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330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钢片料带清洁,黏贴功能膜,间隔冲切与揭除形成开窗部,黏贴第一保护膜冲切形成蚀刻叠合部、再进行蚀刻叠合部的揭除形成蚀刻开窗,钢片底面保护,蚀刻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粘度相差异胶带配合满足钢片料带贴膜封装的蚀刻开窗成型需求,易于实现料带连续蚀刻作业,极大地提高了蚀刻生产效率与连续化生产稳定性。隆起与低黏性易于实现蚀刻叠合部去除作业,基本杜绝剥离留滞情况发生,同时硅胶低黏性膜具备裁切规整与低残留性,满足蚀刻开窗精度与蚀刻平整度需求。能实现开窗、叠合冲切、外轮廓冲切的相对高精度定位,满足钢片料带上钢片的成型精度和合格率需求。片料带上钢片的成型精度和合格率需求。片料带上钢片的成型精度和合格率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属于模组钢片料带蚀刻生产的


技术介绍

[0002]模组,是自动识别领域对一维条码扫描模组和二维条码扫描模组的简称。模组是进行二次开发的关键零件之一,具备完整独立的扫描功能,可以嵌入到手机,电脑,打印机,流水线等各行各业的设备中。在电子及机械行业,模组指在结构、性能上独立的一部分组件或元器件。通过模块化方法,方便了分工合作,调高了效率。
[0003]在模组进行成品组装时,需要通过钢片进行衬底补强,所以钢片又叫补强片,钢片在成型时,需要进行相关的蚀刻作业,从而满足在钢片上成型镂空、凹槽的成型需求。
[0004]传统钢片生产采用片板设计,即在一个较大片板上进行矩阵式分布的钢片分布,再通过喷漆、曝光等工艺后形成蚀刻区,最终经过蚀刻设备进行蚀刻区的蚀刻作业,此工艺成型的钢片集中在片板上,而模组组装时,一般采用料卷供给的方式,因此需要对片板上蚀刻成型的钢片进行拾取后形成线带,从而满足料带配合需求,由于受到工艺限制,其喷漆、曝光等作业会影响到蚀刻效率,另外钢片后期需要重新整列等成带工艺配合,成带会影响到钢片相对位置度,同时转移过程中会造成钢片表面受损的情况发生。
[0005]目前为了成带需求,也出现了对片板进行裁切成条后的拼接方法,但是,其蚀刻作业效率没有得到改善,同时裁切成条需要在片板上预设定位、裁切预留尺寸等,造成材料损耗较大及形成料卷拼接苦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曝光显影蚀刻及成料带作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钢片料带准备,对钢片料带进行顶面和底面的清洁;S2顶层覆膜,在钢片料带的顶面上黏贴功能膜;S3开窗保留,在功能膜上线性间隔冲切形成开窗部,并揭除功能膜留下开窗部;S4蚀刻开窗成型,在钢片料带的顶面上黏贴覆盖所述开窗部的第一保护膜,并在第一保护膜上冲切形成与所述开窗部相粘接叠合一体的蚀刻叠合部,再进行蚀刻叠合部的揭除形成蚀刻开窗;S5钢片底面保护,在钢片的底面进行第二保护膜的黏贴;S6蚀刻,进入蚀刻设备进行对蚀刻开窗的连续化蚀刻,形成蚀刻成型料带;所述第一保护膜的黏性大于所述功能膜的黏性。
[0008]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在钢片料带清洁后对钢片料带进行模切形成钢带定位孔;
所述步骤S2中,功能膜黏贴时避让所述钢带定位孔;所述步骤S3中,通过钢带定位孔对功能膜进行定位冲切;所述步骤S4中,第一保护膜黏贴时形成避让所述钢带定位孔的线性避让空区,通过钢带定位孔对第一保护膜进行定位冲切;所述步骤S4与所述步骤S5之间具备线性避让空区保护步骤,在线性避让空区上沾粘一层与第一保护膜相无缝配合的补充保护膜。
[0009]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通过沾粘胶带对蚀刻叠合部进行沾粘揭离收卷去除。
[0010]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后,对粘合的第二保护膜进行压平。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与所述步骤S6之间具备保护膜切边步骤,对所述第二保护膜和所述补充保护膜进行与钢片料带缘边相平齐的切割。
[0012]优选地,包括S7钢片分隔冲切,对蚀刻成型料带清洁干燥后进行钢片外缘冲切成型。
[0013]优选地,包括S8揭膜镀层,将所述第一保护膜及所述补充保护膜揭除后进行镀膜成型,镀膜成型后揭除第二保护膜进行对成型钢片料带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贴膜保护。
[0014]优选地,所述功能膜为PET硅胶复合膜。
[0015]优选地,所述PET硅胶复合膜包括PET基带和设置在PET基带上的硅胶粘合层,所述PET硅胶复合膜对钢片料带的粘着力为3~5gf/24mm(180
°
),所述PET硅胶复合膜的厚度为0.085mm
±
0.003mm。
[0016]优选地,第一保护膜对钢片料带的粘着力≥50g/25mm(180
°
),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厚度为0.075
±
0.02mm。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采用粘度相差异胶带配合满足钢片料带贴膜封装的蚀刻开窗成型需求,易于实现料带连续蚀刻作业,极大地提高了蚀刻生产效率与连续化生产稳定性。
[0018]2.隆起与低黏性易于实现蚀刻叠合部去除作业,基本杜绝剥离留滞情况发生,同时硅胶低黏性膜具备裁切规整与低残留性,满足蚀刻开窗精度与蚀刻平整度需求。
[0019]3.能实现开窗、叠合冲切、外轮廓冲切的相对高精度定位,满足钢片料带上钢片的成型精度和合格率需求。
[0020]4.易于构建配合产线,满足高效顺畅生产需求,同时加工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模组钢片的成型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模组钢片优选实施例中成型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中A

