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分动器的差速控制方法、装置和全时分动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179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时分动器的差速控制方法、装置和全时分动器。涉及分动器领域,该全时分动器的差速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对当前车辆内的差速器的接合状态进行调整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将差速器调整为目标状态;响应于控制指令,获取当前车辆内的地形传感器对当前车辆所在当前路面的地形检测结果;在地形检测结果指示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与目标状态并不匹配的情况下,提示差速器的调整操作为误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差速器控制的误操作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时分动器的差速控制方法、装置和全时分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动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时分动器的差速控制方法、装置和全时分动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时分动器在越野车上使用十分广泛,通常布置在变速器后方,可有效将动力分配给前、后驱动桥,使车辆具有良好的高速越野通过性。
[0003]全时分动器内部差速结构通常采用锥齿轮或行星排,前者实现前后轴等扭矩传动,后者实现前后轴不等扭矩传动,差速机构中的差速锁通常采用滑移齿套机械锁止,或采用离合器限滑,其锁止功能适用于强越野及冬季条件,如积雪、沙地或泥地等松软路面,但该锁止功能不适用于干燥铺装路面,会产生过大的噪音,增加轮胎磨损并可能损坏传动系统。
[0004]目前带有差速器的全时分动器,执行锁止功能的通常是平移拨叉带动齿套换挡,结构形式单一且需通过蜗杆蜗轮并带有斜槽的换挡鼓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拨叉轴向运动,工作效率较低,操作精确度较低。差速器的锁止和解锁纯靠驾驶员凭经验进行手动操作,易出现误锁、误解锁,以及操作不及时的情况。
[0005]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时分动器的差速控制方法、装置和全时分动器,以至少解决差速器控制的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时分动器的差速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对当前车辆内的差速器的接合状态进行调整的控制指令,其中,上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将上述差速器调整为目标状态;响应于上述控制指令,获取上述当前车辆内的地形传感器对上述当前车辆所在当前路面的地形检测结果;在上述地形检测结果指示上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与上述目标状态并不匹配的情况下,提示上述差速器的调整操作为误操作。
[0008]可选地,在上述获取上述当前车辆内的地形传感器对上述当前车辆所在当前路面的地形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在上述地形检测结果指示上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处于非目标类型状态,且上述目标状态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与上述目标状态并不匹配;在上述地形检测结果指示上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处于目标类型状态,且上述目标状态为锁止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与上述目标状态并不匹配。
[0009]可选地,在上述获取上述当前车辆内的地形传感器对上述当前车辆所在当前路面的地形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在上述地形检测结果指示上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与上述目标状态匹配的情况下,调整上述差速器的锁止结构,以将上述差速器调整为上述目标状态。
[0010]可选地,上述锁止结构包括:上述当前车辆内的电机带动移动的拔插轴上的齿套和主动链轮;调整上述差速器的锁止结构,以将上述差速器调整为上述目标状态包括:在上述目标状态为锁止状态的情况下,控制上述齿套移动到第一位置,其中,在上述第一位置的上述齿套与上述主动链轮为键合状态;在上述目标状态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下,控制上述齿套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在上述第二位置的上述齿套与上述主动链轮为分离状态。
[0011]可选地,在调整上述差速器的锁止结构,以将上述差速器调整为上述目标状态之后,还包括:获取电机转角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传感数据,其中,上述电机转角传感器检测上述电机的转动角度;在上述第一传感数据指示上述电机未转动至目标角度的情况下,提示上述电机故障。
[0012]可选地,在调整上述差速器的锁止结构,以将上述差速器调整为上述目标状态之后,还包括:在上述第一传感数据指示上述电机转动至目标角度的情况下,获取拔叉轴转角传感器检测的第二传感数据,其中,上述拔叉轴转角传感器检测与上述齿套连接的拔叉轴的转动角度;在上述第二传感数据指示上述拔叉轴转动至目标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差速器调整为上述目标状态,并提示上述差速器调整成功;在上述第二传感器数据指示上述拔叉轴未转动至上述目标位置的情况下,提示上述差速器调整失败。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全时分动器的差速控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当前车辆内的差速器的接合状态进行调整的控制指令,其中,上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将上述差速器调整为目标状态;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上述控制指令,获取上述当前车辆内的地形传感器对上述当前车辆所在当前路面的地形检测结果;提示单元,用于在上述地形检测结果指示上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与上述目标状态并不匹配的情况下,提示上述差速器的调整操作为误操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全时分动器,包括输入轴3、差速器4、操纵机构10和电机12,上述差速器4接收输入轴3传入的动力,上述电机12中设置有电机转角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述电机12输出轴的转动角度,上述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上述操纵机构10,上述操纵机构10包括拔叉轴1002、拨叉1004和齿套1006,上述拔叉轴1002上端安装有拔叉轴转角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述拔叉1004的转动位置;上述拔叉1004连接上述齿套1006,上述齿套1006滑动套设在输入轴3上,上述齿套1006的花键齿与主动链轮701的花键槽配合设置以构成上述差速器4的锁止结构,通过电机12带动上述齿套1006与上述主动链轮701键合,实现将上述差速器4调整为锁止状态,通过上述电机12带动上述齿套1006与上述主动链轮701分离,实现将上述差速器4调整为解锁状态。
