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552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包括五室工作模式和三室工作模式;运行风量不小于设计处理风量的一半时,进行五室工作模式运行;五室工作模式为:两个蓄热室进气、两个蓄热室出气、一个蓄热室吹扫;运行风量小于设计处理风量的一半时,切换至三室工作模式运行;三室工作模式为:一个蓄热室进气、一个蓄热室出气、一个蓄热室吹扫、两个蓄热室等待;相同周期内,三室工作模式中运行进气、出气和吹扫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为五室工作模式中运行进气、出气和吹扫工作模式的蓄热室。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避免了新风阀降温和燃烧器升温两个过程频繁切换,解决了RTO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和运行能耗高的问题。运行不稳定和运行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处理领域,涉及一种蓄热燃烧装置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蓄热燃烧装置(RTO)广泛应用于工业VOCs治理,具有净化效率高和运行稳定的突出优点。
[0003]RTO适用于连续性生产企业,否则频繁启停一方面需要额外供能加热蓄热体,另一方面热冲击会降低RTO的蓄热体的使用寿命。一般RTO应用企业通过管理手段可以使得生产尽可能保持连续,但受市场等因素的波动,产能的波动一般无法通过管理手段进行调整。比如长期实际产能不到设计产能的一半,此时RTO的实际运行负荷较低,考虑到能耗问题实际运行风量一般也会低于设计风量的一半。针对五室RTO,设计运行模式一般是两进两出和一吹扫,当运行负荷调整至一半时,由于经过蓄热室的流速降低到原来的1/2,停留时间增加至2倍,VOCs容易在未达到燃烧室即在蓄热层内发生氧化分解,热量聚集在蓄热层陶瓷容易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从而触发连锁打开新风阀给蓄热陶瓷降温,而抽新风降温这个过程给蓄热层降温效果很慢,但燃烧室温度却会很快降低下来,这样又触发燃烧器打开给燃烧室升温,从而造成整个RTO处理系统极为频繁地开启新风阀降温和燃烧器升温,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0004]所以设置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显得十分必要,可以保证低负荷情况下RTO运行的稳定性,同时显著节约运行能耗。
[0005]常见多室RTO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场景,在低运行负荷情况下,仅通过降低进风量而不改变运行模式,运行能耗不仅没有降低,甚至还会升高,甚至造成系统无法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蓄热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和五个蓄热室,具有这样的特征:
[0008]系统包括两种运行模式,分别为五室工作模式和三室工作模式;
[0009]运行风量不小于设计处理风量的一半时,进行五室工作模式运行;五室工作模式为:在同一个周期中,五个蓄热室分别运行进气、出气以及吹扫三种工作模式,其中两个蓄热室进气、两个蓄热室出气、一个蓄热室吹扫;所述进气、出气以及吹扫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在同一个周期中,有机废气进入蓄热室并在燃烧室进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排出蓄热室以及反吹气体进入蓄热室参与燃烧室中的燃烧;
[0010]运行风量小于设计处理风量的一半时,切换至三室工作模式运行;三室工作模式为:在同一个周期中,五个蓄热室分别运行进气、出气、吹扫以及等待四种工作模式,其中一
个蓄热室进气、一个蓄热室出气、一个蓄热室吹扫、两个蓄热室等待;所述进气、出气、吹扫以及等待四种工作模式分别为:在同一个周期中,有机废气进入蓄热室并在燃烧室进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排出蓄热室、反吹气体进入蓄热室参与燃烧室中的燃烧以及蓄热室停止进出气;
[0011]五室工作模式的周期数与三室工作模式的周期数相等;且相同周期内,三室工作模式中运行进气、出气和吹扫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为五室工作模式中运行进气、出气和吹扫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三室工作模式中两个运行等待工作模式的蓄热室分别为五室工作模式中两个运行进气工作模式蓄热室中的一个、两个运行出气工作模式蓄热室中的一个;切换运行模式时,以切换时的周期继续运行。
[0012]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五室工作模式和三室工作模式均运行20个周期,20个周期以后循环往复。
[0013]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五室工作模式中,相邻周期中,五个蓄热室中的两个蓄热室切换其运行的工作模式种类。
[0014]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五个蓄热室分别为蓄热一室、蓄热二室、蓄热三室、蓄热四室和蓄热五室;所述五室工作模式中,同一周期中,两个运行进气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为序号相邻的两个蓄热室(由于只有五个蓄热室进行循环工作,蓄热五室和蓄热一室也为序号相邻的两个蓄热室),两个运行出气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为序号相邻的两个蓄热室。
