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687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所述联合处理系统包括废液处理罐和废气吸收罐;废液处理罐用于盛放含氰废液;废气吸收罐用于盛放废气吸收液;废液处理罐与废气吸收罐之间通过管路连通,管路的一端伸入至废气吸收罐的底部;废液处理罐的罐盖上连接一通气管路,用于通入压缩空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可对含氰废液和废气实现密闭化、联合式反应处理,使有毒废液和废气处理后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并可有效保障使用人员的人体健康,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态平衡。态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属于疫苗制造工业污染物排放前的无害化处理


技术介绍

[0002]溴化氰(CNBr)为有毒化学品,易挥发,并有明显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紫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虚弱、神志不清、惊厥、呼吸困难、咳嗽,重者发生肺水肿,可致死。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口服后可引起口腔和胃刺激或灼伤,可引起死亡。多糖结合疫苗原液生产工艺中常用溴化氰作为多糖活化剂,并采用超滤的方法去除残留的溴化氰,超滤废液中含有溴化氰,为有毒的含氰废液。《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规定,含氰废液氰化物残留量应达到≤1000ng/ml的排放标准。
[0003]溴化氰与水接触会放出有毒、易燃和腐蚀性的溴化氢和氰化氢气体,溴化氢和氰化氢均是无色有辛辣刺激气味的有毒气体。其中氰化氢为又名甲腈,有剧毒,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人体吸入后可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轻度中毒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重度中毒表现呈深度昏迷状态,呼吸浅快,阵发性抽搐,甚至强直性痉挛。多糖活化反应液和含氰废液中所释放的含氰化氢废气为剧毒含氰废气。《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

2019)规定,对于氰化氢气体的排放,要求其排气筒出气口距地平面的高度不得低于25m,排放浓度不高于1.9mg/m3。
[0004]需要提供一种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可对含氰废液和废气实现密闭化、联合式反应处理,使有毒废液和废气处理后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并可有效保障使用人员的人体健康,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可以将工艺中产生的含氰废液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即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中活性氯的氧化作用,经不完全氧化阶段和完全氧化阶段,把游离CN

氧化成N2和CO2。使处理后废液氰化物残留量符合国标要求。该系统可以将工艺中产生的含氰废气经碱性含氯吸收液吸收后排放,且排放浓度和高度及排气筒取样口尺寸符合国标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
[0006]本技术所提供的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包括废液处理罐和废气吸收罐;
[0007]所述废液处理罐用于盛放含氰废液;
[0008]所述废气吸收罐用于盛放废气吸收液;
[0009]所述废液处理罐与所述废气吸收罐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管路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废气吸收罐的底部;
[0010]所述废液处理罐的罐盖上连接一通气管路,用于通入压缩空气。
[0011]上述的联合处理系统中,所述废液处理罐与所述废气吸收罐之间连接一衍生罐,用于盛放含氰制品。
[0012]上述的联合处理系统中,所述衍生罐与所述废液处理罐之间连接蠕动泵和超滤系统;
[0013]所述超滤系统的入口与所述蠕动泵连接,所述蠕动泵的进液口与所述衍生罐的底部连接;
[0014]所述超滤系统的排废口连接所述废液处理罐,回流口连接所述衍生罐。
[0015]上述的联合处理系统中,所述衍生罐和废液处理罐的罐盖上均连接一通气管路,用于通入压缩空气。
[0016]上述的联合处理系统中,连接所述衍生罐和所述废气吸收罐之间的管路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废气吸收罐的底部。
[0017]上述的联合处理系统中,所述废气吸收罐的顶部连接一排气筒,所述排气筒出气口距地平面的高度不低于25m。
[0018]本技术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可对含氰废液和废气实现密闭化、联合式反应处理,使有毒废液和废气处理后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并可有效保障使用人员的人体健康,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包括废液处理罐1和废气吸收罐2,废液处理罐1用于盛放含氰废液,废气吸收罐2用于盛放废气吸收液。废液处理罐1与衍生罐3之间连接蠕动泵6和超滤系统4,含氰废液通过超滤系统4排废口连接废液处理罐1,超滤系统4回流口连接衍生罐3。衍生罐3与废气吸收罐2之间通过管路连通,管路的一端伸入至废气吸收罐2的底部。衍生罐3的罐盖上连接一通气管路,用于通入压缩空气。废液处理罐1与废气吸收罐2之间通过管路连通,管路的一端伸入至废气吸收罐2的底部。废液处理罐1的罐盖上连接一通气管路,用于通入压缩空气。废气吸收罐2的顶部连接一排气筒5,排气筒5出气口距地平面的高度不低于25m。
[0022]按照下述步骤实现对含氰废液和废气的处理:
[0023]1、含氰废液的处理步骤
[0024]1.1反应液准备
[0025]配制足量的0.5mol/L NaOH溶液,用于含氰废液的pH调节。
[0026]根据待处理的CNBr质量,计算并配制两个反应阶段所加的100mg/ml NaClO溶液量。
[0027]即第一阶段NaClO溶液量(kg)=CNBr(kg)
×
9.82;
[0028]即第二阶段NaClO溶液量(kg)=CNBr(kg)
×
19.64;
[0029]CN

的摩尔质量为26g/mol。
[0030]CNBr的摩尔质量为105.9g/mol。
[0031]NaClO溶液浓度为100mg/ml。
[0032]1.2含氰废液处理操作
[0033]不完全氧化反应处理:在室温条件下,用0.5mol/L NaOH溶液调整含氰废液的pH为12.0
±
0.5,加入第一阶段反应计算的100mg/ml NaClO溶液用量,控制pH12.0
±
0.5,搅拌反应时间为20~30min。
[0034]完全氧化反应处理:在室温条件下,用0.5mol/L HCl溶液调整第一阶段反应液的pH为8.5
±
0.5,加入第二阶段反应计算的100mg/ml NaClO溶液用量,控制pH8.5
±
0.5,搅拌反应时间为4~6h。
[0035]1.3处理后废液取样
[0036]待处理结束,取处理后废液5ml送检,检定氰化物残留量。
[0037]1.4检定及标准
[0038]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20年版)通则0806“吡啶联苯胺法”检定氰化物残留量应达到排放标准≤1000ng/ml后,将处理后废液排入污水管道。
[0039]2、含氰废气的处理步骤
[0040]2.1废气吸收液准备
[0041]废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氰废液和废气的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处理系统包括废液处理罐和废气吸收罐;所述废液处理罐用于盛放含氰废液;所述废气吸收罐用于盛放废气吸收液;所述废液处理罐与所述废气吸收罐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管路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废气吸收罐的底部;所述废液处理罐的罐盖上连接一通气管路,用于通入压缩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处理罐与所述废气吸收罐之间连接一衍生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罐与所述废液处理罐之间连接蠕动泵和超滤系统;所述超滤系统的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项可孟清霞房超岳风毅黄高阳王莎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