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25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具有通过预扫描监视对象的ROI中的对比剂的浓度、根据该浓度达到预定值的时间停止预扫描、以及开始主扫描的功能。主扫描条件最初是根据注射对比剂之前测量的对象的生理现象设置的。是否有必要重新设置最初设置的主扫描条件是根据预扫描结束之前测量的生理现象的变化判断的。如果判断主扫描条件需要重新设置,则将主扫描条件从最初设置的主扫描条件重新设置为对应于预扫描结束之前测量的生理现象的主扫描条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该装置具有在执行主扫描之前执行预扫描的功能。
技术介绍
在对比剂(contrast-medium)成像中,在注入到要检查的对象的对比剂流入相关区域时开始扫描(主扫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扫描(预扫描)是在主扫描之前执行的。为了抑制X射线剂量,预扫描是通过使用比在主扫描中使用的X射线的强度弱的X射线执行的。提供在预扫描中获取的投影数据,以便进行实时重建处理。实时重建的图像(层析图像)被立即显示出来。图像技术人员直观地检查图像上的相关区域的对比剂浓度(染色程度)。在判断相关的区域的对比剂浓度达到预先确定的浓度时,图像技术人员按下主扫描的触发按钮。当触发按钮被按下时,预扫描停止,主扫描的准备(设置)开始。主扫描的准备工作包括将伏辊(couch)移动到预先确定的扫描范围,将伏辊加速到预先确定的速度,将旋转框加速到预先确定的扫描速度,将灯丝加热等等。一旦主扫描的准备工作结束之后,主扫描开始。有人开发了一种名为团块跟踪(bolus tracking)方法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图像技术人员按下触发按钮的操作是自动的。在团块跟踪方法中,从通过预扫描获得的图像中提取相关区域的CT值或平均值,并与一阈值进行比较。当相关区域的CT值或平均值超过该阈值时,预扫描停止,主扫描的准备工作开始。在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中,通过与心电图描记波同步执行扫描在特定时间相位获取一个或一系列图像的ECG门扫描(gatedscan)方案是已知的。根据此方案,为了减少由于心脏的移动而产生的运动人为因素,X射线管旋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扫描速度)与心动周期相比要足够短。为了通过将运动人为因素减少到一定的程度以保持高诊断值,扫描速度需要足够短,例如,500毫秒。实现0.2秒的扫描速度的条件并非易事。作为在其扫描速度是1或0.5秒的比较流行的装置中减少运动人为因素的技术,开发了一种名为ECG门重建(段扫描(segmentscan))的技术。在这种段扫描中,与获取投影数据同时获取心电图数据。根据心电图数据,从每一心动周期中的投影数据集中提取特定心脏时间相位上居中的部分时段中的数据(段)。从多个心动周期中提取的多段彼此连接以准备图像重建所需要的360°投影数据。在段扫描中,要获取的段数常常是预先设置的。随着段的时间宽度降低,需要获取的段数增大,图像的时间分辨率增大。即,不同的心脏时间相位中的图像数量增大。与此不同的是,随着段的时间宽度增大,需要获取的段数减少,图像的时间分辨率降低。如果获取的段数不能达到预先确定的数量,则不能获取具有预先确定的时间分辨率的图像。为了获取具有预定的时间分辨率的图像,至少需要获得对应于心率的投影数据,该心率对应于预先确定的段数。段扫描易于受到动作运动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此扫描是在病人屏住呼吸时执行的。病人可以屏住呼吸的时间长度是有限的。在段扫描中,必须在有限的屏住呼吸的时段内获取所需要的对应于心率的投影数据。因此,在段扫描中,必须预先测量要检查的对象的心率,并且必须根据心率调整扫描速度,即,X射线管旋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如上文所述,在团块跟踪方法中,预扫描是在主扫描之前执行的。当对主扫描应用段扫描方案时,设置扫描速度时刻和主扫描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变长。因此,主扫描中的心率可能会相对于设置扫描速度时的心率大大地改变。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主扫描中的扫描速度相对于实际心率是不适当的。在对比剂检查中此问题变得比较显著。这是因为,心率常常由于注射对比剂而大大地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允许针对要检查的对象的生理现象的变化通过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以团块跟踪方法为主扫描重新设置扫描条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该装置通过使用比较弱的X射线执行预扫描以获取被注入了对比剂的对象的数据,并且在预扫描之后通过使用比较强的X射线执行主扫描以获取对象的数据,该装置包括判断单元,该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在开始注射对比剂或预扫描与预扫描结束之间的时段内测量的对象的生理现象的数据,判断是否有必要重新设置主扫描的扫描条