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除尘功能的设备及其方法和光学镜头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682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检测系统包括安装架、工作台、外围合体、由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外围合体围设而成的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工作区域、用于使所述工作区域内的气压略大于所述外界的气压的正气压产生子系统、输送子系统、用以使使所述除尘区域内的气压略低于所述工作区域的气压的镜面吹拂子系统、以及镜头光学检测子系统。本系统在于尽可能地减少在除尘过程中产生的灰尘等悬浮物再次附着于检测过程中的镜头上,以及尽可能地减少来自操作车间环境中的灰尘等悬浮物附着于位于工作区域中的被检测的镜头和位于除尘区域中的被除尘的镜头上。以及相关的具有除尘功能的设备和除尘方法。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除尘功能的设备及其方法和光学镜头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
,尤其是涉及对镜头缺陷进行光学检测的系统,以及在该光学检测系统中所应用的具有除尘功能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光学镜头在智能手机、摄像监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光学镜头是精密仪器上最主要的部分,其在制造、运输、储存过程中可能因为来自内部的和/或外界的因素导致其可能存在诸如瑕疵、脏污、划痕、裂纹、破损、灰尘、指纹、水印等缺陷。
[0004]为了拍摄出更高清的画面,相应地,对光学镜头要求也在提高,尤其是对光学镜头表面附着的灰尘大小、数量的要求也在相应的趋于严格,而在光学镜头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极易被灰尘所附着,为了清除附着在光学镜头上的灰尘,在检测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除尘处理。
[0005]目前除尘的处理方式通常采用吹气处理方式,即由人工或相应机器先在操作车间环境内对光学镜头进行吹气处理,然后再把吹过气的光学镜头拿到检测设备上去进行检测。在上述吹气过程中,从所述镜头上吹出灰尘游离在操作车间环境内。这样,在吹气过程、运送至检测设备过程、以及检测过程中,该游离在操作车间环境内灰尘都极有可能再次落在了所述镜头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在于尽可能地减少在除尘过程中产生的灰尘等悬浮物再次附着于检测过程中的镜头上,以及尽可能地减少来自操作车间环境中的灰尘等悬浮物附着于位于工作区域中的被检测的镜头和位于除尘区域中的被除尘的镜头上。
[0007]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镜头检测系统,用于对以阵列式设置于料盘中的多个镜头进行逐一检测,包括:安装架;工作台,设于所述安装架的顶侧;外围合体,围设于所述安装架的外侧;工作区域,由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外围合体围设而成的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区域;正气压产生子系统,内部为连通结构,一端端口设于所述外围合体上且与所述工作区域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用于向所述工作区域输送净化的气体,以使所述工作区域内的气压略大于所述外界的气压;输送子系统,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逐一地输送所述料盘;镜面吹拂子系统;以及镜头光学检测子系统,独立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对所述料盘中的镜头逐一地无接触地进行光学检测;
其中,沿所述输送子系统的输送方向由后至前依次设有所述镜面吹拂子系统和所述镜头光学检测子系统;其中,所述镜面吹拂子系统包括:内围合体,围合于所述输送子系统上位于输送方向的一段;除尘区域,由所述内围合体和与其对应的所述输送子系统上位于输送方向的一段合围而成的一个与工作区域隔离的区域;吹气组件,内部为连通结构,使用时与净化的气源连通,且悬设于进入所述除尘区域的所述料盘的上方,自上向下对所述料盘上的镜头上的待除尘表面吹送净化的气体;以及抽气组件,内部为连通结构,使用时一端端口设于所述内围合体上且与所述除尘区域连通、另一端端口伸出至外界;其中,工作时,所述吹气组件吹于所述除尘区域的气体流量略小于所述抽气组件从所述除尘区域吸收的气体流量,以使所述除尘区域内的气压略低于所述工作区域的气压。
[0008]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设备,设于如上所述的光学镜头检测系统中,所述设备包括:正气压产生子系统,内部为连通结构,一端端口设于所述外围合体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区域上方、另一端与外部连通,用于向所述工作区域输送净化的气体,以使所述工作区域内的气压略大于所述外界的气压;以及镜面吹拂子系统,包括:内围合体,围合于所述输送子系统上位于输送方向的一段;除尘区域,由所述内围合体和与其对应的所述输送子系统上位于输送方向的一段合围而成的一个与工作区域隔离的区域;吹气组件,内部为连通结构,使用时与净化的气源连通,且悬设于进入所述除尘区域的所述料盘的上方,自上向下对所述料盘上的镜头上的待除尘表面吹送净化的气体;以及抽气组件,内部为连通结构,使用时一端端口连通的设于内围合体上且位于所述除尘区域的上方、另一端端口向下穿设于所述工作台至所述安装架底部;其中,工作时,所述吹气组件吹于所述除尘区域的气体流量略小于所述抽气组件从所述除尘区域吸收的气体流量,以使所述除尘区域内的气压略低于所述工作区域的气压。
