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取完整类器官组织的辅助装置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491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获取完整类器官组织的辅助装置及其应用,辅助装置包括培养托,用于承托类器官培养物;固定支架,用于承托所述培养托,所述培养托和固定支架可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些实例的辅助装置,在进行类器官的培养时,预先在细胞培养板孔中放入该装置,混合类器官的基质胶滴置于该装置上培养,形成固态凝胶,不会对类器官的日常培养、观察产生影响,同时该辅助装置本身厚度极薄,不会增加类器官培养基的用量,不会提高培养成本;可以将混合类器官的基质胶滴完整的从细胞培养板孔中取出,可获得完整的类器官组织,方便后续制备石蜡切片等。等。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获取完整类器官组织的辅助装置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获取完整类器官组织的辅助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类器官是一种具有干细胞潜能的细胞进行体外三维培养后形成的细胞团,并表现出与来源组织相似的结构、功能以及转录组特征。类器官不仅能够在体外长期传代培养,而且能够稳定的维持其原有表型和遗传学特性,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研究需要,不同来源或者不同条件处理后的类器官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表型,除了从光学显微镜下获取其形态差异之外,对其进行形态学,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检测可以获取更佳丰富的表型特征甚至蛋白水平表达变化。但是,类器官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和组织大小,并不适用于传统的组织病理学实验条件,因此建立和优化类器官专有的病理学操作步骤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传统的组织病理学检测首先是将组织切取成适当大小后,即可直接置于包埋盒中进行固定、脱水以及包埋。然而,由于类器官在24孔或者48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用于维持三维培养的基质胶为果冻状,体积微小、结构脆弱、易受外力破环,同时细胞培养板孔体积较小、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利用传统的方法在维持完整类器官三维结构的同时将基质胶滴完整的转移至包埋盒进行包埋处理操作难度大,可重复性差。目前,类器官石蜡切片的制作,通常会先使用琼脂凝胶对类器官进行预包埋。首先,用消化液或细胞回收液使基质胶溶解,类器官从中脱落出来,将裸露出来的类器官收集于EP管中离心获取,然后使用融化的琼脂凝胶包裹消化解离后的类器官,待琼脂凝胶凝固后,从尖端切开EP管获得琼脂凝胶

类器官固体结构,最后对获取的琼脂凝胶

类器官固体结构进行后续的脱水及石蜡包埋过程。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类器官会经历消化、转移和多次洗涤离心,极易造成类器官数量的损失,细胞形态的破坏和活性的损伤。另外,预包埋程序步骤繁琐,实验时间长达3

4小时,导致操作难度大,耗时长,重复性差,结果不稳定。除此之外,琼脂凝胶是利用琼脂糖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溶解待冷却后所形成,溶解后即要加入到类器官中进行混合,液体状态下的琼脂凝胶温度往往超过类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所需温度,因此使用溶解的琼脂凝胶包裹类器官,易造成因温度过高导致类器官内因细胞蛋白质变性而凋亡,极大的影响后续组织病理学检测的质量。因此,寻找一种适合类器官组织病理石蜡的制备方法是进行类器官组织病理分析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获取完整类器官组织的辅助装置及其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获取完整类器官组织的辅助装置,包括:
培养托,用于承托类器官培养物;固定支架,用于承托所述培养托,所述培养托和固定支架可拆离。
[0006]在一些辅助装置的实例中,所述培养托的四周为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内为网状膜;和/或所述培养托中央内凹;和/或所述培养托嵌入在所述固定支架。
[0007]在一些辅助装置的实例中,所述培养托悬挂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可架设在培养室上;和/或所述培养托通过螺纹或卡扣结构嵌入在所述固定支架。
[0008]在一些辅助装置的实例中,所述辅助装置由透明材料制成。
[0009]在一些辅助装置的实例中,所述透明材料为塑料。
[0010]在一些辅助装置的实例中,所述塑料为聚酯或尼龙。
[0011]在一些辅助装置的实例中,所述网状膜的孔径为0.4~10μm,孔密度105‑
108个/cm2。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获得完整类器官组织的培养方法,包括:将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辅助装置置于培养室内;将类器官培养物接种于培养托上,加入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完成后将所述辅助装置取出,将所述辅助装置的固定支架取下,得到完整的类器官组织。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完整类器官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辅助装置置于培养室内;将类器官培养物接种于培养托上,加入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完成后将所述辅助装置取出,清洗后依次固定处理、脱水处理、透明化处理、浸蜡处理、石蜡包埋及切片处理,得到完整类器官石蜡切片。
[0014]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在固定处理之后、石蜡包埋处理之前的任一阶段,取下所述辅助装置。
[0015]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所述脱水的步骤为:将固定后的类器官组织依次放入存放70%乙醇、80%乙醇、9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的细胞培养板孔中进行脱水处理,各级乙醇脱水时间15

