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964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了脂质体类膜和干细胞膜两种膜成分的相容性,构建了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所述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包含融合的干细胞膜与脂质体,其中干细胞膜表达有V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递送系统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由软脑膜、脉络丛、脑微血管和星状胶质组织所组成的生物屏障。其分隔了脑组织与循环系统,可有效防止外周循环系统中的细胞、细菌和内毒素等进入脑内,维持脑内稳态。BBB的内皮细胞通过紧密连接相互串联,其紧密连接属于不通透连接,由紧密连接蛋白形成的索状结构将两相邻细胞连接起来,从而封闭细胞间隙。因此。BBB的高选择性和低渗透性也阻碍了疾病发生后向脑部的药物传递,限制了疗效发挥。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是血脑屏障的基础,在脑卒中发生后,由于大量炎症因子的产生和流体剪切力的改变,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和形态发生变化,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打开进而导致血脑屏障完整性被破坏,因此为靶向递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基础。炎症环境下,内皮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被上调,循环系统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可通过黏附分子黏附在受损内皮细胞表面,进而发生变形并浸润至病灶中。因而,此类黏附分子可以作为脑和受损血脑屏障靶向递送系统设计的备选靶标。
[0003]近年来,基于纳米制备技术的纳米递送系统在靶向药物递送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其中脂质体作为商品化程度最高的纳米制剂之一,因其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灵活的修饰能力和较为简易的制备方法而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如公开号为CN11192076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包载分子靶向药物的脂质体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分子靶向药物脂质体由分子靶向药物、脂质体成分如磷脂、胆固醇mPEG

DSPE和/或靶向分子修饰的PEG

DSPE等组成。该专利技术通过主动或被动载药方式将分子靶向药物包载入脂质体内水相或磷脂双分子层制备而成,显著增强分子靶向药物抗肿瘤尤其是抗脑部肿瘤的效果。进一步所述分子靶向药物脂质体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成分和/或稀释剂的组合制成各种剂型,具有潜在临床应用。随着对天然来源生物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可将生物天然功能嫁接至纳米递送系统中。如申请号为ZL201710686283.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干细胞携载治疗基因实现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该专利技术将干细胞作为药物的载体,能够将药物靶向递送至病灶部位,实现靶向递送药物。然而,细胞载体在制备、载药、储存等环节要求较高,且其载药量和载药种类受限,整体成本较高。此外,由于细胞载体仍具有一定活性,在体内循环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递药系统的治疗效果是目前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可提升脂质体递送系统对受损血脑屏障的靶向
性,并改善细胞载药存在的载药量低、药物种类有限的问题,从而提高药物对受损血脑屏障的靶向治疗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所述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包含融合的干细胞膜与脂质体,其中干细胞膜表达有VLA

4分子。
[0007]上述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具备仿生物囊泡结构和磷脂双分子层,具有向受损脑内皮细胞靶向递送药物的作用。上述仿生物囊泡的纳米递送系统充分结合了两种成分的优势:一方面,脂质体具有灵活的载药能力,提高载药量;另一方面,干细胞膜保有向受损内皮细胞靶向的主要功能蛋白VLA

4,赋予整个递送系统具有与干细胞膜类似的受损内皮细胞亲和力。
[0008]优选的,所述纳米递送系统粒径为100~250nm。
[0009]优选的,所述干细胞膜选自间充质干细胞膜和神经干细胞膜的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的,所述磷脂选自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优选的,脂质体与干细胞膜蛋白的质量比例为1:0.1~4。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利用了两种膜成分的相容性将表达有VLA

4分子的干细胞膜与脂质体采用机械共挤出法或超声法使两者融合,得到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
[001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4]1)将磷脂溶于乙醇或氯仿,采用薄膜分散法或逆向蒸发法制备脂质体。
[0015]2)干细胞膜采用反复冻融法并通过离心得到干细胞膜。
[0016]3)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中得到的干细胞膜表面的VLA

4的表达
[0017]4)将步骤1)中得到的脂质体与步骤2)中得到干细胞膜混合,采用机械共挤出法或超声融合法使两者交互融合,得到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薄膜分散法或逆向蒸发法可以采用现有的方法,根据需要携载的药物的亲疏水性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保证载药量。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收集干细胞膜的具体过程:将干细胞放入液氮中30~60s后置于37℃水浴中5min复融,如此反复3次后,转移至玻璃匀浆器于冰上匀浆10~100次。随后,将匀浆液离心(20000
×
g,30min,4℃),弃去沉淀后将上清液再次离心(100000
×
g,30min,4℃)并收集沉淀,即得到干细胞膜。
[0020]优选的,步骤4)所述脂质体与干细胞膜的混合比例为1:0.1~2(磷脂:蛋白,质量比)。干细胞膜的含量会直接影响纳米递送系统的靶向能力,且不同混合比对递药系统的粒径和电位均有一定影响,会间接影响其靶向能力。进一步优选的,脂质体与干细胞膜的混合比例为1:0.5(磷脂:蛋白,质量比)。优选的,步骤4)所述超声法超声功率为60~200W,每工作3s,休息2s,总工作时间为1~6min。超声功率和时长会影响纳米递送系统中两种膜成分的融合程度、粒径大小以及产品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的,超声功率为100W,总工作时间为3min。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在血脑屏障破坏相关疾病药物靶向递送中的应用。由于其具有类似干细胞的炎症趋向特性和受损内皮细胞
靶向能力,因而可以用于实现对血脑屏障破坏相关疾病药物靶向递送,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相应毒副作用。
[0022]优选的,所述血脑屏障破坏相关疾病为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恶行脑胶质瘤、阿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的一种。
[0023]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4](1)本专利技术利用了脂质体类膜和干细胞膜两种膜成分的相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包含融合的干细胞膜与脂质体,其中干细胞膜表达有VLA

4分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细胞膜选自间充质干细胞膜、神经干细胞膜和造血干细胞膜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的粒径为50~3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对受损并高表达VCAM

1分子的脑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靶向能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的组成为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内皮细胞靶向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脂质体与干细胞膜蛋白的质量比例为1:0.1~4。7.一种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脑内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青吴宏辉周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寰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