件,该条件最初是根据在注射对比剂之前测量的对象的生理现象的数据设置的;扫描条件设置单元,该单元被配置为当判断装置判断有必要重新设置扫描条件时,将主扫描的扫描条件从最初设置的扫描条件重新设置为对应于在开始注射对比剂或预扫描与预扫描结束之间的时段内测量的对象的生理现象的数据的扫描条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该装置通过使用比较弱的X射线执行预扫描以获取被注入了对比剂的对象的数据,并在预扫描之后通过使用比较强的X射线执行主扫描以获取对象的数据,该装置包括一扫描条件设置单元,该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在开始注射对比剂或预扫描与预扫描结束之间的时段内测量的对象的生理现象的数据设置主扫描的扫描条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该装置通过使用比较弱的X射线执行预扫描以获取被注入了对比剂的对象的数据,并在预扫描之后通过使用比较强的X射线执行主扫描以获取对象的数据,该装置包括一显示单元,该单元被配置为以时间图和数值显示对象的生理现象的数据,并且还显示有关主扫描的扫描条件的输入区域;一输入单元,该单元被配置为在输入区域输入用于主扫描的扫描条件;以及一扫描条件设置单元,该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在开始注入对比剂或预扫描与预扫描的结束之间的时段内输入的扫描条件来设置主扫描的扫描条件。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标和优点将在后面的描述中得到阐明,并部分地从描述中得到明确,或者可以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践加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优点可以通过下文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取。本说明书中所包括的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组成部分的附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目前优选的实施例,并与上文提供的一般描述和下面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显示图1中的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表(心率/螺距/扫描速度)的示例的视图;图3是显示此实施例中的团块跟踪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图4是图3中的团块跟踪方法的时间图;图5是补充说明图3中的步骤S6和S7的视图;图6是补充说明图3中的步骤S6、S10和S11的视图;图7是显示当此实施例中的最初设置的主扫描条件被保留时显示窗口的示例的视图;图8是显示当此实施例中的主扫描条件被重新设置时显示窗口的示例的视图; 图9是显示根据此实施例的第一修改的团块跟踪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0是显示根据此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的团块跟踪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1是显示根据此实施例的第三修改的团块跟踪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图12是显示此实施例的第三修改中的显示窗口的示例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的多个视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注意,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的装置,例如,旋转/旋转类型的装置,在这种装置中,X射线管和X射线探测器一起围绕要检查的对象旋转;静止/旋转类型的装置,在这种装置中,许多检测元件是以环的形式排列的,并且只有X射线管围绕要检查的对象旋转。本专利技术可以适用于任一种类型。在本例中,将以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装置,该装置通过使用比较弱的X射线执行预扫描以获取被注入了对比剂的对象的数据,并在预扫描之后通过使用比较强的X射线执行主扫描以获取该对象的数据,该装置包括: 一判断单元,该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在开始注射对比剂或预扫描与预扫描结束之间的时段内测量的对象的生理现象的数据,判断是否有必要重新设置主扫描的扫描条件,该条件最初是根据在注射对比剂之前测量的对象的生理现象的数据设置的;以及 一扫描条件设置单元,该单元被配置为当判断单元判断有必要重新设置扫描条件时,将主扫描的扫描条件从最初设置的扫描条件重新设置为对应于在开始注射对比剂或预扫描与预扫描结束之间的时段内测量的对象的生理现象的数据的扫描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嵜真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