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79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包括悬置、过渡支架以及副车架,过渡支架位于悬置与副车架之间,通过三点固定结构连接,将悬置、过渡支架、副车架连接到一起,悬置不仅与副车架相连,也连接了车身,增加了悬置下壳体连接件刚度;同时通过悬置下壳体伸出的固定点与过渡支架相连,也强化了悬置下壳体振动模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拥有设计简单、重量低、支架外形灵活等优点,同时简化了悬置及副车架设计并降低了零件重量。零件重量。零件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悬置是连接发动机与车身或副车架的减振结构,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撑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悬置模态的加强有助于车内噪声品质的控制,因此提高悬置模态是悬置设计时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以往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加强与悬置连接的副车架刚度,会带来副车架重量增加或模具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二是调整悬置结构,使悬置设计复杂,设计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通过一种支架采用特定的连接结构,实现强化悬置模态,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包括悬置1、过渡支架2以及副车架3,
[0006]所述悬置1顶端设置有第一安装点11,通过螺栓与发动机连接;所述悬置1下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板12,螺栓穿过所述连接板12上开设的两个第一螺纹孔13、所述过渡支架2上开设的两个第二螺纹孔21以及所述副车架3上开设的两个第三螺纹孔31将三者连接;所述悬置1下壳体上还设置有固定点14,通过螺栓与所述过渡支架2上开设的第四螺纹孔22固定连接;
[0007]所述过渡支架2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点23,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12为椭圆形板,通过其中心开设的通孔卡接在所述悬置1下壳体上,所述连接板12的两个窄端向下凸起形成连接耳板15,所述第一螺纹孔13设置在所述连接耳板15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支架2包括底板24,所述底板24为中心开设有供所述悬置1通过的大孔25的椭圆形板,其两窄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板15对应的凹槽26,所述第二螺纹孔21设置在所述凹槽26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24的一宽端表面上设置有向上的凸台27,所述第四螺纹孔22设置在所述凸台27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24的一侧边向上延伸形成立板28,其高度高于所述凸台27;所述第二安装点23设置在所述立板28顶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副车架3与所述过渡支架2的连接面32为与所述底板24形状对应的椭圆形接触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采用过渡支架,位于悬置与副
车架之间,通过特定连接结构,将悬置、过渡支架、副车架连接到一起,悬置不仅与副车架相连,也连接了车身,增加了悬置下壳体连接件刚度;同时通过悬置下壳体伸出的固定点与过渡支架相连,也强化了悬置下壳体振动模态。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拥有设计简单、重量低、支架外形灵活等优点,同时简化了悬置及副车架设计并降低了零件重量。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装配示意图;
[0018]图2是悬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过渡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副车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连接形式示意图;
[0022]上述图中:1.悬置、11.第一安装点、12.连接板、13.第一螺纹孔、14.固定点、15.连接耳板、2.过渡支架、21.第二螺纹孔、22.第四螺纹孔、23.第二安装点、24.底板、25.大孔、26.凹槽、27.凸台、28.立板、3.副车架、31.第三螺纹孔、32.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包括悬置1、过渡支架2以及副车架3;
[0025]参阅图2,所述悬置1顶端设置有第一安装点11,用于通过螺栓与发动机连接;所述悬置1下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为椭圆形板,通过其中心开设的通孔卡接在所述悬置1下壳体上,所述连接板12的两个窄端向下凸起形成连接耳板15,所述连接耳板15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3;所述悬置1下壳体上还设置有固定点14,所述固定点14为耳孔结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3;
[0026]参阅图3,所述过渡支架2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点23,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所述过渡支架2包括底板24,所述底板24为中心开设有供所述悬置1通过的大孔25的椭圆形板,其两窄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板15对应的凹槽26,所述凹槽26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1;所述底板24的一宽端表面上设置有向上的凸台27,所述凸台27上设置有第四螺纹孔22;所述底板24的一侧边向上延伸形成立板28,其高度高于所述凸台27;所述立板28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点23;
[0027]参阅图4,所述副车架3与所述过渡支架2的连接面32为与所述底板24形状对应的椭圆形接触面,其两窄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螺纹孔31;
[0028]参阅图5,悬置装配过程中,先用螺栓穿过所述连接板12上开设的两个第一螺纹孔13、所述过渡支架2上开设的两个第二螺纹孔21以及所述副车架3上开设的两个第三螺纹孔
31将三者连接;再通过螺栓将所述过渡支架2上的第四螺纹孔22与固定点14固定连接,如此,所述悬置1通过三点固定结构与所述过渡支架2连接,强化了所述悬置1下壳体振动模态;再使用螺栓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点23将所述过渡支架2连接到车身上,实现了所述悬置1不仅与所述副车架3相连,也连接了车身,增加了所述悬置1下壳体连接件刚度。
[002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包括悬置(1)、过渡支架(2)以及副车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1)顶端设置有第一安装点(11),通过螺栓与发动机连接;所述悬置(1)下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板(12),螺栓穿过所述连接板(12)上开设的两个第一螺纹孔(13)、所述过渡支架(2)上开设的两个第二螺纹孔(21)以及所述副车架(3)上开设的两个第三螺纹孔(31)将三者连接;所述悬置(1)下壳体上还设置有固定点(14),通过螺栓与所述过渡支架(2)上开设的第四螺纹孔(22)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2)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点(23),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为椭圆形板,通过其中心开设的通孔卡接在所述悬置(1)下壳体上,所述连接板(12)的两个窄端向下凸起形成连接耳板(15),所述第一螺纹孔(13)设置在所述连接耳板(15)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云龙雷丽明谷野林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