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及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135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及制备方法,属于飞行器部件制造领域。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由以下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制成:Si6~9%、Cu0.5~1.2%、Mg0.3~1.5%、Ti0.1~0.35%、Sr0.002~0.006%、B0.01~0.06%、Fe0~0.5%、Zn0~0.5%、Mn0~0.5%、余量为Alto100;所述悬挂装置通过低压铸造后经T6处理;它可以实现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部件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因为力学性能要求高,原有的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都是7075锻造的,锻造方式是:先锻成四方铝块,重约230Kg,而加工后只有10Kg,加工成本很高;因材料去除率大,加工变形也非常大。
[0003]一般都会通过低压铸造来控制装置的制造成本;但是现有的低压铸造技术,如专利号为CN202110123256.1的一种两室低压铸造保温炉及低压铸造方法,以及专利号为CN201610261682.0的低压铸造方法及设备,它们都是仅将低压铸造后的铸件单独取出后再通过热处理来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热处理所使用的热量需要重新获取,对于高温的熔融金属液的热量没有很好地利用,浪费了现有存在的热量,也减慢了铸件加工的所需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及制备方法,它可以实现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利用低压铸造时的熔融金属液热量对铸造完成的铸件进行热处理,降低成本的消耗,缩短加工的所需时间。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总重量百分比的化学元素:Si6~9%、Cu0.5~1.2%、Mg0.3~1.5%、Ti0.1~0.35%、 Sr0.002~0.006%、B0.01~0.06%、Fe0~0.5%、Zn0~0.5%、Mn0~0.5%、余量为 Alto100;所述悬挂装置通过低压铸造后经T6处理。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以下总重量百分比的化学元素:Si6~9%、 Cu0.5~1.2%、Mg0.3~1.5%、Ti0.1~0.35%、Sr0.002~0.006%、B0.01~0.06%、 Fe0.5%、Zn0~.5%、Mn0.5%、余量为Alto100。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铝硅铜合金的熔融金属液通过低压铸造的方式在型腔中铸成初始铸件;
[0009]S2.将经过熔融金属液加热的空气充入模具外周,对模具及初始铸件进行时长10~30min的保温;
[0010]S3.疏散模具外周的热空气,并打开模具对初始铸件进行降温;
[0011]S4.合拢模具,在将经过熔融金属液加热的空气充入模具外周,对模具及冷却后的初始铸件进行时长5~20h的加热保温;
[0012]S5.疏散模具外周的热空气,并打开模具对初始铸件进行降温,直至初始铸件降温至室温,成为完成铸件。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S1至S5中所使用的设备包括熔融炉、模具和保温罩;熔
融炉内设有未满腔的熔融金属液、通液管和与通液管滑动连接的阻尼板;通液管的进液口位于熔融金属液的下层,并与熔融炉内底壁之间留有间隙;熔融炉的补液口115位于熔融金属液的下层,且始终位于阻尼板下侧;熔融炉的进气口始终低于熔融金属液的液面,且始终位于阻尼板上侧;阻尼板套设于通液管外周,并将熔融金属液分隔成上下两个液层,阻尼板开设有连通上下侧的阻尼孔;熔融炉内熔融金属液上侧的腔室为气腔,气腔与保温罩通过气阀连通,气阀是常闭的,气阀开启须气腔内气压达到或超过设定的压力阈值。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通液管的进液口处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始终位于阻尼板下侧,限位板固定地设置于通液管外周,限位板上端固定地设置有封堵杆,封堵杆与阻尼孔位置对应,封堵杆外径与阻尼孔内径一致,封堵杆与阻尼孔轴孔配合时,阻尼板上下侧封闭隔离。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S1步骤中,阻尼板上侧的熔融金属液通过阻尼孔流入阻尼板下侧,以进入通液管中;气阀常闭,气腔内气压升高速度与熔融金属液通过阻尼孔的流速对应匹配,以使阻尼板无向下移动的趋势。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S2步骤中,熔融炉的进气速度大于在S1 步骤中的进气速度;气腔内气压升高速度大于熔融金属液通过阻尼孔的流速,以使阻尼板受到上层熔融金属液的压迫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直至封堵杆与阻尼孔配合密封,此时气腔内气压持续升高,气阀开启。