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锌与铜白烟尘混合浸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216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锌与铜白烟尘混合浸出的方法。所述氧化锌与铜白烟尘混合浸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锌与铜白烟尘混合后加酸浸液进行中性浸出,得到中浸液和中浸渣;(2)向中浸液加入铁粉,进行沉铜脱氯,过滤得到铜渣和沉铜脱氯后液;向中浸渣加废电解液、硫酸进行酸性浸出,得到酸浸渣和酸浸液;(3)在沉铜脱氯后液通入氧气进行氧压沉铁除砷,得到砷酸铁渣和沉铁除砷后液;沉铁除砷后液送除铁净化、电解、熔铸生产电锌;砷酸铁渣送火法固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处理低铜的白烟尘量高达50%。锌浸出率可达98%以上,铜浸出率可达95%以上,除砷效果可达99%。除砷效果可达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锌与铜白烟尘混合浸出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湿法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锌与铜白烟尘混合浸出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铜火法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含砷较高的铜白烟尘,一般含铜5~18%,含砷9~18%,含铜小于8%可以称为低铜白烟尘,反之为高铜白烟尘。对于铜白烟尘中砷要求从铜冶炼系统开路外排,这样才能保证系统正常生产,目前大都采用湿法处理铜白烟尘以开路外排砷,即将铜白烟尘进行酸性浸出,铜转变为硫酸铜溶液,加入硫化砷渣沉铜形成硫化铜渣,再向含砷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烟气进行砷还原,通过结晶产出白砷产品。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铜与砷的分离,但在沉铜及砷还原过程中产出大量硫酸,多余的硫酸需中和处理又产出大量中和渣待处理,而且白砷产品销售市场有限,大都需建仓库长期储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锌与铜白烟尘混合浸出的方法,可以将铜砷分离并使砷固化渣中外排,解决了铜砷分离及固砷无害化的技术难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氧化锌与铜白烟尘混合浸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氧化锌与铜白烟尘混合后加酸浸液进行中性浸出,得到中浸液和中浸渣;
[0007](2)向中浸液加入铁粉,进行沉铜脱氯,过滤得到铜渣和沉铜脱氯后液;
[0008]向中浸渣加废电解液、硫酸进行酸性浸出,得到酸浸渣和酸浸液;
[0009](3)在沉铜脱氯后液通入氧气进行氧压沉铁除砷,得到砷酸铁渣和沉铁除砷后液;
[0010]沉铁除砷后液送除铁净化、电解、熔铸生产电锌;砷酸铁渣送火法固化处理。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氧化锌+低铜白烟尘混合浸出采用中性浸出而非氧压浸出的原因是,氧化锌的含锌物相为ZnO,若采用氧压浸出,一方面能耗高,且其浸出率也增加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铜白烟尘中的铁低、砷高,氧压浸出液中的铁浓度也不足以完全沉砷。
[0012]优选的,所述酸浸液的酸浓度为80~100g/L H2SO4。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中性浸出、酸性浸出和氧压浸出联合处理氧化锌和低铜白烟尘。利用酸性浸出中浸渣后得到的酸浸液为中性浸出的浸出剂,其始酸浓度为80~100g/L硫酸。这部分硫酸量足以满足氧化锌和低铜白烟尘中的Zn、Cu、Fe、As浸出到溶液中。
[0014]但如果酸浸液的始酸浓度过低,则浸出剂过少,使得中浸渣中的有价金属过多,再进行酸性浸出后,酸浸渣中有价金属含量会较高,即降低了金属回收率。
[0015]如果始酸浓度过高,则浸出剂过量,会使得中浸液中的酸度增高,那么进行沉铜脱氯工序时会加大铁粉的消耗。
[0016]优选的,控制中性浸出终点的pH为1.0~1.5。
[0017]若pH小于1,则此时中浸液含酸较高,那么进行沉铜脱氯工序时会加大铁粉的消
耗。
[0018]若pH大于1.5,则中浸液中的铁会存在沉铁可能,这不利于后续沉铁除砷工序。
[0019]优选的,中性浸出过程中控制温度60~70℃,时间1~2h。
[0020]温度过低,时间过短,Cu、Zn浸出率低,温度过高,浸出效果也得不到更多的提升,反而耗能过多。