[0009]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除尘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如上所述的具有除尘功能的设备;所述方法的运行环境为,使空间区域处于与外界隔离状态,且使所述除尘区域处于与所述空间区域隔离状态;所述方法包括:初始化阶段,开启正气压产生子系统,以预设的工作区域初始气流输入时间持续向所述工作区域输入已净化的气体,在满足所述工作区域内的气压值大于外界的气压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外界的气压值与预设的外部压差阈值之和后,使所述镜面吹拂子系统中
抽气组件处于运行状态,以预设的除尘区域初始抽气时间持续对所述除尘区域进行抽气;除尘阶段,将一个内部安装了以阵列形式排布了镜头的所述料盘置于所述除尘区域内,使所述镜面吹拂子系统中吹气组件处于运行状态,以预设的总除尘吹气时间内对该料盘上的所有镜头表面进行吹气除尘,与此同时,所述抽气组件仍处于运行状态,在达到所述预设的总除尘吹气时间后,使所述吹气组件处于停止状态,将位于所述除尘区域内的该料盘移出,后移入另一个待除尘的内部安装了以阵列形式排布了镜头的所述料盘,重新使所述吹气组件处于运行状态,且仍应保持使所述工作区域内的气压值大于外界的气压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外界的气压值与预设的外部压差阈值之和。
[0010]相对于现有的除尘、检测操作中易收到操作车间环境中的灰尘等的影响,本光学镜头检测系统,通过将工作区域与操作车间环境相隔离、将除尘区域与工作区域相隔离,在工作时使工作区域内通上净化的气体且气压略大于外部的操作车间的气压,而使除尘区域的气压略小于工作区域的气压。这样,在除尘区域内将从镜头上吹出的灰尘直接排出至外部、从而减少使灰尘等悬浮物扩散到工作区域的可能,同时也尽量减少外部的操作车间的带有灰尘等悬浮物的空气流入所述工作区域和除尘区域,以尽量减少该灰尘等悬浮物附着于位于工作区域中的被检测的镜头和位于除尘区域中的被除尘的镜头上的几率,从而使得最终所检测出镜头因灰尘因素而被判为不合格的几率减小。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根据本光学镜头检测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根据本光学镜头检测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根据本光学镜头检测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分别与一对输送子系统中的上料段对应设置的一对镜面吹拂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根据本光学镜头检测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输送子系统中的上料段中的上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根据本光学镜头检测系统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对以阵列式设置于料盘中的多个镜头进行逐一检测,所述系统包括:安装架;工作台,设于所述安装架的顶侧;外围合体,围设于所述安装架的外侧;工作区域,由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外围合体围设而成的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区域;正气压产生子系统,内部为连通结构,一端端口设于所述外围合体上且与所述工作区域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用于向所述工作区域输送净化的气体,以使所述工作区域内的气压略大于所述外界的气压;输送子系统,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逐一地输送所述料盘;镜面吹拂子系统;以及镜头光学检测子系统,独立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对所述料盘中的镜头逐一地无接触地进行光学检测;其中,沿所述输送子系统的输送方向由后至前依次设有所述镜面吹拂子系统和所述镜头光学检测子系统;其中,所述镜面吹拂子系统包括:内围合体,围合于所述输送子系统上位于输送方向的一段;除尘区域,由所述内围合体和与其对应的所述输送子系统上位于输送方向的一段合围而成的一个与工作区域隔离的区域;吹气组件,内部为连通结构,使用时与净化的气源连通,且悬设于进入所述除尘区域的所述料盘的上方,自上向下对所述料盘上的镜头上的待除尘表面吹送净化的气体;以及抽气组件,内部为连通结构,使用时一端端口设于所述内围合体上且与所述除尘区域连通、另一端端口伸出至外界;其中,工作时,所述吹气组件吹于所述除尘区域的气体流量略小于所述抽气组件从所述除尘区域吸收的气体流量,以使所述除尘区域内的气压略低于所述工作区域的气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气压产生子系统的一端端口设于所述工作区域的上方,位于所述外围合体的顶侧,工作时,从所述正气压产生子系统中的该一端端口流出的净化的气体自上向下流入所述工作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镜头