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保温罩包括隔热罩体、耐热气囊和压力传感器;耐热气囊固定地设置于模具外周,以在模具外周形成保温腔室;隔热罩体固定地套设于耐热气囊外,隔热罩体内腔室空间大于耐热气囊的初始体积,以使耐热气囊具有膨胀的空间;压力传感器固定地设置于隔热罩体的内壁,压力传感器处于耐热气囊膨胀方向上,初始状态下耐热气囊的囊壁与压力传感器3之间留有间隙,压力传感器与外设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熔融炉的进气管路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使电磁阀的开合大小受控制器的控制;在压力传感器在接收到压力信号后,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在压力传感器失去压力信号的接收后,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耐热气囊的囊壁上设有气口;气口是常闭的,气口的双向流通的;模具的型芯包括金属芯和砂芯,金属芯是可开启式的,金属芯开启后裸露出初始铸件和砂芯。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的悬挂装置由以下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制成:Si6~9%、Cu0.5~1.2%、 Mg0.3~1.5%、Ti0.1~0.35%、Sr0.002~0.006%、B0.01~0.06%、Fe0~0.5%、 Zn0~0.5%、Mn0~0.5%、余量为Alto100,经低压铸造、T6处理后,本体抗拉强度≥350MPa,本体屈服强度≥300MPa,本体断后延伸率≥5%,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
[0022]本专利技术的悬挂装置通过低压铸造的方式来铸件,使得成本相对现有的铸造方式低很多,且加工周期短;加工后能保证尺寸精度要求,变形小;
[0023]本专利技术在模具内铸成初始铸件后,继续排入空气,空气被熔融金属液加热后进入模具外侧的保温腔室中,对模具和内部的初始铸件进行加热,可以直接进行固溶处理和人工时效,利用了熔融金属液的温度,减少了能源消耗;
[0024]本专利技术在高温空气进入保温腔室中时,阻尼板的阻尼孔被封闭,使得阻尼板上侧
和下侧的液体均无法进入通液管中,避免通液管中的压力过大,导致对初始铸件造成不利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悬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设备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S1步骤时保温炉体内进气方向和液体流动方向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S2步骤时保温炉体内进气方向和液体流动方向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S2步骤时保温腔室的进气方向和膨胀方向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通液管的进液口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总重量百分比的化学元素:Si6~9%、Cu0.5~1.2%、Mg0.3~1.5%、Ti0.1~0.35%、Sr0.002~0.006%、B0.01~0.06%、Fe0~0.5%、Zn0~0.5%、Mn0~0.5%、余量为Alto100;所述悬挂装置通过低压铸造后经T6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总重量百分比的化学元素:Si6~9%、Cu0.5~1.2%、Mg0.3~1.5%、Ti0.1~0.35%、Sr0.002~0.006%、B0.01~0.06%、Fe0.5%、Zn0~.5%、Mn0.5%、余量为Alto100。3.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铝硅铜合金的熔融金属液通过低压铸造的方式在型腔(22)中铸成初始铸件;S2.将经过熔融金属液加热的空气充入模具(2)外周,对模具(2)及初始铸件进行时长10~30min的保温;S3.疏散模具(2)外周的热空气,并打开模具(2)对初始铸件进行降温;S4.合拢模具(2),在将经过熔融金属液加热的空气充入模具(2)外周,对模具(2)及冷却后的初始铸件进行时长5~20h的加热保温;S5.疏散模具(2)外周的热空气,并打开模具(2)对初始铸件进行降温,直至初始铸件降温至室温,成为完成铸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至S5中所使用的设备包括熔融炉(1)、模具(2)和保温罩(3);熔融炉(1)内设有未满腔的熔融金属液、通液管(112)和与通液管(112)滑动连接的阻尼板(113);通液管(112)的进液口位于熔融金属液的下层,并与熔融炉(1)内底壁之间留有间隙;熔融炉(1)的补液口(115)位于熔融金属液的下层,且始终位于阻尼板(113)下侧;熔融炉(1)的进气口始终低于熔融金属液的液面,且始终位于阻尼板(113)上侧;阻尼板(113)套设于通液管(112)外周,并将熔融金属液分隔成上下两个液层,阻尼板(113)开设有连通上下侧的阻尼孔;熔融炉(1)内熔融金属液上侧的腔室为气腔,气腔与保温罩(3)通过气阀(114)连通,气阀(114)是常闭的,气阀(114)开启须气腔内气压达到或超过设定的压力阈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飞机座舱盖悬挂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液管(112)的进液口处设有限位板(1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辉陈超章雪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凯凌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