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Al
‑
Mg
‑
Si
‑
Cu
‑
Sc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Al
‑
Mg
‑
Si
‑
Cu
‑
Sc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机加工性能好、耐腐蚀性强以及力学性能优良等特性,在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备受青睐。尤其在汽车轻量化方面,采用铝合金替代传统钢制零部件可以显著降低整车重量,节省燃料并降低CO2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然而,随着汽车领域的高速发展,各厂商对车用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要求日益增加,传统上常用的低合金Al
‑
Mg
‑
Si
‑
Cu、Al
‑
Mg
‑
Si
‑
Re系铝合金往往难以同时满足高强度、高稳定性的要求,新型车用高性能铝合金亟待开发。 >[0003]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Al
‑
Mg
‑
Si
‑
Cu
‑
Sc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成分组成:Mg:0.5
‑
0.8%;Si:0.5
‑
0.8%;Cu:0.1
‑
0.2%;Sc:0.1
‑
0.2%;不可避免的杂质总和≤0.15%;余量为Al;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氩气或SF6和CO2混合气体的保护下,将纯Al、纯Cu、Al
‑
Si中间合金和Al
‑
Sc中间合金在750
‑
780℃下加热熔化;随后降温至680
‑
700℃加入纯Mg,待合金完全熔化后,依次进行搅拌、精炼、清渣工序,获得熔融合金液;(2)将步骤(1)获得的熔融合金液在700
‑
750℃静置保温20
‑
30min后,浇注到模具中结晶成铸锭或引流到铸轧机两轧辊间隙铸轧成板坯;(3)将步骤(2)获得的铸锭或板坯进行均质化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500
‑
600℃,保温2
‑
10h后获得均质态铸锭或板坯,然后分别进行挤压或轧制获得铝合金型材或薄板;(4)将步骤(3)获得的型材或薄板分别进行固溶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500
‑
600℃,保温时间为5
‑
60min,再进行1
‑
10%的预应变处理,然后再进行时效处理获得高强度、高稳定性Al
‑
Mg
‑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远,张少游,王轩,王珵,莫媛婷,刘旭,张明雪,吴宪,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