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气压产生子系统中的该一端端口的面积与所述外围合体上相连接的一侧的面积之比的范围为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吹拂子系统中的抽气组件上该一端端口设于所述内围合体的顶侧,位于所述除尘区域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学镜头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吹拂子系统中的抽气组件上该另一端端口穿设于所述工作台至所述安装架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学镜头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包括:
吹气管,悬设于除尘区域内的相对上部,使用时,其与位于其下方的该料盘上的任一排或任一列镜头呈平行设置;出气孔,沿所述吹气管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与所述吹气管对应的该料盘上的任一排或任一列镜头中的任一个与至少一个所述出气孔对应;其中,使用时,所述吹气管吹出的净化的气体同时作用于最相近于该吹气管的该料盘上的一排或一列镜头上的待除尘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镜头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吹气管位置移动组件,其一端与所述吹气管连接,除尘时,所述料盘处于静止状态,所述吹气管位置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吹气管在该料盘上方,沿该料盘上的镜头的排列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光学镜头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光学检测子系统包括镜头正面光学检测组件和/或镜头反面光学检测组件;所述镜头正面光学检测组件包括:镜头正面光学检测组件,用于从一个所述镜头正面方向拍摄所述镜头;其中,所述镜头正面光学检测组件包括:镜头正面摄像头;镜头正面调焦镜头,用于与所述镜头正面摄像头配合;镜头正面拍摄上光源,为环形光源,中间设有镜头正面拍摄孔;镜头正面拍摄下光源;以及镜头正面拍摄区域,位于所述镜头正面拍摄上光源和镜头正面拍摄下光源之间的区域;其中,所述镜头正面摄像头、镜头正面调焦镜头、镜头正面拍摄上光源和镜头正面拍摄下光源呈同轴设置、且沿该轴方向依次设置,工作时,先将所述料盘上的一个镜头经由所述输送子系统悬置于所述镜头正面拍摄区域内后处于静止状态、且该镜头基本与该镜头正面拍摄上光源和镜头正面拍摄下光源呈同轴设置、且使该镜头的正面相邻于所述镜头正面拍摄上光源设置,而后,所述镜头正面拍摄上光源照射于所述镜头正面后形成的反射光线中的至少一部分和/或由所述镜头正面拍摄下光源照射于所述镜头反面后从其正面穿出的光线中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镜头正面拍摄孔进入所述镜头正面调焦镜头,并最终为所述镜头正面摄像头捕获;所述镜头反面光学检测组件包括:镜头反面光学检测组件,用于从一个所述镜头反面方向拍摄所述镜头,所述镜头反面光学检测组件包括:镜头反面摄像头;镜头反面调焦镜头,用于与所述镜头反面摄像头配合;镜头反面拍摄上光源;镜头反面拍摄下光源,为环形光源,中间设有镜头反面拍摄孔;以及镜头反面拍摄区域,位于所述镜头反面拍摄上光源和镜头反面拍摄下光源之间的区域;其中,所述镜头反面摄像头、镜头反面调焦镜头、镜头反面拍摄下光源和镜头反面拍摄
上光源呈同轴设置、且沿该轴方向依次设置,工作时,先将所述料盘上的一个镜头经由所述输送子系统悬置于所述镜头反面拍摄区域内后处于静止状态、且该镜头基本与该镜头反面拍摄上光源和镜头反面拍摄下光源呈同轴设置、且使该镜头的反面相邻于所述镜头反面拍摄下光源设置,而后,由所述镜头反面拍摄下光源照射于所述镜头反面后形成的反射光线中的至少一部分和/或由所述镜头反面拍摄上光源照射于所述镜头正面后从其反面穿出的光线中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镜头反面拍摄孔进入所述镜头反面调焦镜头,并最终为所述镜头反面摄像头捕获。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镜头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镜头光学检测子系统同时包括镜头正面光学检测组件和镜头反面光学检测组件,所述镜头正面拍摄区域和所述镜头反面拍摄区域基本位于同一高度位置,检测时,该个镜头经所述镜头正面摄像头拍摄其正面后,由所述输送子系统将其从所述镜头正面拍摄区域水平移动至所述镜头反面拍摄区域后,再由所述镜头反面摄像头拍摄其反面。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光学镜头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头光学检测子系统中:当所述镜头光学检测子系统包括镜头正面光学检测组件时,所述镜头正面拍摄上光源和镜头正面拍摄下光源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光源的亮度和/或频率可调;当所述镜头光学检测子系统包括镜头反面光学检测组件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成林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卓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