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气肋式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70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气肋式帐篷,包括: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篷布层、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第一篷门布层、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第二篷门布层,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位于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的左端,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位于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的右端,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上均设置有拉环,拉环通过防风拉绳与设置在地面层上的地钎连接,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的前后端均通过夹板螺栓与装夹装置连接;第一篷门布层、第二篷门布层的上部通过魔力贴与篷布层的上部连接,篷布层、第一篷门布层、第二篷门布层的底部均通过配重块与地面层接触。配重块与地面层接触。配重块与地面层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气肋式帐篷


[0001]本技术属于充气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气肋式帐篷。

技术介绍

[0002]帐篷已经被广大用户所熟知,且帐篷的种类繁多。野外使用的充气式帐篷主要用于野外作业、旅游、抗险救灾、军用等。现有的充气式帐篷主要采用整体式结构,即由一体成型的气肋和篷布组成。
[0003]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202122320508.8公开了一种高压气肋式帐篷,包括拱形充气骨架支撑模块和设置在支撑模块内侧的篷布,拱形充气骨架支撑模块包括至少一根条形的充气纵梁和若干并排的拱形的充气横梁,充气横梁与充气纵梁内的气压为0.61~0.85Mpa,充气横梁的内侧上均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纵向呈线性排列,充气纵梁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座;该现有技术并未解决篷门全尺寸开启/关闭以及大中型设备进出帐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针提供一种高压气肋式帐篷,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包括: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覆盖在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上的篷布层、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覆盖在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上的第一篷门布层、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及覆盖在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上的第二篷门布层,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两两相互平行设置,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位于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的左端,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位于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的右端,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上均设置有拉环,拉环通过防风拉绳与设置在地面层上的地钎连接,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的前端与后端均通过夹板螺栓与装夹装置连接;第一篷门布层、第二篷门布层的上部通过魔力贴与篷布层的上部连接,篷布层、第一篷门布层、第二篷门布层的底部均通过配重块与地面层接触;装夹装置包括固定底架、底座限位销、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第三L型板、第四L型板、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U型槽、第二U型槽、第一封装夹板、第二封装夹板,固定底架的前端通过底座限位销与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连接,固定底架的后端通过底座限位销与第三L型板、第四L型板连接,第一L型板与第三L型板通过第一横梁连接,第二L型板与第四L型板通过第二横梁连接,第一U型槽通过两个第一夹板限位销与第一横梁连接,第二U型槽通过两个第二夹板限位销与第二横梁连接,第一U型槽与第二U型槽之间设有第一封装夹板、第二封装夹板,第一封装夹板与第二封装夹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夹板螺栓孔。
[0005]进一步地,固定底架为空心铝合金材质,固定底架的下端通过橡胶密封条与地面层接触。
[0006]进一步地,固定底架上安装有照明灯,照明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篷布层、第一篷门布层、第二篷门布层的内侧均涂覆气密涂层、外侧均涂覆防火层。
[0008]进一步地,第一U型槽与第二U型槽的槽口相对设置。
[0009]进一步地,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与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均倾斜不同角度而呈蚌壳状,且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与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的支撑方向相反。
[0010]进一步地,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的前端一侧设置有充气口,充气口通过充气管路与空压机连接。
[0011]进一步地,篷布层、第一篷门布层、第二篷门布层上均开设有与防风拉绳的直径相匹配的穿孔。
[0012]进一步地,充气口位于第一封装夹板或第二封装夹板的上端。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结构简单且安装组件较少,能够在有承载力的平坦场地上搭建;同时,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的安装及拆卸时间较短、成型速度较快,还能够反复拆装,多次重复使用。
[0015]2.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中第一拱形充气骨架、第二拱形充气骨架及第三拱形充气骨架的极限压力高、尺寸小,使得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的内部有效空间较大,此外,第一拱形充气骨架、第二拱形充气骨架及第三拱形充气骨架一次充气可保压60天以上,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同时第一拱形充气骨架、第二拱形充气骨架及第三拱形充气骨架放气后打包体积小、储运方便。
[0016]3.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中第二拱形充气骨架与第三拱形充气骨架能够全尺寸开启或关闭,开启时,第二拱形充气骨架与第三拱形充气骨架均能够向上回拢依次固定在第一拱形充气骨架的左端与右端,关闭时,第二拱形充气骨架与第三拱形充气骨架均能够向下展开依次倾斜不同角度而呈蚌壳状,此外,第二拱形充气骨架与第三拱形充气骨架还能够增加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的有效使用空间,从而解决中大型设备进出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掀开第二篷门布层及部分篷布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的装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篷布层;2

第一篷门布层;3

第二篷门布层;4

防风拉绳;5

地面层;6

地钎;7

配重块;8

第一拱形充气骨架;9

第二拱形充气骨架;10

第三拱形充气骨架;11

拉环;12

装夹装置,12.1

固定底架,12.2

底座限位销,12.3

第一L型板,12.4

第二L型板,12.5

第三L型板,12.6

第四L型板,12.7

第一横梁,12.8

第二横梁,12.9

第一U型槽,12.10

第二U型槽,12.11

第一封装夹板,12.12

第二封装夹板;13

照明灯;14

充气口;15

充气管路;16

空压机;17

夹板螺栓;18

第一夹板限位销;19

第二夹板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
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气肋式帐篷,所述高压气肋式帐篷包括: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8、覆盖在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8上的篷布层1、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9、覆盖在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9上的第一篷门布层2、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10及覆盖在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10上的第二篷门布层3,如图2所示,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气肋式帐篷,包括: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覆盖在所述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上的篷布层、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覆盖在所述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上的第一篷门布层、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及覆盖在所述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上的第二篷门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两两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位于所述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的左端,所述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位于所述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的右端,所述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所述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所述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上均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通过防风拉绳与设置在地面层上的地钎连接,所述若干第一拱形充气骨架、所述若干第二拱形充气骨架、所述若干第三拱形充气骨架的前端与后端均通过夹板螺栓与装夹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篷门布层、所述第二篷门布层的上部通过魔力贴与所述篷布层的上部连接,所述篷布层、所述第一篷门布层、所述第二篷门布层的底部均通过配重块与所述地面层接触;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固定底架、底座限位销、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第三L型板、第四L型板、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U型槽、第二U型槽、第一封装夹板、第二封装夹板,所述固定底架的前端通过所述底座限位销与所述第一L型板、所述第二L型板连接,所述固定底架的后端通过所述底座限位销与所述第三L型板、所述第四L型板连接,所述第一L型板与所述第三L型板通过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所述第二L型板与所述第四L型板通过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一U型槽通过两个第一夹板限位销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所述第二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强骈洋赵梁程
申请(专利权)人:铱格斯曼航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治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