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零部件弹塑形变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579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机械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零部件弹塑形变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金属零部件表面的待测区域上,沿着外载荷方向、与外载荷方向垂直的方向分别粘贴电阻应变片;将电阻应变片按照惠斯通电桥电路连接,并调整使得电压为0伏;将金属零部件装在载荷施加设备上,进行外载荷加载,对电压值和拉伸力值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计算得到R2值进行判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弹塑形变的直接检测方法,使得检测结果与现实情况能够更为一致,减少了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的误差。果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的误差。果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零部件弹塑形变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机械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零部件弹塑形变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设计产品时,每个金属零部件都需要达到其预设的功能,因此往往都会经历一个模拟设计,生成一个样件,然后针对该金属零部件样件进行测试的过程,而后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最初的模拟设计方案,从而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金属零部件及产品。而金属零部件的形变性能则是测试的关键指标之一。
[0003]金属零部件在受到外载荷后,可能会发生弹性形变或是塑性形变,也可能部分区域发生塑性形变,部分区域发生弹性形变。如何评价某区域是处于弹性形变,还是处于塑性形变,目前一般是通过仿真技术进行评估,或通过非接触式现代光学测量实验技术(DIC技术)进行分析评估。
[0004]但是上述评估技术皆为间接方式确定,与现实情况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提出一种与现实情况更为一致的检测方法变的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零部件弹塑形变的检测方法,具体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零部件弹塑形变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金属零部件表面的待测区域上,沿着外载荷方向、与外载荷方向垂直的方向分别粘贴电阻应变片;步骤2、将所述电阻应变片按照惠斯通电桥电路连接,并与应变放大仪测量装置、电压信号测量记录仪相连接;步骤3、调整所述应变放大仪测量装置的激励电压和放大系数,使得所述电压信号测量记录仪测量所述惠斯通电桥电路的电压为0伏;步骤4、将已粘贴所述电阻应变片的所述金属零部件装在载荷施加设备上,进行外载荷加载,所述电压信号测量记录仪记录所述惠斯通电桥电路的电压值x
i
,所述载荷施加设备上记录拉伸力值y
i
,i为正整数;随后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计算得到R2值;若R2≥0.975,则认定该区域为弹性形变,否则为塑性形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还原金属零部件真实受力,对电压和力采用直接的方式进行检测采集,并通过线性拟合,进而实现金属零部件弹塑性形变的判定,使得检测结果与现实情况更为一致,减少了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的误差。
[0007]优选地,在上述检测方法中,在进行步骤1前,先将所述金属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污垢;所述污垢包括锈蚀和油渍;采用水或无水乙醇进行清洗。
[0008]优选地,在上述检测方法中,所述载荷施加设备为静态拉伸试验机。
[0009]优选地,在上述检测方法中,将金属零部件表面分为多个区域,分别按照步骤1至步骤4进行测试,得到每个区域的结果后,在所述金属零部件上标出弹性形变区域和塑性形变区域。将所述金属零部件的表面至少划分为4个区域。
[0010]优选地,在上述检测方法中,采用胶水粘贴所述电阻应变片。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中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过程,输出R2值。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中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过程,输出R2值。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弹塑形变的直接检测方法,使得检测结果与现实情况能够更为一致,减少了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的误差。
[0014]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所示为金属零部件的区域划分与电阻应变片的设置示意图;图2所示为金属零部件按照惠斯通电桥电路连接,并与应变放大仪测量装置、电压信号测量记录仪通过导线相连接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金属零部件装在静态拉伸试验机上,并与应变放大仪测量装置、电压信号测量记录仪通过导线相连接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区域1中电压值与力值线性拟合图;图5所示为区域2中电压值与力值线性拟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1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9]一种金属零部件弹塑形变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金属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污垢,便于后续电阻应变片的粘贴(粘贴剂能确保电阻应变片与金属零部件粘贴牢固,确保电阻应变片随金属零部件同步形变,所述电阻应变片在外载荷下发生形变改变电阻,导致电压也随之改变);并划分为4个区域,确定金属零部件在实际工况下受到外力方向,并在每个区域中,沿着静态拉伸方向、与静态拉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分别粘贴电阻应变片(目的是为了还原零部件真实受力,保证与真实零部件受力保持一致);如图1所示;
步骤2、将电阻应变片按照惠斯通电桥电路连接,并与应变放大仪测量装置、电压信号测量记录仪相连接;如图2所示;电阻应变片按照惠斯通电桥电路连接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应力片在拉伸过程中电阻发生改变,测定随之发生改变的电压;步骤3、应变放大仪测量装置可提供激励电压,通过调节可放大电路桥的电压,设定激励电压及放大系数,确保在后续电阻应变片受到外载荷后测量的电压超过电压信号测量记录仪可测量范围内,并在开始不受外载荷时,电路桥臂之间的电压值为0伏;因此,调整应变放大仪测量装置的激励电压和放大系数,使得电压信号测量仪记录仪测量所述惠斯通电桥电路的电压为0伏;此步骤目的是为了在零部件受力之前,将电压调整归零;步骤4、将已粘贴电阻应变片的金属零部件装在静态拉伸试验机上,进行载荷加载,如图3所示;在加载过程同一时刻记录电压值与载荷值,电压信号测量记录仪记录惠斯通电桥电路的电压值x
i
,静态拉伸试验机上记录拉伸力值y
i
;随后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求解出公式1中的a和b,并根据公式2计算得到R2值。此步骤目的是为了分析电压与力之间变化是否存在线性关系,如果是线性关系说明电压与力是同步并同比例增加,这是符合弹性性能特征,如果电压和力不存在线性关系,说明零部件进入了塑性变形的阶段。具体情况如下:公式1:;公式2:。其中,为拟合值,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为y
i
的平均值。
[0020]求解后,区域1中,a=1485.7,b=

28.749,R2=0.9989,大于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零部件弹塑形变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金属零部件表面的待测区域上,沿着外载荷方向、与外载荷方向垂直的方向分别粘贴电阻应变片;步骤2、将所述电阻应变片按照惠斯通电桥电路连接,并与应变放大仪测量装置、电压信号测量记录仪相连接;步骤3、调整所述应变放大仪测量装置的激励电压和放大系数,使得所述电压信号测量记录仪测量所述惠斯通电桥电路的电压为0伏;步骤4、将已粘贴所述电阻应变片的所述金属零部件装在载荷施加设备上,进行外载荷加载,所述电压信号测量记录仪记录所述惠斯通电桥电路的电压值x
i
,所述载荷施加设备上记录拉伸力值y
i
,i为正整数;随后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计算得到R2值;若R2≥0.975,则认定所述待测区域为弹性形变,否则为塑性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1前,将所述金属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污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学泉李仕锋侯聚英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