[0021]优选的,所述氧化锌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主要成分:Zn 45~65%,Fe 0~3%,As 0.05~0.8%,Pb1~15%。
[0022]优选的,所述铜白烟尘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主要成分:Cu 1.5~8%,Zn 2~15%,As 4.5~20%,Fe 1~5%,Pb 5~20%。
[0023]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氧化锌与铜白烟尘的质量比为1:(20%

50%)。
[0024]白烟尘的配入量来讲,配入量少,一方面能处理的铜白烟尘的量少,另一方面,中浸液中的沉砷的铁源较少,再经过铁粉沉铜除氯工序后,进入溶液的铁含量仍然较低,因此无法完全使溶液中的As均生成砷酸铁而除去。若配入量过大,则进入中浸溶液的砷含量、铜含量高,为了沉铜,需要配入的铁粉增多,其进入量超过了除砷所需的铁量,因此,在沉铁除砷工序,仅能使砷去除,但沉铁除砷后液中铁含量仍然较高,给后续除铁带来较大除铁负荷。
[0025]此外,配入白烟尘也会降低氧化锌品位,进而减少浸出液中锌浓度,因此白烟尘不宜加入过多,避免造成原锌系统中含锌浓度的降低。
[0026]白烟尘的最高配入约50%,主要根据氧化锌和铜白烟尘中带入的Cu、As含量,利用铁粉置换除铜引入的铁,以及中浸液浸出的铁与白烟尘的As结合生成砷酸铁。
[0027]优选的,步骤(2)中,铁粉的加入量与中浸液中Cu含量有关,加入量为Cu含量(质量)的1.5~5倍。
[0028]优选的,步骤(2)中,加入铁粉除铜脱氯的条件为pH 1.0~1.5,温度70~80℃,反应时间3~4h。
[0029]步骤(2)的目的是通过添加除铜剂即铁粉以深度除去浸出液中的Cu、Cl含量。
[0030]中性浸出过程中氧化锌和铜白烟尘中Cu、As、Zn、Fe进入溶液,此时中浸液中的Fe为Fe
2+
,因此As与Fe是不能生成砷酸铁沉淀。随后中浸液加入铁粉进行沉铜脱氯工序,此过程主要发生反应(3)和反应(4)得到铜渣返回铜火法冶炼系统。沉铜脱氯后液中含有大量的Fe
2+
,以及As。由于Fe粉在沉铜脱氯过程还会与酸进行反应,因此需要控制中浸液的pH值范围,确保中浸液pH 1.0~1.5,从而使得直接与酸反应的Fe粉消耗量极低。而后,控制溶液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即可脱除溶液中的铜和氯。
[0031]中浸液的pH小于1则铁粉与酸反应的消耗量太大,导致铁粉的加入量过大,溶液中铁含量大于除砷所需的铁,沉铁除砷后液还需进一步除铁处理,pH大于1.5,会降低中浸液中铁的含量,影响后续除砷的效果。
[0032]温度,时间控制的过低则脱除效果不好,过高则能耗高,脱除效果增加不明显。
[0033]优选的,步骤(2)中,酸性浸出过程中控制始酸浓度为220~240g/L H2SO4。
[0034]始酸浓度过低,则浸出剂不足以将中浸渣中绝大部分的Zn、Cu浸出。
[0035]始酸浓度过高,则造成酸耗加大,进而使得酸浸液中的终酸浓度过高,进而返回中性浸出后,使得此工序的始酸过高,进而无法满足中性浸出终点pH值的控制要求,造成中浸
液终酸浓度过高,进而铁粉消耗量增加。
[0036]优选的,步骤(2)中,酸性浸出过程中控制终酸浓度为80~100g/L H2SO4。
[0037]此步骤为控制终酸浓度,也就是控制酸浸液的酸浓度。酸浸液是作为中性浸出用的浸出剂,因此,该终酸浓度,实际为中性浸出的始酸浓度,其浓度控制的高与低带来的影响,与步骤(1)中性浸出始酸的控制原因相同。
[0038]优选的,步骤(2)中,酸性浸出过程中控制温度80~90℃,时间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锌与铜白烟尘混合浸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锌与铜白烟尘混合后加酸浸液进行中性浸出,得到中浸液和中浸渣;(2)向中浸液加入铁粉,进行沉铜脱氯,过滤得到铜渣和沉铜脱氯后液;向中浸渣加废电解液、硫酸进行酸性浸出,得到酸浸渣和酸浸液;(3)在沉铜脱氯后液通入氧气进行氧压沉铁除砷,得到砷酸铁渣和沉铁除砷后液;沉铁除砷后液送除铁净化、电解、熔铸生产电锌;砷酸铁渣送火法固化处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浸液的酸浓度为80~100g/L H2SO4。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中性浸出终点的pH 为1.0~1.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主要成分:Zn 45~65%,Fe 0~3%,As 0.05~0.8%,Pb1~15%;优选的,所述铜白烟尘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主要成分:Cu 1.5~8%,Zn 2~15%,As 4.5~20%,Fe 1~5%,Pb 5~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荣和王恒辉刘自亮谢冰骆建伟蒋叶包洪光龙佳驹何醒民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