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96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换向器、抓握把手、第一打磨头、第二打磨头;换向器安装在驱动电机的头部外侧、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换向器上设有传动杆,第一打磨头安装在传动杆的一端,第二打磨头安装在传动杆的另一端;抓握把手套设安装在驱动电机上、且通过锁紧旋钮锁定,根据使用不同的打磨头调整抓握把手方向;其结构新颖,采用电驱动的方式对螺栓孔进行清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螺栓孔清理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清水混凝土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基层进行保护剂的涂覆,保护剂的涂抹前需要对基层进行清洁,主要是对明缝、禅缝、螺栓孔的清理;其中,螺栓孔由于是孔位结构,目前的处理方式大多是手持工具进出刮刷清理,缺少电动处理设备,效率不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时较长,故此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其结构新颖,采用电驱动的方式对螺栓孔进行清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换向器、抓握把手、第一打磨头、第二打磨头;换向器安装在驱动电机的头部外侧、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换向器上设有传动杆,第一打磨头安装在传动杆的一端,第二打磨头安装在传动杆的另一端;抓握把手套设安装在驱动电机上、且通过锁紧旋钮锁定,根据使用不同的打磨头调整抓握把手方向。
[0006]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换向器包括壳体、传动杆;壳体通过螺钉安装在驱动电机的头部,传动杆通过轴承转动架设于壳体的两侧壁,传动杆的两端突出于壳体的外侧,第一打磨头及第二打磨头分别设于传动杆的两端,传动杆的中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
[0007]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壳体的两外壁均固定设有第一凸环,两第一凸环的轴线与传动杆的轴线重合;壳体的底面固定设有第二凸环,第一凸环的直径与第二凸环的直径相同、且外壁均设有外螺纹;第一凸环及第二凸环用于安装防护盖,防护盖用以对第一打磨头及第二打磨头进行防护。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的外壁固定设有支撑环;抓握把手包括套筒,固定设于套筒外壁的把手本体,锁紧旋钮安装在套筒的外壁;驱动电机的外壳上设有螺纹孔,套筒套设于驱动电机的外侧、且底部抵持于支撑环的顶面滑动,套筒经锁紧旋钮进行固定。
[0009]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套筒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两个导向卡槽,导向卡槽通过螺钉固定在套筒的底部,导向卡槽绕套筒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导向卡槽滑动卡于支撑环的外侧。
[0010]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打磨头及第二打磨头均呈圆台状结构、且远离传动杆的一端收窄;第一打磨头的外侧开设有多个排屑槽,多个排屑槽绕传动杆的轴
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排屑槽朝靠近传动杆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打磨头为砂轮盘结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其结构新颖,包括驱动电机、换向器、抓握把手、第一打磨头、第二打磨头,驱动电机可带动第一打磨头及第二打磨头进行快速旋转,第一打磨头及第二打磨头伸入螺栓孔内可进行快速的打磨处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抓握把手套设安装在驱动电机上、且通过锁紧旋钮锁定,可根据使用不同的打磨头时进行抓握把手方向的调整,可方便抓握使用;整体结构的设计与配合,采用电驱动的方式对螺栓孔进行清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换向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打磨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的第一打磨头使用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的第二打磨头使用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00、驱动电机;110、支撑环;200、换向器;210、传动杆;220、壳体;230、第一凸环;240、第二凸环;300、抓握把手;310、套筒;320、把手本体;330、导向卡槽;400、第一打磨头;410、排屑槽;500、第二打磨头;600、锁紧旋钮;700、防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00、换向器200、抓握把手300、第一打磨头400、第二打磨头500;换向器200安装在驱动电机100的头部外侧、且与驱动电机10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换向器200上设有传动杆210,第一打磨头400安装在传动杆210的一端,第二打磨头500安装在传动杆210的另一端;抓握把手300套设安装在驱动电机100上、且通过锁紧旋钮600锁定,根据使用不同的打磨头调整抓握把手方向。
[0022]上述的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其结构新颖,包括驱动电机、换向器、抓握把手、第一打磨头、第二打磨头,驱动电机可带动第一打磨头及第二打磨头进行快速旋转,第一打磨头及第二打磨头伸入螺栓孔内可进行快速的打磨处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抓握把手套设安装在驱动电机上、且通过锁紧旋钮锁定,可根据使用不同的打磨头时进行抓握把手方向的调整,可方便抓握使用;整体结构的设计与配合,采用电驱动的方式对螺栓孔进行清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0023]进一步地,换向器200包括壳体220、传动杆210;壳体220通过螺钉安装在驱动电机100的头部,传动杆210通过轴承转动架设于壳体220的两侧壁,传动杆210的两端突出于壳
体220的外侧,第一打磨头400及第二打磨头500分别设于传动杆210的两端,传动杆210的中部与驱动电机100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此结构设计可使得整个清理装置的结构相对紧凑,采用一驱动电机联动带动第一打磨头及第二打磨头,可减少驱动电机的使用,降低整体的造价成本,以便生产及推广。
[0024]进一步地,壳体220的两外壁均固定设有第一凸环230,两第一凸环230的轴线与传动杆210的轴线重合;壳体220的底面固定设有第二凸环240,第一凸环230的直径与第二凸环240的直径相同、且外壁均设有外螺纹;第一凸环230及第二凸环240用于安装防护盖700,防护盖700用以对第一打磨头400及第二打磨头500进行防护;由于驱动电机带动第一打磨头及第二打磨头同步运动的,使用时仅用到其中一个打磨头,防护盖的设置可对另一打磨头进行遮挡,防止误触造成人体的伤害;而在无需使用时,也可通过防护盖对打磨头进行遮挡保护,防止在存放或搬运的过程中造成打磨头的碰撞损坏。
[0025]进一步地,驱动电机100的外壁固定设有支撑环110,作为支撑的基础结构;抓握把手300包括套筒310,固定设于套筒310外壁的把手本体320,锁紧旋钮600安装在套筒310的外壁;驱动电机100的外壳上设有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换向器、抓握把手、第一打磨头、第二打磨头;换向器安装在驱动电机的头部外侧、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换向器上设有传动杆,第一打磨头安装在传动杆的一端,第二打磨头安装在传动杆的另一端;抓握把手套设安装在驱动电机上、且通过锁紧旋钮锁定,根据使用不同的打磨头调整抓握把手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器包括壳体、传动杆;壳体通过螺钉安装在驱动电机的头部,传动杆通过轴承转动架设于壳体的两侧壁,传动杆的两端突出于壳体的外侧,第一打磨头及第二打磨头分别设于传动杆的两端,传动杆的中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饰面螺栓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两外壁均固定设有第一凸环,两第一凸环的轴线与传动杆的轴线重合;壳体的底面固定设有第二凸环,第一凸环的直径与第二凸环的直径相同、且外壁均设有外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帮飞刘显军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