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有机合成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合成,一般用喹啉酸为原料,脱水后,与苄胺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再经历脱水,吡啶环加氢,羰基还原,脱苄等一系列反应后,生成产物。此工艺路线,路线较长,且在羰基还原步骤中,使用性质活泼,价格昂贵的四氢铝锂,会导致本工艺的成本提升,同时有一定的安全性问题。有文献提出,用易操作的硼氢化钠/氯化锌体系、硼烷体系,替代易燃易爆且价格昂贵的氢化铝锂,或者用价格较便宜的酒石酸替代价格较贵的扁桃酸完成拆分等等,但总体路线过长,收率不高,且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较难处理的三废,环保压力大。
[0003]在专利US5770597A中,使用吡啶二羧酸为原料的工艺路线,进行酯化、羰基还原、氯代、对甲苯磺酰胺环合、溴化,加氢等方式,同样可以得到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但使用溴等难处理物质,环境不友好,同时也存在路线过长,所用试剂种类多的问题。在专利CN101830898A中,使用2,3
‑
吡啶二羧酸酯化,还原,然后进行双烷基磺酰酯化,氨气关环,还原得到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也没有避开使用硼氢化钠等昂贵的还原剂。
[0004]在专利CN107286155A中,使用呋喃并[3,4
‑
b]吡啶
‑
5,7
‑
二酮为原料,经过内酰胺化、羰基还原等步骤,可以合成出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类似结构,但并没有绕开酰胺的还原步骤,使用四氢铝锂进行还原,先进性不足。
[0005]在专利CN104262225A中,使用酶法合成出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但其合成路线长,且使用了昂贵的原料试剂,成本较高,而且在酶法合成中,使用大量的水,水的利用率较低。
[0006]在专利US20080221329A1中,同样可以合成制备出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但原料2,3
‑
二甲基吡啶不易得,且反应的活性不高,限制其在工业化中的应用。
[0007]在文献“(S,S)
‑
2,8
‑
二氮杂双环[4.3.0]壬烷新路线设计及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晋继增,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5月,第10
‑
11页)中,以廉价的L
‑
天门冬氨酸为原料,经过6步反应成功合成出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结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路线具有首创性,提供了新的合成思路,但收率不足,目前还不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合成路线,原料廉价易得、安全性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总收率显著提高、较高的经济效益、三废量显著降低的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制备方法。
[0009]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制备方法,反应式为:
[0010]优选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向反应容器内,分别投加四氢呋喃和吡啶
‑
2,3
‑
二甲腈,搅拌形成混合料液,再向所述混合料液中加入催化剂钌碳,持续通入氢气,在反应温度为90
‑
120℃,压力为4
‑
6Mpa的条件下,发生催化加氢反应,后减压蒸馏得到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
[0011]优选的,催化剂钌碳占吡啶
‑
2,3
‑
二甲腈质量的5%
‑
10%。
[0012]优选的,加入催化剂钌碳后,需要对所述反应容器进行氮气置换操作。
[0013]优选的,催化加氢反应时间为8
‑
12h。
[0014]优选的,反应结束后,需先在压力为3000
‑
5000pa,温度为60℃的条件下减压蒸馏回收四氢呋喃溶剂。
[0015]优选的,反应容器为高压釜。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制备方法,为一种新的工艺合成路线,是以吡啶
‑
2,3
‑
二甲腈为原料,以钌碳为催化剂,催化加氢的作用下,氰基转化为亚胺结构,然后具有高电子云密度的N原子,进攻低电子云密度的C原子,连接后,离去一分子氨气,同时吡啶环加氢,生成目标产物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本专利技术原料易得,生产工艺流程短;避免使用四氢铝锂、硼烷等危险试剂,并且降低氟硼酸盐等废盐的产生,工艺相对安全,环境友好,具有工业化推广价值。
[0017](2)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路线,原料利用率高,产物成本低,反应总收率在92%以上。另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拆分得到莫西沙星小环,不仅工艺流程简单、路线短,而且用其制备的莫西沙星小环的总收率可提高至40%
‑
45%,相对传统工艺路线制备莫西沙星小环的35%收率,总收率可提升5%以上,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制备的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气相色谱法(GC)检测结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3制备的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GC检测结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质谱图谱;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莫西沙星小环的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1]实施例1在1 L高压釜中,投加500.26g四氢呋喃,投加100.04g吡啶
‑
2,3
‑
二甲腈,混合搅拌,然后称量投加8.00g,5%钌碳催化剂(干基),关闭高压釜。使用0.5MPa氮气置换高压釜中空气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向反应容器内,分别投加四氢呋喃和吡啶
‑
2,3
‑
二甲腈,搅拌形成混合料液,再向所述混合料液中加入催化剂钌碳,持续通入氢气,在反应温度为90
‑
120℃,压力为4
‑
6Mpa的条件下,发生催化加氢反应,后减压蒸馏得到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反应式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8
‑
二氮杂二环[4,3,0]壬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钌碳占吡啶
‑
2,3
‑
二甲腈质量的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仕学,刘聪,程贺,张潇潇,
申请(专利权)人:国邦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