板具有可折叠结构,所述第二隔水板与折叠壁同步折叠,带动两个第一隔水板相互靠近;
[0022]优选地,所述隔水板的内周覆盖可防水的柔性材料。
[0023]进一步地,所述倾斜壁的内侧表面设置引导冷凝水流入集水槽的导流结构;
[0024]或者,所述透光性罩体的内表面为超疏水或超亲水表面;
[0025]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为沿所述倾斜壁的倾斜方向延伸设置的导流凹槽或凸棱,或者为仿生导流结构;
[0026]或者,所述透光性罩体的内侧覆盖超疏水性涂层或超亲水性涂层,或者,所述透光性罩体的内表面具有超疏水微纳结构。
[0027]进一步地,所述蒸发组件包括可透水的支撑基底,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基底上的一个或多个蒸发器;所述支撑基底设置在所述安装口中。
[002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基底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中,支撑基底与所述隔水板的内周过盈配合;
[0029]或者,所述支撑基底为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基底,蒸发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柔性基底的边缘与隔水板固定连接,可随底板同步折叠;
[0030]或者,所述支撑基底包括多个硬质支撑片,相邻的硬质支撑片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蒸发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硬质支撑片上,柔性连接件发生折叠,使支撑基底随底板同步折叠。
[003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具有可放入/取出所述蒸发腔的海水容纳槽,所述透光性罩体上设置投放口,所述投放口上设置可打开/封闭所述蒸发腔的活动壁;
[0032]优选地,所述透光性罩体具有组成多棱锥面结构的多个倾斜壁,其中一个倾斜壁与其相邻的至少一个倾斜壁可拆卸连接,作为打开/封闭蒸发腔的活动壁。
[003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可漂浮于水面上,通过蒸发组件直接吸收海水进行蒸发净化,无需手动添加海水,方便使用,使用完毕后,可直接将海水淡化装置从水面上提起,使其与水面分离,海水淡化装置内部无流动的海水残留,避免了污染冷凝水的情况,对海水的淡化效果更加可靠。对于在底板上设置海水容纳槽的方案,海水容纳槽用于盛放待蒸发净化的海水,此时海水淡化装置可用于固定场所进行蒸发获取淡水。底板和透光性罩体的可折叠结构有助于在海水淡化装置不需使用时通过折叠减小整体体积,方便收纳与携带,同时用户实际组装的操作难度低,进而可以满足应急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0035]本专利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中,透光性罩体的倾斜壁有助于其上凝结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向集水槽中流动,提高了冷凝水的收集效率。封水部的设置使第一连接壁与第二连接壁之间无需额外进行密封处理,即可保证底板的四个顶角处不会发生漏水,防止了海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3D可折叠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可折叠结构的底板和透光性罩体,所述底板和透光性罩体在海水淡化装置展开状态下围成蒸发腔,所述底板与透光性罩体在海水淡化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连通蒸发腔与海水淡化装置外部的安装口,位于安装口外周的底板向上翻折形成隔水板;所述安装口中设有可吸收海水的蒸发组件,所述隔水板的外周与透光性罩体之间形成收集冷凝水的集水槽;或者,所述底板上设置海水容纳槽,所述海水容纳槽中放置蒸发组件,所述海水容纳槽的侧壁与透光性罩体之间形成收集冷凝水的集水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3D可折叠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性罩体具有组成多棱锥面结构的多个倾斜壁,其中包括两个固定壁和多个折叠壁;所述折叠壁具有可折叠结构,所述折叠壁发生折叠,带动两个固定壁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所述底板在折叠壁的带动下发生折叠,与两个固定壁至少部分重叠;优选地,所述固定壁具有可折叠结构,折叠壁完成折叠后,所述固定壁可发生折叠,使固定壁自身至少部分发生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3D可折叠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性罩体具有组成四棱锥面结构的四个倾斜壁,其中包括两个固定壁和两个折叠壁,所述固定壁与折叠壁交替设置;所述折叠壁发生折叠,带动两个固定壁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折叠壁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折叠部,以及连接两个第一折叠部的第一柔性连接部,两个第一折叠部相对第一柔性连接部相向转动以相互重叠,带动两个固定壁之间的夹角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3D可折叠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性罩体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壁与底板的第一连接壁,以及连接所述折叠壁与底板的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壁具有可折叠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壁与折叠壁同步折叠,带动两个第一连接壁相互靠近;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壁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折叠部,以及连接两个第二折叠部的第二柔性连接部,两个第二折叠部相对第二柔性连接部相向转动以相互重叠,带动两个第一连接壁相互靠近;优选地,所述固定壁与第一连接壁一体连接,所述折叠壁与第二连接壁一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3D可折叠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壁与第二连接壁之间具有封水部,所述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封水部与底板一体连接;当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和封水部均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苗苗吴磊张虞张立典贾志梅金小玲宋延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