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36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灰铁管离心铸造领域一种管模,该管模分为管模滚带和管模筒体,在管模筒体外壁固定有纵向的轴向凸起或轴向筋板,轴向凸起或轴向筋板在管模的周向均布。所述轴向凸起为弧形、或梯形、或方形,高度不超过10mm。所述轴向筋板为板状、或梯形、或三角形、或齿状,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高度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模


[0001]本技术应用于离心铸造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灰铁管离心铸造的管模。

技术介绍

[0002]DN80

DN200灰铁管的管模在离心铸造过程中,管模转速很快,在高速转动过程中,管模极易产生弹性范围内的挠性弯曲,管模停转后,依然为水平状态。由于管模的挠性弯曲,使得离心铸造的灰铁管产生弯曲,给后面的生产工序带来麻烦,如外磨、内磨、切头定尺等,均需要灰铁管在拖轮上转动完成,由于灰铁管弯曲,使得转动不平稳,加工质量变差,重复加工次数增加,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所以,在拔管后,需要对灰铁管进行校直,以减轻后续灰铁管精整的负担。
[0003]公告号CN2359029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型管模。在管模的大部分外表面有序排列长条形相互平行的散热凸起,高度2

30mm之间,可有效增加管模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速度,延长管模寿命。公告号CN20152478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心铸管管模。在离心管模模体外壁上有沟纹、凹坑、凹槽、凸点或凸筋,可提高铸钢的凝固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公告号CN201744636U公开了一种快速冷却离心铸管管模,减小了管模壁厚,增加了加强筋。上述三个专利的共同点是,均用于离心铸造带有承口的球铁管,而且所述凹槽或凸筋、加强筋等在管模的外壁周向分布。这种结构对于灰铁管管模而言,在管模高速转动过程中,防止挠性弯曲的作用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灰铁管离心铸造的管模,在相同转速条件下,管模不产生挠性弯曲。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模分为管模滚带和管模筒体,在管模筒体外壁固定有纵向的轴向凸起或轴向筋板,该轴向凸起或轴向筋板在管模的周向均布。
[0006]进一步,所述管模滚带两侧设计有无筋带,该无筋带的宽度为50

150m
[0007]进一步,所述轴向凸起为弧形、或梯形、或方形,高度不超过10mm。
[0008]进一步,所述轴向筋板为板状、或梯形、或三角形、或齿状,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高度为30

80mm。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管模筒体外壁上的轴向凸起或轴向筋板,增加了管模的截面抗弯模量,避免了管模高速旋转时的挠性变形,防止了灰铁管弯曲。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实施例4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实施例5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实施例6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

轴向凸起、2

管模滚带、3

管模筒体、4

轴向筋板、5

无筋带、6

托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述纵向为管模的旋转轴线方向,也就是轴向。下述周向,是管模的圆周方向。下述径向,即管模的直径方向。下述截面,即管模的径向平面。
[0018]实施例1。
[0019]灰铁管与球铁管的管线功能不同,连接方式也不相同。球铁管采用承口和插口连接方式,所以其离心管模也有承口端和插口端。而灰铁管没有爱球铁管的承插口,其离心管模为通长的筒体。
[0020]附图1为本实施例管模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将管模分为管模滚带2和管模筒体3,管模滚带2是由托轮6支撑管模高速旋转的位置。本实施例管模滚带2为凸出型,即管模滚带2的外径大于管模筒体3的外径,托轮6为凹槽型,利用托轮凹槽与凸出的管模滚带之间的作用,防止管模高速转动时产生轴向位移。
[0021]在管模筒体3的外壁上,加工有纵向的轴向凸起1,轴向凸起1相互平行,与管模的旋转轴线方向一致,在管模筒体3截面上圆周均布,如附图1的A

A视图。轴向凸起1为弧形,可采用自动埋弧焊机堆焊而成。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如梯形、方形,采用龙门刨床加工而成。从加工成本和管模动平衡角度考虑,宜采用自动埋弧焊机堆焊后,再上龙门刨床机加工的加工方式。
[0022]轴向凸起1在整个管模筒体3的外壁纵向分布,由于受到管模外壁与托轮凹槽上缘之间距离的限制,轴向凸起1的高度一般不高,不高于10mm,虽然对管模的截面抗弯模量贡献不是很大,但对于规格较大的管模而言,由于其高速旋转时的挠性变形较小,依然可以避免灰铁管弯曲。
[0023]实施例2。
[0024]附图2为本实施例管模结构示意图,管模滚带2为凹槽型,即管模滚带2的外径小于管模筒体3的外径。与实施例1相比,管模滚带2的结构可避免对自动埋弧焊机堆焊、刨床机加工的不利影响,但管模滚带2处管模壁厚较小,承受的循环应力较大,易造成管模的使用寿命降低。
[0025]本实施例在管模筒体3的外壁上设计有轴向筋板4,该轴向筋板4的分布同实施例1,也是相互平行,与管模的旋转轴线方向一致,在管模筒体3截面上圆周均布,区别在于其高度尺寸,轴向筋板4的高度在30

80mm之间,与管模的壁厚及规格相关。管模规格越小,离心转速越高,轴向筋板4的高度偏上限。管模壁厚尺寸较小,挠性弯曲越大,则轴向筋板4的高度偏上限。
[0026]轴向筋板4事先加工成统一尺寸,然后在管模筒体3外壁划线、电焊固定,最后焊接完成。焊接时,宜考虑焊接应力,防止轴向筋板4变形,否则严重影响管模的动平衡。
[00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轴向筋板4的高度大大增加,大大增加了管模的截面抗弯模量,避免了管模高速旋转时的挠性变形,杜绝了灰铁管弯曲现象。
[0028]实施例3。
[0029]实施例2的轴向筋板4起到了预期目的和作用,但给装卸管模带来麻烦。管模滚带2的部位为尺寸精密部位,不得作为吊运时的钢丝绳受力点。即使使用软带吊运,也增加了管模滚带2放置在托轮6上的难度。如果管模筒体3作为吊运受力点,则轴向筋板4可能产生变形,造成管模动平衡不稳定。若在管模两端的内壁作为吊运受力点,必须在吊钩与管模内壁之间增加软垫,防止内壁造成磕碰伤,影响灰铁管的外观质量。
[0030]附图3为本实施例管模结构示意图,管模滚带2为凸出型,在管模滚带2的两侧,为没有焊接轴向筋板4的无筋带5。该无筋带5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便于吊运,钢丝绳可以在无筋带5处作为受力点吊运管模,方便快捷;另一个作用是,解决了管模外壁与托轮凹槽上缘之间距离的限制,也就是说,轴向筋板4与托轮6不冲突,可以将实施例1中高度较低的轴向凸起1改为高度较高的从而增加管模的截面抗弯模量。
[0031]轴向筋板4高度与实施例2中的一致,为30

80mm。无筋带5的宽度为50

150mm,无筋带5的宽度与托轮6的结构及管模驱动机构的布置有关,也与管模的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模,分为管模滚带(2)和管模筒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模筒体(3)外壁固定有纵向的轴向凸起(1)或轴向筋板(4),该轴向凸起(1)或轴向筋板(4)在管模的周向均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模滚带(2)两侧设计有无筋带(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筋带(5)的宽度为50

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国栋刘功磊王复锋武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钜兴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