[0015]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五室工作模式中,从第一周期开始,两个周期为一组;在一组的两个周期中,两个运行进气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不切换其运行的工作模式;两个运行出气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中,与运行进气工作模式蓄热室相邻的运行出气工作模式的蓄热室切换为吹扫工作模式。
[0016]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五室工作模式中,第一周期中,蓄热一室和蓄热二室运行进气工作模式,蓄热三室和蓄热四室运行出气工作模式,蓄热五室运行吹扫工作模式;第二周期中,蓄热一室和蓄热二室运行进气工作模式,蓄热三室运行吹扫工作模式,蓄热四室和蓄热五室运行出气工作模式。
[0017]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三室工作模式中,相邻两个周期中,五个蓄热室均切换其运行的工作模式种类。
[0018]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五个蓄热室分别为蓄热一室、蓄热二室、蓄热三室、蓄热四室和蓄热五室;所述三室工作模式中,相邻两个周期中,运行进气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为序号相邻的两个蓄热室,运行出气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为序号相邻的两个蓄热室,运行吹扫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为非序号相邻的两个蓄热室。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
控制系统,有效地避免了新风阀降温和燃烧器升温两个过程频繁切换,解决了RTO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和运行能耗高的问题。具体的:
[0020]一、提高系统稳定性,当处理风量降低至一半以下时,进气室和排气室也分别由两室变为一室,减少VOCs气体在蓄热层的停留时间,避免在蓄热层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温升过高进而触发新风阀开启给蓄热陶瓷降温。否则开启新风阀难以在第一时间降低蓄热层的温度,反而容易快速降低燃烧室温度,引起系统的不稳定。
[0021]二、降低运行费用,本系统的运行模式切换可以避免VOCs在蓄热层燃烧,保证VOCs主要在燃烧室内燃烧,充分利用VOCs的热值,降低了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消耗,显著的于降低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的五室工作模式中T18周期的运行示意图;
[0023]图2是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的三室工作模式中T2周期的运行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蓄热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和五个蓄热室,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两种运行模式,分别为五室工作模式和三室工作模式;运行风量不小于设计处理风量的一半时,进行五室工作模式运行;五室工作模式为:在同一个周期中,五个蓄热室分别运行进气、出气以及吹扫三种工作模式,其中两个蓄热室进气、两个蓄热室出气、一个蓄热室吹扫;运行风量小于设计处理风量的一半时,切换至三室工作模式运行;三室工作模式为:在同一个周期中,五个蓄热室分别运行进气、出气、吹扫以及等待四种工作模式,其中一个蓄热室进气、一个蓄热室出气、一个蓄热室吹扫、两个蓄热室等待;五室工作模式的周期数与三室工作模式的周期数相等;且相同周期内,三室工作模式中运行进气、出气和吹扫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为五室工作模式中运行进气、出气和吹扫工作模式的蓄热室,三室工作模式中两个运行等待工作模式的蓄热室分别为五室工作模式中两个运行进气工作模式蓄热室中的一个、两个运行出气工作模式蓄热室中的一个;切换运行模式时,以切换时的周期继续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五室工作模式和三室工作模式均运行20个周期,20个周期以后循环往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五室工作模式中,相邻周期中,五个蓄热室中的两个蓄热室切换其运行的工作模式种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风量波动大的蓄热燃烧装置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五个蓄热室分别为蓄热一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遵主贺圣正张纪文邵勇李明金小贤刘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大恩洁优环境技术江苏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