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收获机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93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收获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合收获机的散热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发动机进气散热器和防尘罩,发动机进气散热器与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连接;发动机进气散热器包括冷却排管和矩形散热片,矩形散热片附着于冷却排管的外侧,冷却排管与矩形散热片结合后所形成的内部空间构成矩形通风道;防尘罩与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的进风面连接。采用堆叠式的散热布局结构,通过防尘罩对冷却气流进行预除杂,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散热器的维护清理次数,并通过矩形通风道和矩形风道提高散热面积,利于灰尘杂余等快速通过而排出,降低了阻塞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散热故障。降低了散热故障。降低了散热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收获机的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收获机散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合收获机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联合收获机作业情况的复杂性,存在重负荷作业、高温天气作业、沙地作业等多种复杂作业环境,联合收获机田间作业时环境温度较高,机具自身负荷较大,作业环境粉尘较多散热器冷却风道易于堵塞造成散热器高温,传统柴油机散热器在这些复杂情况下由于散热器散热效率不足,通风道阻塞等原因造成散热故障从而使作业效率降低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收获机的散热结构,其能够对冷却气流进行预除杂,降低通风道阻塞的风险,进而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并且降低散热器维护清理次数。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散热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发动机进气散热器和防尘罩,所述发动机进气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连接;
[0006]所述发动机进气散热器包括冷却排管和矩形散热片,所述矩形散热片附着于所述冷却排管的外侧,所述矩形散热片用于增加散热面积,所述冷却排管与所述矩形散热片结合后所形成的内部空间构成矩形通风道;
[0007]所述防尘罩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的进风面连接,且所述发动机进气散热器被包裹于所述防尘罩内。
[0008]发动机进气散热器设置在在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的外侧,防尘罩与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的进风面连接,且发动机进气散热器被包裹于防尘罩内,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发动机进气散热器与防尘罩之间采用一种堆叠式的散热布局结构,通过防尘罩对冷却气流进行预除杂,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散热器的维护清理次数。
[0009]发动机进气散热器上的散热片采用矩形散热片而形成矩形通风道,相比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波形散热片而形成的波形通风道,相同散热面积下矩形通风道的通风面远大于波形通风道,利于灰尘杂余等快速通过矩形通风道排出,降低了通风道内造成阻塞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散热故障。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进气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上的散热芯体之间设置有间隔。
[0011]发动机进气散热器与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上的散热芯体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的间隔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个间隔在发动机进气散热器与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上的散热芯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活动空间。
[0012]当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上的散热芯体进行维护清理时,能够通过所述的间隔而便于维护人员对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上的散热芯体进行维护清理。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采用网孔板制成,所述防尘罩用于保证进气量并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
[0014]此发动机进气散热器和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的气流流向为环境气流经防尘罩过滤,过滤后的气流经过发动机进气散热器及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而实现热量交换,提高散热效果。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进气散热器通过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上。
[0016]通过设置固定架提高了发动机进气散热器和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的安装稳定性,以及其间的连接牢固性。
[0017]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的水平截面为梯形。
[0018]根据气流流向,当防尘罩的正向面平行于发动机进气散热器的侧面设置时,杂余或杂质在防尘罩上吸附力较大。
[0019]当防尘罩的水平截面改用为梯形面后,平行于发动机进气散热器的正向面积减少,非正向面杂余吸附力较小,防止灰尘被大量吸附,使得杂余或杂质不易堆积和粘附,而造成堵塞。
[0020]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排管为单排式或者多排式。
[0021]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上的散热排管为多排式。
[0022]一种联合收获机,包括发动机和所述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中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联合收获机还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散热结构上。
[0024]冷却风扇设置于散热结构上,冷却风扇用于提高散热结构的散热气流流动性,使冷却气流从防尘罩吸入经散热结构热交换后对发动机进行二次散热。
[0025]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上位于所述冷却风扇处设置有瓦楞式网孔结构,所述瓦楞式网孔结构用于提高进风面积。
[0026]具体地,在防尘罩上对应冷却风扇处的中心进风量需求较大的区域设置有瓦楞式网孔结构,瓦楞式网孔结构能够提高进风面积。
[0027]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为柴油机。
[0028]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申请的发动机进气散热器设置在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的外侧,防尘罩与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的进风面连接,且发动机进气散热器被包裹于防尘罩内,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发动机进气散热器与防尘罩之间采用一种堆叠式的散热布局结构,通过防尘罩对冷却气流进行预除杂,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散热器的维护清理次数,并且发动机进气散热器上的散热片采用矩形散热片而形成矩形通风道,相比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波形散热片而形成的波形通风道,相同散热面积下矩形通风道的通风面远大于波形通风道,利于灰尘杂余等快速通过矩形通风道排出,降低了通风道阻塞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散热故障。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散热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图2中A部结构放大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发动机进气散热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图4中B部结构放大图;
[003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防尘罩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防尘罩的水平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
[0039]1‑
防尘罩;2

发动机进气散热器;
[0040]3‑
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4

矩形通风道;
[0041]5‑
间隔;6

矩形风道;8

瓦楞式网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3)、发动机进气散热器(2)和防尘罩(1),所述发动机进气散热器(2)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3)连接;所述发动机进气散热器(2)包括冷却排管和矩形散热片,所述矩形散热片附着于所述冷却排管的外侧,所述矩形散热片用于增加散热面积,所述冷却排管与所述矩形散热片结合后所形成的内部空间构成矩形通风道(4);所述防尘罩(1)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3)的进风面连接,且所述发动机进气散热器(2)被包裹于所述防尘罩(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散热器(2)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3)上的散热芯体之间设置有间隔(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1)采用网孔板制成,所述防尘罩(1)用于保证进气量并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绪黄强斌杜志高高彬李维军师邀兵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