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212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润滑脂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醇溶液中,加入二烷基胺、第一金属氧化物和催化剂苯甲酸后,加入二硫化碳进行反应,获得第一混合物;在第一混合物中,依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二硫化碳进行反应,获得第二混合物;将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固体。产品中包含第一金属和钠的络合物,易热分解形成抗磨损、极压的膜;多种络合物分散均匀,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与一种金属络合物相比,表现出更优异的极压抗磨性能;产品添加进润滑脂后明显提高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反应过程中,避免采用含氯的原料,防止氯根污染。防止氯根污染。防止氯根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脂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一种或多种液体润滑剂中所形成的一种固体或半固体润滑剂。在某些场合下选择润滑脂替代惯用的润滑油进行润滑,其主要优势在于润滑脂能黏附在相互接触的两摩擦表面,润滑脂一般不会从润滑部位流失。
[0003]润滑脂中的稠化剂就是用来减少因重力、压力或者离心运动所造成的流失,使用润滑脂不用对某一部位反复润滑。因此润滑脂通常用于液体润滑剂可能会流失或泄露的场合。同时润滑脂起一层物理屏障作用,把外部污染物有效隔开;可以比其他润滑剂起更好的保护作用;在某些场合润滑脂也能降噪;在润滑的部件上产生震动冲击力的情况下,使用润滑脂能有效保护高温高压下运行的设备。
[0004]润滑脂主要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添加剂在润滑脂中起多种作用,包括:增强现有的理想性能,抑制现有的不良性能,并赋予新的性能。
[0005]在润滑脂的众多性能中,极压抗磨性是衡量润滑脂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用户最为关心且最易检测的一项指标。极压抗磨性不好的润滑脂会造成设备磨损等不可逆转的损坏。
[0006]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润滑脂中常用的一种极压抗磨添加剂,对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制备出一种极压抗磨性能优异的润滑脂专用的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添加剂有重要意义。目前文献上主要是从调和工艺、添加剂组合物等方面去考察影响润滑脂极压抗磨性能的,单独考察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润滑脂抗磨性能影响未见报道。
[0007]专利CN108558722A提供了一种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下步骤:1.在清洁的反应器中放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搅拌冷却水,在反应器中投入一定量的氧化锌搅拌一段时间;2.在反应器中放入有机胺,加完后继续搅拌半小时,在反应器中滴加,控制反应温度在40℃以下;3.反应结束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检测pH值为中性停止搅拌;4.将浆料放入离心机脱水、烘干、粉碎后得到产品。该产品加入润滑脂中,表现的极压抗磨性能较差,没有明显优势。
[0008]专利CN101121683A公开了一种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的制备方法,其工艺过程为:向盛有纯化水的反应釜内,搅拌状态下一次加入规定量的二丁胺、氢氧化钠;控制10

35℃温度,开始滴加规定量的二硫化碳液体,控制时间7小时,缩合完毕后,再搅拌一定时间;控制适宜温度,滴加氯化锌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反应结束后,用硫酸调节反应液pH值为合适范围,即反应结束;然后搅拌1小时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烘干、粉碎即得产品。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氯化钠含盐废水,处理难度大,无法实现废水回用,而且产品内含有氯化钠,需要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产品内还容易有氯根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产品的极压抗磨性能优异,同时避免氯离子污染。
[001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在醇溶液中,加入二烷基胺、第一金属氧化物和催化剂苯甲酸后,加入二硫化碳进行反应,获得第一混合物;步骤S2:在第一混合物中,依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二硫化碳进行反应,获得第二混合物;步骤S3:将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固体。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锌、三氧化二锑或它们的混合物;
[0012]所述氧化锌或三氧化二锑通过间接法制备获得。
[0013]优选的,步骤S1包括:
[0014]在乙醇溶液中加入二戊胺、氧化锌和三氧化二锑的混合物、苯甲酸后,滴加二硫化碳,其中,滴加温度不超过20℃,滴加时间0.5

1小时;
[0015]滴加结束后,升温至35℃保温反应2

3小时,获得第一混合物。
[0016]优选的,步骤S1中,二戊胺、氧化锌、三氧化二锑和二硫化碳的摩尔比为:1

1.1:0.1

0.2:0.08

0.2:0.9

1.1。
[0017]优选的,步骤S2包括:
[0018]在第一混合物中,加入20

25wt%氢氧化钠溶液;
[0019]补加二硫化碳,滴加温度不超过20℃,滴加时间0.3

0.5小时;
[0020]滴加结束后,升温至35℃保温反应1

2小时,获得第二混合物。
[0021]优选的,步骤S2中,氢氧化钠与二硫化碳的摩尔比为:0.2

0.25:0.19

0.25。
[0022]优选的,步骤S3中,将固体烘干、粉碎、过筛后,获得白色粉末成品。
[0023]优选的,所述乙醇溶液与二戊胺的质量比为:100

110:118

120。
[0024]优选的,二烷基胺包括以下任一成分或它们的组合物:二乙胺、二辛胺、二丙胺、二戊胺、二正丁基胺、二异丁基胺和二苄胺。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花一种上述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产品。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产品中包含第一金属和钠的络合物,易热分解形成抗磨损、极压的膜;多种络合物分散均匀,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与一种金属络合物相比,表现出更优异的极压抗磨性能;产品添加进润滑脂后明显提高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反应过程中,避免采用含氯的原料,防止氯根污染。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0]一种用于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31]步骤S1:在醇溶液中,加入二烷基胺、第一金属氧化物和催化剂苯甲酸后,加入二硫化碳进行反应,获得第一混合物。
[0032]步骤S2:在第一混合物中,依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二硫化碳进行反应,获得第二混合物。
[0033]步骤S3:将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固体。
[0034]产品中包含第一金属和钠的络合物,易热分解形成抗磨损、极压的膜;多种络合物分散均匀,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在醇溶液中,加入二烷基胺、第一金属氧化物和催化剂苯甲酸后,加入二硫化碳进行反应,获得第一混合物;步骤S2:在第一混合物中,依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二硫化碳进行反应,获得第二混合物;步骤S3:将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锌、三氧化二锑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氧化锌或三氧化二锑通过间接法制备获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在乙醇溶液中加入二戊胺、氧化锌和三氧化二锑的混合物、苯甲酸后,滴加二硫化碳,其中,滴加温度不超过20℃,滴加时间0.5

1小时;滴加结束后,升温至35℃保温反应2

3小时,获得第一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二戊胺、氧化锌、三氧化二锑和二硫化碳的摩尔比为:1

1.1:0.1

0.2:0.08

0.2:0.9

1.1。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王倩倩徐坤范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