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耐用型弹簧的高度调整热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29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式耐用型弹簧的高度调整热压工艺,涉及弹簧领域,包括机体与热压柱,所述机体中设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上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之间设置有用于弹簧高度调整的热压机构,所述第二空间左右侧壁分别对称设置有扶持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进行热压后的弹簧高度进行自动检测,从而能及时地检测出热压后的弹簧高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能避免后续再次对弹簧进行测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进行热压时还能保证弹簧的位置不发生偏移,能有效地避免弹簧发生跑位导致弹簧热压质量大大降低,同时也避免了热压使得弹簧的疲劳强度降低使得弹簧的使用寿命降低。降低使得弹簧的使用寿命降低。降低使得弹簧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式耐用型弹簧的高度调整热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弹簧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旋式耐用型弹簧的高度调整热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弹簧的生产加工步骤较多,这也使得弹簧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成品弹簧的自由高或者载荷高超过规定的标准自由高度,这导致成品弹簧的高度以及弹簧模量不符合规定而不能使用,而当量较大时都需要进行热压进行弹簧高度调整;
[0003]目前针对弹簧的热压处理都是用热压机进行压缩调整,使得在热压过程中弹簧底部容易发生跑位偏移,使得弹簧不在同一垂直面上导致弹簧的疲劳强度大大受损,同时在热压后都需要取出弹簧进行高度检测,而各个弹簧在热压前的初始高度仍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增大了工作量,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耐用型弹簧的高度调整热压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耐用型弹簧的高度调整热压工艺,包括机体与热压柱,所述机体中设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上侧设置有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耐用型弹簧的高度调整热压工艺,包括机体(10),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0)与热压柱(24),所述机体(10)中设有第一空间(12),所述第一空间(12)上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空间(18),所述第二空间(18)与所述第一空间(12)之间设置有热压机构,所述第二空间(18)左右侧壁分别对称设置有扶持滑槽(21),每个所述扶持滑槽(21)中分别设置有扶持机构,所述热压机构包括上下滑动连接安装在所述第一空间(12)上侧壁的T形套柱(16),所述T形套柱(16)向上延伸贯穿进入所述第二空间(18),所述第一空间(12)后侧壁设置有开口向前的限位滑槽(13),所述T形套柱(16)下端部分与所述限位滑槽(13)滑动连接,所述T形套柱(16)下端面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受力滑槽(15),所述受力滑槽(15)上侧设置有控制腔(27),所述控制腔(27)上侧设置有充气腔(32),所述充气腔(32)中设置有用于弹簧热压后残渣清理的喷气组件,所述受力滑槽(15)与所述控制腔(27)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控所述充气腔(32)排气速度的控制组件,所述充气腔(32)上侧设置有两个检测空间(38),两个所述检测空间(38)关于所述T形套柱(16)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检测空间(38)中分别设置有检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耐用型弹簧的高度调整热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受力滑槽(15)中的受力滑板(14),所述受力滑板(14)下端面与所述限位滑槽(13)下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受力滑槽(15)上侧壁上下滑动连接有贯穿滑柱(25),所述贯穿滑柱(25)向上延伸贯穿所述控制腔(27)进入所述充气腔(32),所述贯穿滑柱(25)上固定套设有控制挡块(30),所述控制挡块(30)上端面与所述控制腔(27)上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控制腔(27)左右侧壁分别连通有卡块滑槽(29),两个所述卡块滑槽(29)关于所述贯穿滑柱(25)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卡块滑槽(29)中分别滑动连接有控制卡块(28),每个所述控制卡块(28)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卡块滑槽(29)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控制卡块(28)上端面均与所述控制挡块(30)下端面抵接,所述控制腔(27)下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控制滑块(26),两个所述控制滑块(26)关于所述贯穿滑柱(25)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控制滑块(26)分别贯穿进入所述受力滑槽(15),每个所述控制滑块(26)底部挡块分别与所述受力滑槽(15)上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式耐用型弹簧的高度调整热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气腔(32)左右侧壁的弹性膨胀块(33),两个所述弹性膨胀块(33)关于所述充气腔(32)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弹性膨胀块(33)靠近所述充气腔(32)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固设有弧形挡板(34),两个所述弧形挡板(34)均与所述控制挡块(30)之间连接有钢丝绳索,所述充气腔(32)上侧壁连通有第一流道(37),所述第一流道(37)与所述充气腔(32)连通口处固设有密封环(36),所述第一流道(37)前后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喷气空间(49),每个所述喷气空间(49)下侧均与所述充气腔(32)上侧壁连通,所述贯穿滑柱(25)前后端面分别对称固设有控制固定板(47),每个所述控制固定板(47)上端面分别固设有限气块(48),每个所述限气块(48)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喷气空间(49)滑动连接,每个所述喷气空间(49)远离所述第一流道(37)中心线方向侧壁分别等距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伟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金马特种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