30min。
[0016]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所述透明化处理的步骤为:将脱水后的样本依次放入存放50%乙醇+50%二甲苯的细胞培养板中透明处理10

30min,二甲苯透明处理5

15min。
[0017]在一些制备方法的实例中,所述浸蜡处理的步骤为:将透明处理后的样本分别放入存放50%二甲苯+50%融化石蜡的细胞培养板中浸蜡20

30min、纯石蜡I、纯石蜡II浸蜡45min。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例的辅助装置,在进行类器官的培养时,预先在细胞培养板孔中放入该装置,混合类器官的基质胶滴置于该装置上培养,形成固态凝胶,不会对类器官的日常
培养、观察产生影响,同时该辅助装置本身厚度极薄,不会增加类器官培养基的用量,不会提高培养成本。
[0019]本专利技术一些实例的辅助装置,可以将混合类器官的基质胶滴完整的从细胞培养板孔中取出,可获得完整的类器官组织。
[0020]本专利技术一些实例的辅助装置,培养托透水透气,不会影响培养基为类器官提供生长所需营养成分,同时网状膜结构可直接对类器官组织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操作。因此,可避免预包埋处理对类器官造成的数量损失和形态结构破环,也可避免对类器官组织进行多次转移,可直接原位制备类器官组织石蜡切片,最大程度的保证类器官结构的完整性,缩短实验时间,可操作性强。
[0021]本专利技术一些实例的石蜡切片制备方法,可以对类器官组织进行原位固定,不需要对基质胶进行消化溶解,不需要对类器官组织进行洗涤离心,最大程度保持类器官组织在基质胶中的原位结构,类器官组织的数量和形态不会损失和破坏。
[0022]本专利技术一些实例的石蜡切片制备方法,多样本处理时,可对辅助装置进行标识,每个样本独立操作,避免交叉污染,流水线式处理多例样本,步骤清晰、目标明确,提高石蜡切片的制备效率。石蜡包埋时,直接转移整个装置的底部薄膜和类器官组织,最大程度保证类器官组织的完整性,为石蜡切片的质量保证提供良好基础,同时操作步骤简单有效,极大的缩短包埋时间,提高整个石蜡切片的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些辅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完整类器官组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托,用于承托类器官培养物;固定支架,用于承托所述培养托,所述培养托和固定支架可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托的四周为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内为网状膜;和/或所述培养托中央内凹;和/或所述培养托嵌入在所述固定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托悬挂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可架设在培养室上;和/或所述培养托通过螺纹或卡扣结构嵌入在所述固定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由透明材料制成。5.一种获得完整类器官组织的培养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装置置于培养室内;将类器官培养物接种于培养托上,加入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完成后将所述辅助装置取出,将所述辅助装置的固定支架取下,得到完整的类器官组织。6.一种完整类器官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装置置于培养室内;将类器官培养物接种于培养托上,加入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完成后将所述辅助装置取出,清洗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花李胜刘虹余陆政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精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