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型柔性碳化硅陶瓷浇筑的泵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44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新型柔性碳化硅陶瓷浇筑的泵壳,包括金属骨架本体,所述金属骨架本体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金属骨架本体的一端的顶部为设有通孔且内腔呈中空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本体的内腔设有浇注模具;其中所述浇注模具和金属骨架本体之间设有中空层,其中所述金属骨架本体另一端的顶部设有与所述中空层相通的顶部浇注口;所述通孔的外端面设有法兰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顶部浇注口,保证了浇注料填充紧实,不会产生缺陷,保证金属骨架本体内侧面与浇注料结合的稳定性。证金属骨架本体内侧面与浇注料结合的稳定性。证金属骨架本体内侧面与浇注料结合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型柔性碳化硅陶瓷浇筑的泵壳


[0001]本技术涉及泵壳制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新型柔性碳化硅陶瓷浇筑的泵壳。

技术介绍

[0002]泵壳是泵体上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可以汇集内叶轮抛出的液体,同时将高速液体的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泵壳的形状为蜗壳形,流道截面逐渐增大,速度下降,压力上升。目前针对技术CN109210010A,公开了一种泵壳及其制造方法,上述技术的泵壳表面设有很多个浇注孔,但是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浇注孔进入浇注料将金属骨架内的中空层填满,结合附图4,金属骨架的截面图看,两侧鼓起来的弧形部在浇筑时,陶瓷流入内腔,空气往上走,在流入的同时空气被堵在内腔里,无法排出,随着陶瓷的不断流入,气泡在体内形成,在浇筑完成后形成空腔,空腔在浇筑完成后缺陷会被蒙蔽,肉眼无法看出缺陷,这种缺陷会在后期使用后浮现,大大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新型柔性碳化硅陶瓷浇筑的泵壳,便于浇注,能够使浇注料与泵壳的金属骨架层的内腔形成耐磨层,保证浇注充实,不会产生缺陷,提高产品的精度。
[0004]用于新型柔性碳化硅陶瓷浇筑的泵壳,包括金属骨架本体,所述金属骨架本体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金属骨架本体的一端的顶部为设有通孔且内腔呈中空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本体的内腔设有浇注模具;其中所述浇注模具和金属骨架本体之间设有中空层,其中所述金属骨架本体另一端的顶部设有与所述中空层相通的顶部浇注口;所述通孔的外端面设有法兰盘。
[0005]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金属骨架本体的外表面均匀分布设有支撑筋板;提高金属骨架的结构强度。
[0006]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法兰盘的底部与所述金属骨架本体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加强肋条;通过法兰盘与连接管道连接固定,通过利用加强肋条增加法兰盘与金属骨架本体之间的连接力。
[0007]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所述浇注模具和金属骨架本体之间设有中空层的间距为15

20cm,便于浇注填充,使浇注后的非金属内侧与金属骨架本体的内侧面形成紧密的耐磨层。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部浇注口从上到下依次直径变大;其中所述顶部浇注口与所述金属骨架本体的内腔连接处呈弧形过渡面,保证浇注料顺利的进入中空层。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金属骨架本体在远离所述通孔一侧的顶部最高点处设有所述顶部浇注口。
[00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顶部浇注口,将浇注料从顶部浇注口内进入中空
层后会向两边流动;本次改进空气往上的走的流道没有任何障碍,在陶瓷流入腔体内的同时,空气及时的往上排出,同时加之振动,进入腔体内的陶瓷紧实,这样浇注料能够将金属骨架本体的两边完全充盈,保证浇注料与金属骨架本体的内腔结合稳定,形成耐磨层,耐磨层的厚度为15mm

20mm。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使浇注料与泵壳的金属骨架层的内腔形成耐磨层,保证浇注充实,不会产生缺陷,提高产品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图1AA向的截面图;
[0014]图3、金属骨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图3中 BB向的截面图;
[0016]附图标记列表:
[0017]其中1

金属骨架本体;2

支撑底座;3

通孔;4

浇注模具;5

法兰盘;6

支撑筋板;7

顶部浇注口;8

加强肋条;9

中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新型柔性碳化硅陶瓷浇筑的泵壳,包括金属骨架本体1,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底座2;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的外表面均匀分布设有支撑筋板6;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的一端的顶部为设有通孔3且内腔呈中空状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的内腔设有浇注模具4;其中所述浇注模具4和金属骨架本体1之间设有中空层9,其中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另一端的顶部设有与所述中空层相通的顶部浇注口7;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在远离所述通孔3一侧的顶部最高点处设有所述顶部浇注口7。
[0020]所述通孔3的外端面设有法兰盘5;所述法兰盘5的底部与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加强肋条8,增加连接力。
[0021]所述模具层4和金属骨架本体1之间设有中空层9的间距为15.5cm。
[0022]所述顶部浇注口7从上到下依次直径变大;其中所述顶部浇注口7与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的内腔连接处呈弧形过渡面。
[0023]浇注料用的新型柔性碳化硅材料,柔性碳化硅材料的流动性更好,形成的耐层的耐磨耐腐效果更加优秀,金属骨架层QT400,金属骨架为了为陶瓷耐磨层提供更加坚固的结构支撑,在浇筑完成后,通过加热对耐磨层进行固化,完成后进行脱模工作,浇注模具是由块状模具拼装而成,拆除顺序与拼装顺序相反,在浇筑前金属骨架内侧涂抹粘结剂,浇注模具面涂抹脱模剂,保证脱模后陶瓷层与金属骨架本体1粘接而不会随着模具的拆卸而被带离。
[0024]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
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新型柔性碳化硅陶瓷浇筑的泵壳,包括金属骨架本体(1),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底座(2);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的一端的顶部为设有通孔(3)且内腔呈中空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的内腔设有浇注模具(4);其中所述浇注模具(4)和金属骨架本体(1)之间设有中空层(9),其中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另一端的顶部设有与所述中空层(9)相通的顶部浇注口(7);所述通孔(3)的外端面设有法兰盘(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柔性碳化硅陶瓷浇筑的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本体(1)的外表面均匀分布设有支撑筋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柔性碳化硅陶瓷浇筑的泵壳,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亿升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