[0015]可选地,上述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蜗杆总成13,上述蜗杆总成13包括蜗杆1301,上述操纵机构10还包括齿扇1001、销1003、和扭簧1005;上述齿扇1001与上述蜗杆1301啮合,上述齿扇1001可转动的套设在上述拔叉轴1002上,上述拨叉1004通过上述销1003与上述拨叉轴1002固连,上述齿扇1001通过上述扭簧1005与上述拨叉1004连接。
[0016]可选地,上述扭簧1005为双向回位扭簧,上述扭簧1005的扭簧作用支腿1005a和上述齿扇1001的齿扇扭簧作用面1001a处于接触压紧状态,上述扭簧作用支腿1005a与上述拔叉1004的拔叉扭簧作用面1004a碰触;上述拨叉1004的叉脚孔内过盈安装有圆柱销1007,上述圆柱销1007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叉脚1008,通过圆柱销1007和上述叉脚1008将上述齿套1006与上述拔叉1004连接。
[001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接收对当前车辆内的差速器的接合状态进行调整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将差速器调整为目标状态;响应于控制指令,获取当前车辆内的地形传感器对当前车辆所在当前路面的地形检测结果;在地形检测结果指示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与目标状态并不匹配的情况下,提示差速器的调整操作为误操作的方式,通过在对车辆内的差速器的结合状态进行调整控制时获取地形传感器对当前路面的地形检测结果,在地形检测结果和差速器要调整的目标状态不匹配时,提示差速器的调整操作为误操作,达到了在差速器调整时,结合地形检测结果判断调整指令是否正确,并在判断调整指令与地形并不匹配时,提醒操作为误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时分动器的差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对当前车辆内的差速器的接合状态进行调整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差速器调整为目标状态;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获取所述当前车辆内的地形传感器对所述当前车辆所在当前路面的地形检测结果;在所述地形检测结果指示所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与所述目标状态并不匹配的情况下,提示所述差速器的调整操作为误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当前车辆内的地形传感器对所述当前车辆所在当前路面的地形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地形检测结果指示所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处于非目标类型状态,且所述目标状态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与所述目标状态并不匹配;在所述地形检测结果指示所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处于目标类型状态,且所述目标状态为锁止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与所述目标状态并不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当前车辆内的地形传感器对所述当前车辆所在当前路面的地形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地形检测结果指示所述当前路面的路况状态与所述目标状态匹配的情况下,调整所述差速器的锁止结构,以将所述差速器调整为所述目标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包括:所述当前车辆内的电机带动移动的拔插轴上的齿套和主动链轮;调整所述差速器的锁止结构,以将所述差速器调整为所述目标状态包括:在所述目标状态为锁止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齿套移动到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齿套与所述主动链轮为键合状态;在所述目标状态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齿套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齿套与所述主动链轮为分离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整所述差速器的锁止结构,以将所述差速器调整为所述目标状态之后,还包括:获取电机转角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传感数据,其中,所述电机转角传感器检测所述电机的转动角度;在所述第一传感数据指示所述电机未转动至目标角度的情况下,提示所述电机故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整所述差速器的锁止结构,以将所述差速器调整为所述目标状态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传感数据指示所述电机转动至目标角度的情况下,获取拔叉轴转角传感器检测的第二传感数据,其中,所述拔叉轴转角传感器检测与所述齿套连接的拔叉轴的转动角度;在所述第二传感数据指示所述拔叉轴转动至目标位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差速器调整为所述目标状态,并提示所述差速器调整成功;在所述第二传感器数据指示所述拔叉轴未转动至所述目标位置的情况下,提示所述差速器调整失败。7.一种全时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秀超徐占王志明付超刘彦超李伯洋柯志宏杨永刚屠有余张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