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钢片料带准备,对钢片料带进行顶面和底面的清洁。
[0028]顶层覆膜,在钢片料带的顶面上黏贴功能膜。
[0029]开窗保留,在功能膜上线性间隔冲切形成开窗部,并揭除功能膜留下开窗部。
[0030]蚀刻开窗成型,在钢片料带的顶面上黏贴覆盖所述开窗部的第一保护膜,并在第一保护膜上冲切形成与所述开窗部相粘接叠合一体的蚀刻叠合部,再进行蚀刻叠合部的揭除形成蚀刻开窗。
[0031]钢片底面保护,在钢片的底面进行第二保护膜的黏贴。
[0032]蚀刻,进入蚀刻设备进行对蚀刻开窗的连续化蚀刻,形成蚀刻成型料带。
[0033]第一保护膜的黏性大于功能膜的黏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钢片料带准备,对钢片料带进行顶面和底面的清洁;S2顶层覆膜,在钢片料带的顶面上黏贴功能膜;S3开窗保留,在功能膜上线性间隔冲切形成开窗部,并揭除功能膜留下开窗部;S4蚀刻开窗成型,在钢片料带的顶面上黏贴覆盖所述开窗部的第一保护膜,并在第一保护膜上冲切形成与所述开窗部相粘接叠合一体的蚀刻叠合部,再进行蚀刻叠合部的揭除形成蚀刻开窗;S5钢片底面保护,在钢片的底面进行第二保护膜的黏贴;S6蚀刻,进入蚀刻设备进行对蚀刻开窗的连续化蚀刻,形成蚀刻成型料带;所述第一保护膜的黏性大于所述功能膜的黏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钢片料带清洁后对钢片料带进行模切形成钢带定位孔;所述步骤S2中,功能膜黏贴时避让所述钢带定位孔;所述步骤S3中,通过钢带定位孔对功能膜进行定位冲切;所述步骤S4中,第一保护膜黏贴时形成避让所述钢带定位孔的线性避让空区,通过钢带定位孔对第一保护膜进行定位冲切;所述步骤S4与所述步骤S5之间具备线性避让空区保护步骤,在线性避让空区上沾粘一层与第一保护膜相无缝配合的补充保护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沾粘胶带对蚀刻叠合部进行沾粘揭离收卷去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模组钢片料带的连续蚀刻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后,对粘合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彪张震威沈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迪卡特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