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角部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10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9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角部连接件,它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用件。它包含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连接第三连接板,且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侧面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柱,连接板的中心处上分别设有贯穿的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转动的连接板使其可根据钢结构建筑的特点放置相应的位置,通过连接板上的长槽可方便地与相应的钢结构件固定连接,通过转动相应的连接板,将钢结构件抱持住,再通过连接件连接板侧面上的连接柱上,进而使其该装置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有效提高了钢结构件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提高了钢结构件搭设和拆卸的效率。同时还提高了钢结构件搭设和拆卸的效率。同时还提高了钢结构件搭设和拆卸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角部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角部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打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目前钢结构建筑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上的运用日益成熟,逐渐成为主流的建筑工艺,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0003]目前现有的用于钢结构建筑的角部连接件大多为直接安装固定于墙角的卡件,无法适应不同的钢结构件,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同时由于现有连接件本身的结构大多为不可拆卸结构,存在着安装与拆卸的不便利性,且不能适用于复杂的安装环境,实用性较低,工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角部连接件,它通过可转动的连接板使其可根据钢结构建筑的特点放置相应的位置,通过连接板上的长槽可方便地与相应的钢结构件固定连接,通过转动相应的连接板,将钢结构件抱持住,再通过连接件连接板侧面上的连接柱上,进而使其该装置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有效提高了钢结构件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提高了钢结构件搭设和拆卸的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角部连接件,它包含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 3和连接板6,连接件6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或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的侧面上,第一连接板1的底部连接第二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为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2的底部连接第三连接板3,第三连接板3与第二连接板2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 的两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板2的两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柱202,第三连接板3的两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三连接柱 302,所述的第二连接柱202上设有若干沟槽203,且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柱202和第三连接柱302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 2和第三连接板3的中心处上分别设有贯穿的第一长槽101、第二长槽 201和第三长槽301,所述的连接件6上设有若干个圆孔601,圆孔601 与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柱202和第三连接柱302相对应。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柱202和第三连接柱 302分别与第一
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第三连接板3为螺栓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件6上的若干个圆孔601等间距布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件6可以为一个或两个连接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的侧面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第三连接板3的表面设有衬垫。
[00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1]本技术使用时,利用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使得第一连接板 1、第二连接板2和第三连接板3之间可以相互转动,将该装置放置在钢结构件角部相应的位置,放置好后通过第一长槽101、第二长槽201、第三长槽301中的任意组合将该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钢结构件上,接着利用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第三连接板3围成相应的空间,在其相应表面上架设其他钢结构件,再着转动相应的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 2、第三连接板3,将其钢结构件围在固定的空间内,再通过连接板6连接在两两相邻的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或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使包围空间形成温度的三角结构,将其钢结构件锁死,连接件6在使用时,通过圆孔601插入到相应的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柱202或第三连接柱302上。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通过可转动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使其可根据钢结构建筑的特点放置相应的位置,通过连接板上的长槽可方便地与相应的钢结构件固定连接,当架设其他钢结构件时,通过转动相应的连接板,将钢结构件抱持住,再通过连接件上的圆孔插入到连接板侧面上的连接柱上,进而使其该装置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有效提高了钢结构件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在对钢结构件拆除时,只需将连接件取出,被抱持的钢结构件即可方便取出,有效提高了钢结构件搭设和拆卸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连接板1、第一长槽101、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板2、第二长槽201、第二连接柱202、沟槽203、第三连接板3、第三长槽301、第三连接柱302、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连接件6、圆孔6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和连接板6,连接件6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或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的侧面上,第一连接板1的底部连接第二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
板2为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2的底部连接第三连接板3,第三连接板3与第二连接板2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两侧面上设有三个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板2的两侧面上设有三个第二连接柱202,第三连接板3 的两侧面上设有三个第三连接柱302,所述的第二连接柱202上设有四道沟槽203,且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柱202和第三连接柱302的结构相同,通过设置沟槽203提高连接件6连接时的稳定性,不易发送滑动,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第三连接板3的中心处上分别设有贯穿的第一长槽101、第二长槽201和第三长槽301,第一长槽101、第二长槽 201和第三长槽301的规格为M12,所述的连接件6上设有若干个圆孔 601,圆孔601为规格M12,圆孔601与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柱202 和第三连接柱302相对应。
[0020]所述的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柱202和第三连接柱302分别与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第三连接板3为螺栓连接。
[0021]所述的连接件6上的五个圆孔601等间距布置。
[0022]所述的连接件6可以为一个或两个连接在相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角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和连接件(6),连接件(6)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或第二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3)的侧面上,第一连接板(1)的底部连接第二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为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2)的底部连接第三连接板(3),第三连接板(3)与第二连接板(2)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两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板(2)的两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柱(202),第三连接板(3)的两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三连接柱(302),所述的第二连接柱(202)上设有若干沟槽(203),且第一连接柱(102)、第二连接柱(202)和第三连接柱(302)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第三连接板(3)的中心处上分别设有贯穿的第一长槽(101)、第二长槽(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平江强明邱锐敏郑小坤李进辉陈明玉郭海赖煜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长汀瑞祥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