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912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段、混合段以及均流段,加热段设置有加热件以及燃油喷射件,进气装置还包括弯曲段,弯曲段设置于加热段和混合段之间,混合段设置有喷射件以及旋流件,喷射件用于向混合段内部喷射催化剂,均流段设置有均流件,均流件开设有多个均流口。弯曲段将气流进行汇聚,再通过加热件进行加热,增加了加热件与气流的接触时间,进而使气流可以得到更多的时间加热;将加热段设有加热件和燃油喷射件,当气流流量较小时,加热件加热气流便可以满足对气流的温度的要求,节约了能源,当气流流量较大时,加热件和燃油喷射件同时加热气流,提高加热段的工作效率。提高加热段的工作效率。提高加热段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一种消除柴油机排气中氮氧化物(NO
x
)的技术。利用尿素水解产生的氨气(NH3)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
x
)转化为氮气(N2)。
[0003]柴油机利用SCR技术喷设尿素选择性还原排放污染物中的NO
X
。然而当后处理系统处于低温环境时,会影响尿素的喷射量,进而影响尿素与NO
X
的反应效果。并且尿素在低温的环境下容易结晶,导致后处理系统的管道变窄,压力变大,进而影响后处理系统的处理尾气的效果。
[0004]因此,有些后处理系统中设置有加热装置以对废气进行加热,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效率,同时防止结晶。但是现有的加热装置通常只能以恒定的加热方式以及加热功率进行加热。当发动机正常运行时,排出的废气温度较高,此时无需使用大功率进行加热即可满足转换需求,而当废气温度较低时(例如发动机冷启动时)加热装置则又需要增大加热功率,才能够将废气提升至合适的转换温度。这就导致在不同的工作情况下,废气的转换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0005]此外,由于废气的流动速度较快,因此穿过加热装置的时间短,二者的接触时间短,加热装置对废气的加热效果往往较差,加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7]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段、混合段以及均流段,所述加热段设置有加热件以及燃油喷射件,所述进气装置还包括弯曲段,所述弯曲段设置于所述加热段和所述混合段之间,所述混合段设置有喷射件以及旋流件,所述喷射件用于向所述混合段内部喷射催化剂,所述均流段设置有均流件,所述均流件开设有多个均流口。
[0009]本申请中的所述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0010]所述加热段设置有加热腔和喷射腔,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喷射腔互相连通,所述燃油喷射件设置于所述喷射腔。
[0011]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气流流出的一端。
[0012]所述混合段设置有混合腔和催化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催化腔互相连通,所述喷射件设置于所述催化腔,所述旋流件设置于所述混合腔,所述喷射件的喷射口的轴线与所述旋流件的轴线重合。
[0013]所述旋流件包括旋流部和过流部,所述旋流部沿自身周向设有多个旋流叶片,所
述过流部的侧壁开设有过流孔。
[0014]所述旋流部包括第一气流流入端和第一气流流出端,所述过流部包括第二气流流入端和第二气流流出端,所述第一气流流入端、所述第一气流流出端、所述第二气流流入端和所述第二气流流出端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气流流入端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气流流出端的半径,所述第二气流流入端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气流流出端的半径。
[0015]所述旋流叶片的至少部分区域绕所述旋流部的轴线弯曲。
[0016]所述均流件设有沿自身周向排布的第一均流口以及第二均流口,所述第一均流口环绕于所述第二均流口的外周,所述第一均流口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均流口的孔径。
[0017]所述均流段包括筒体、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所述进气端盖设置于所述筒体的进气侧,所述出气端盖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出气侧,所述进气端盖的半径沿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气端盖的半径沿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0018]所述弯曲段与所述加热段和/或所述均流段是一体成型的结构。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申请通过将所述弯曲段设置于所述加热段和所述混合段之间,所述弯曲段将气流进行汇聚,再通过所述加热件进行加热,增加了所述加热件与气流的接触时间,进而使气流可以得到更多时间的加热;通过将所述加热段设置有所述加热件以及所述燃油喷射件,当气流流量较小或者气流温度较高的时候,通过所述加热件对气流进行加热便可以满足对气流的温度的要求,节约了能源,当气流流量较大或者气流温度较低的时候,所述加热件和所述燃油喷射件同时加热气流,提高了所述加热段的工作效率。
[002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将所述加热段设置有所述加热腔和所述喷射腔,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喷射腔互相连通,即所述燃油喷射件通过所述喷射腔与所述加热腔连接,一方面提高了进气装置的密封性,另一方面简化了所述燃油喷射件与所述加热腔的连接方式;将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气流流出的一端,增大了所述燃油喷射件与所述加热腔的距离。
[0022]3.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燃油喷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并且将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气流流出的一端,一方面可以增加所述燃油喷射件与气流的接触时间,即增加了所述燃油喷射件对气流进行加热的时间,另一方面防止由于所述燃油喷射件与所述加热件距离过近引发的爆炸的现象,避免发动机发生剧烈的震荡,降低了噪音的同时,提升了所述进气装置加热时的安全性。
[0023]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将所述混合段设置有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催化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催化腔互相连通,所述喷射件设置于所述催化腔,所述喷射件的喷射口的轴线与所述旋流件的轴线重合,当所述喷射件喷射催化剂时,所述喷射件喷出的催化剂可以通过所述催化腔和所述混合腔直接进入所述旋流件,防止由于所述催化腔与所述混合腔存在弯曲导致催化剂在弯曲段堆积进而导致管路变窄的情况,提升气流的通过率。
[0024]5.本申请通过将所述旋流件设置为包括所述旋流部和所述过流部,所述旋流部沿自身周向设有多个所述旋流叶片,使得气流和催化剂可以在所述旋流叶片的作用下形成旋转流体,提高催化剂和气流的混合效果,加快反应速率,通过将所述过流部的侧壁开设有所述过流孔,当催化剂溶液滴在所述旋流叶片上着壁后,由于所述过流孔的存在,减小了催化
剂溶液的着壁面积,同时提升了所述旋流叶片的换热效率,进而大大降低催化剂溶液滴在所述叶片表面结晶的风险,降低所述旋流件的故障率。此外,所述过流孔的存在,使得气流能够通过所述过流孔穿过所述叶片,从而有助于利用气流的冲击力将所述叶片上的催化剂溶液或者催化剂结晶吹落,防止催化剂结晶在所述叶片上堆积。
[0025]6.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一气流流入端的半径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一气流流出端的半径,使得当气流进入所述旋流部时可以形成旋流,进而增加气流的流速,使气流与催化剂的混合更加充分,使催化剂对气流催化作用的效果更好;所述第二气流流入端的半径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二气流流出端的半径,起到分散气流的作用,使气流流出所述旋流件时可以更加均匀。
[0026]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将所述均流件设有沿自身周向排布的第一均流口以及第二均流口,所述第一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段、混合段以及均流段,所述加热段设置有加热件以及燃油喷射件,所述进气装置还包括弯曲段,所述弯曲段设置于所述加热段和所述混合段之间,所述混合段设置有喷射件以及旋流件,所述喷射件用于向所述混合段内部喷射催化剂,所述均流段设置有均流件,所述均流件开设有多个均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设置有加热腔和喷射腔,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喷射腔互相连通,所述燃油喷射件设置于所述喷射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气流流出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段设置有混合腔和催化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催化腔互相连通,所述喷射件设置于所述催化腔,所述旋流件设置于所述混合腔,所述喷射件的喷射口的轴线与所述旋流件的轴线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件包括旋流部和过流部,所述旋流部沿自身周向设有多个旋流叶片,所述过流部的侧壁开设有过流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后处理进气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言库刘伟达卞增涛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