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3-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151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手性化合物(chiral compounds)是指分子量、分子结构相同,但左右排列相反的化合物,如实物与其镜中的映体。化合物的世界里,“手性分子”和它的镜像分子并不完全一模一样,这种不同可能会导致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例如,镇静药物沙利度胺这种药物,可以减轻孕妇的妊娠反应,但也会导致畸形胎儿的产生;这是因为这种药物有一对称为“R体”和“S体”的手性镜像分子,R体具有镇静作用,而S体是一种强力致畸剂。
[0003]如果能够让分子在合成时,只产生我们想要的手性分子,即单一构型手性化合物,则可避免手性分子镜像化合物产生的副作用。获取单一手性化合物的方法有很多,不对称催化是最直接且效率最高的方法之一,现有技术也针对不同反应类型开发出了很多催化体系。
[0004]手性烯醇醚结构广泛存在于许多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分子中,此外,手性烯醇醚类化合物也可作为反应中间体参与目标分子的构建从而引入手性单元。目前,对映体纯的烯醇醚化合物主要是由醚和单一对映体的醇反应制得,原料昂贵且反应不具有原子经济性。
[0005]由于1,3

环二酮可以非常容易地异构成烯醇式,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氧杂原子亲核试剂直接合成烯醇醚类化合物,具有原子经济性好的特点。然而在实际合成过程中,C2

位置通常是第一个反应位点,而1,3

环二酮的氧原子作为第一个亲核进攻位点的反应方法受到限制。
[0006]申请人之前提出了一种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1

不对称供体受体环丙烷以及它们的合成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471542.X,该方法以1,3

环二酮的氧原子选择性的作为亲核位点亲核进攻1

对称供体受体环丙烷反应,得到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3;化合物3通过分子内转换得到一种新型的1

不对称供体受体环丙烷5;该专利技术通过两步简单的反应去对称化1

对称供体受体环丙烷高效的得到了1

不对称供体受体环丙烷5。但是该方法仅给出了此一大类化合物的合成方式,是消旋的化合物,需要进一步通过手性拆分等物理方法获得对映体富集的化合物,成本昂贵,步骤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噁唑啉为配体,1,3

环二酮的氧原子选择性地作为亲核位点亲核进攻1

对称供体受体环丙烷进行不对称反应,得到的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可应用于手性新药的研发。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所述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0010][0011]其中,R1为H或甲基;Ar为取代的苯基、未取代的苯基、2

噻吩基或3

(1

叔丁氧羰基)吲哚基;n为0或1。
[001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中,以噁唑啉配体L与三氟甲磺酸铜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用1,3

环二酮化合物与1

对称供体受体环丙烷反应,得到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
[0013]其合成路线如下:
[0014][0015]优选地,所述1,3

环二酮化合物与1

对称供体受体环丙烷的摩尔比为2:1。
[0016]优选地,所述1,3

环二酮化合物与三氟甲磺酸铜的摩尔比为20:1。
[0017]优选地,噁唑啉配体L与三氟甲磺酸铜的摩尔比为1.2:1。
[0018]优选地,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50小时。
[0019]优选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
[0020]优选地,所述噁唑啉配体L为三噁唑啉配体。
[0021]优选地,噁唑啉配体L为下述L1

L4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0023]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以噁唑啉为配体,1,3

环二酮的氧原子首先作为亲核位点亲核进攻1

对称供体受体环丙烷进行不对称反应。它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选择特定的配体,使
反应按照新的过渡态进行,在手性环境下发生,从而使产物获得高对映体过量值,以便更广泛地应用在药物化合物等研究中;其中的噁唑啉配体对获得高对映选择性尤为重要,研究表明,通过调整噁唑啉配合物的手性构型可获得手性构型相反的产物。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是目前为止第一例供体受体环丙烷与1,3

环二酮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同时也是鲜有的选择性的以1,3

环二酮氧原子首先作为亲核试剂生成手性烯醇醚化合物的反应。
[0025]本专利技术的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含有手性烯醇醚结构,此结构存在于许多活性天然分子,是构建复杂手性化合物非常重要的中间模块。它作为一类手性γ

羟基丁酸(GHB)衍生物,可广泛应用于神经活性研究领域。也可作为中间体合成如手性γ

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信息素和抗生素等重要手性化合物。此外,在新药研发中,如果涉及手性药物,则需对每一种对映异构体的药理毒理进行研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可为手性新药研发提供便利。
[0026]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0027]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除非特别说明。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
[0028]图1为实施例1化合物3a的氢谱图;
[0029]图2为实施例1化合物3a的碳谱图;
[0030]图3为实施例1化合物3a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图;
[0031]图4为实施例1化合物3a的消旋对比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R1为H或甲基;Ar为取代的苯基、未取代的苯基、2

噻吩基或3

(1

叔丁氧羰基)吲哚基;n为0或1。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路线如下:其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中,以噁唑啉配体L与三氟甲磺酸铜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用1,3

环二酮化合物与1

对称供体受体环丙烷反应,得到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3

环二酮烯醇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

环二酮化合物与1

对称供体受体环丙烷的摩尔比为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欣陈侣嘉程启航邓惠青蔡虎张千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