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46943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该机动车燃料催化器设置于机动车的油箱与发动机之间的管路上,该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包括:外壳、油管、稀土陶瓷球和磁体装置;所述稀土陶瓷球和所述磁体装置容纳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油管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稀土陶瓷球位于所述油管的外部,其设置为不与所述油管内的机动车燃料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汽油车是以汽油作为燃料。汽油直接进入发动机,直接进行贫氧燃烧。这样导致燃烧不充分、汽油消耗量大、尾气排放量大等问题。汽油车主要以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三种污染物为主。为使尾气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机动车厂家主要通过在尾气出口处加装价格昂贵的后处理系统进行脱除,以达到排放要求。随着尾气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后处理系统的价格也随之大幅度攀升,给机动车企业带来巨大的尾气处理难度和成本压力。
[0003]CN105396543A公开了一种含有蜂窝催化剂作为燃油催化芯的燃油催化器,燃油通过涂覆有氧化稀土、氧化铝和氧化钛等活性物质的蜂窝催化剂载体上的流道而分流,并充分与燃油催化剂接触,将燃油分子细化并提高燃油活性。但其燃油催化剂经过燃油长期浸泡后,蜂窝催化剂表面涂覆的活性粉体容易脱落并污染燃油,而且该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还需进一步提高。
[0004]CN106861560A公开了一种燃油催化剂及燃油催化器,通过将稀土微球、托玛琳微球和麦饭石微球协同配合组成的燃油催化剂与燃油接触,不仅能够吸附燃油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能够活化燃油分子,使燃油分子与氧接触的更充分,从而有效提高了燃油的燃烧效率,但该燃油催化剂经过燃油长时间热浸泡后,使得燃油逐渐浑浊,燃油效率也随之降低。
[0005]CN109488492A公开了一种含有设置能量片与永磁的燃油催化器,在强磁的作用下,能够使燃油以小分子的状态下燃烧且燃烧充分、减轻了发动机的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有效节约了燃油能源并保护了环境。但强磁体经过80℃燃油的长期浸泡,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磁现象,从而降低了燃油催化器的整体使用寿命。
[0006]CN205605337U公开了燃油能效催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左右两端皆固定有封盖,一侧封盖外连接有接头,壳体内部设有两个筛网,两个筛网之间装有催化物颗粒和远红外颗粒。该燃油能效催化器的催化物颗粒仍需与燃油接触,容易缩短燃油催化物的使用寿命,而且催化性能仍需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其利用磁体与稀土陶瓷球的协同磁催化作用,可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降低耗油量,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机动车燃料催化器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机动车燃料催化器的用途。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8]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其设置于机动车的油箱与发动机之间的管路上,该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包括:外壳、油管、稀土陶瓷球和磁体装置;
[0009]所述稀土陶瓷球和所述磁体装置容纳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油管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0010]所述稀土陶瓷球位于所述油管的外部,其设置为不与所述油管内的机动车燃料接触。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优选地,所述磁体装置包括磁体,所述磁体的磁能积为20MGOe以上。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优选地,所述磁体装置还包括磁屏蔽罩;所述磁屏蔽罩贴合于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磁体贴合于所述磁屏蔽罩上。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优选地,所述油管包括连接部和U型管部;所述U型管部容纳于所述磁体装置内,其由多个U型管连接而成;所述连接部伸出所述外壳,设置为能够与油箱和发动机连接。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优选地,所述稀土陶瓷球的直径为0.3~2.0cm;所述稀土陶瓷球分布在多个U型管之间的空隙内以及U型管部和所述磁体装置之间的空隙内。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优选地,所述稀土陶瓷球包括陶瓷球本体和涂层;所述陶瓷球本体由麦饭石粉体、托玛琳粉体或高岭土粉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所述涂层由包括稀土氧化物和麦饭石粉体的混合物形成。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优选地:
[0017]所述陶瓷球本体由重量比为30~40:40~60:10~20的麦饭石粉体、托玛琳粉体和高岭土粉体形成;
[0018]所述混合物中的稀土氧化物与麦饭石粉体的重量比为1.8~2.2:1,所述稀土氧化物选自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和氧化钇中的至少两种。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优选地,所述混合物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选自硅溶胶、铝溶胶和糯米胶中的一种;基于100重量份的稀土氧化物与麦饭石粉体,所述助剂的用量为2~7重量份。
[002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将麦饭石粉体、托玛琳粉体、高岭土粉体与水混合形成浆液,采用滚球机滚成球体,然后在100~170℃下干燥,在1100~1400℃下焙烧,得到陶瓷球本体;
[0022]将稀土氧化物、麦饭石粉体、助剂与水混合,得到涂层浆液;
[0023]将所述陶瓷球本体在所述涂层浆液中浸渍15~35min,然后在105~160℃下干燥,在1050~1300℃下焙烧,得到预制陶瓷球;重复该步骤,得到稀土陶瓷球;
[0024]将油管、稀土陶瓷球和磁体装置与外壳组装在一起,形成机动车燃料催化器。
[0025]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在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和耗油量中的用途。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利用磁体与稀土陶瓷球的协同磁催化作用,可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降低耗油量达17%以上,优选可达20%以上,显著降低尾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含量,从而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地,该机动车燃料催化
器由于磁催化材料(稀土陶瓷球)不直接与机动车燃料接触,不会造成燃料污染及管路堵塞。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机动车燃料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详细如下:
[0029]1‑
外壳,2

油管,3

稀土陶瓷球,4

磁体装置,41

磁体,42

磁屏蔽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燃料包括柴油、汽油,优选为汽油。
[0032]<机动车燃料催化器>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设置于机动车的油箱与发动机之间的管路上,其用于提高机动车燃料燃烧效率,降低机动车燃料耗油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可以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燃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其设置于机动车的油箱与发动机之间的管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油管、稀土陶瓷球和磁体装置;所述稀土陶瓷球和所述磁体装置容纳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油管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稀土陶瓷球位于所述油管的外部,其设置为不与所述油管内的机动车燃料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装置包括磁体,所述磁体的磁能积为20MGOe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装置还包括磁屏蔽罩;所述磁屏蔽罩贴合于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磁体贴合于所述磁屏蔽罩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包括连接部和U型管部;所述U型管部容纳于所述磁体装置内,其由多个U型管连接而成;所述连接部伸出所述外壳,设置为能够与油箱和发动机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陶瓷球的直径为0.3~2.0cm;所述稀土陶瓷球分布在多个U型管之间的空隙内以及U型管部和所述磁体装置之间的空隙内。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陶瓷球包括陶瓷球本体和涂层;所述陶瓷球本体由麦饭石粉体、托玛琳粉体或高岭土粉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所述涂层由包括稀土氧化物和麦饭石粉体的混合物形成。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怡申孟林朱悦然任旭东李志强宋静王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稀土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