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735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极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所述凹形卡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电柱,且凹形卡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远离螺纹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远离缓冲机构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缓冲机构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外密封绝缘套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对连接头受到的挤压力起到缓冲作用,提高对本装置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连接点进行缓冲保护,且结构简单稳固,导电稳定性强,安装牢靠,适合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缓冲柱在定位柱上滑动位移,使缓冲柱位移更稳定,保障导电性。保障导电性。保障导电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极柱
,具体是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

技术介绍

[0002]极柱一端直接与汇流排连接,另一端或与外部导体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亦称端子),或与电池组中相邻的单体电池的一极连接的部件,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电动汽车、UPS、储能电站等行业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确保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质量尤为重要,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致性、稳定性、使用寿命是电池生产制造中的重要标准,其中影响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极耳与极柱的连接。
[0003]在中国专利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专利号为:CN201820830U)中,该装置采用槽型薄壁结构有利于减小电池的体积,且有利于极柱跟极耳的焊接,定位效果好,提高了工作效率,其薄壁结构可以提高极柱跟极耳的焊接效果,使极耳跟极柱连接更加牢固,并且减小了电池的体积,减小了接触内阻提高了导电性能,有利于装卡,降低了制造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但是,该装置结构过于简单,仅适用于小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在对于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密封性不足,连接不够牢靠,使用寿命短,且连接处不具备缓压功能,从而导致连接点容易受外界拉力影响,造成断裂,影响导电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包括凹形卡板,所述凹形卡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电柱,且凹形卡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远离螺纹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远离缓冲机构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缓冲机构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外密封绝缘套环。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与螺纹柱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中开设有滑腔,且滑腔中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腔的内底壁与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滑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缓冲柱的上端贯穿开口并与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滑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柱,且缓冲柱的下侧开设有定位滑槽,且定位柱的上端贯穿延伸至定位滑槽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定位柱的外侧。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密封绝缘套环,且内密封绝缘套环的内侧壁与缓冲柱的外侧壁相抵并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板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且定位柱穿过通
孔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形卡板相对的两侧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卡孔。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柱的下端呈锥形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形卡板、导电柱、螺纹柱、缓冲机构和连接头每相邻两者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向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装置中,导电柱与锂电池内部导电体连接,凹形卡板起到卡接固定作用,螺纹柱起到螺纹连接作用,安装方便,外密封绝缘套环起到防水密封作用,连接头上的螺纹槽与外部导电体连接,进行通电连接,结构简单稳固,导电稳定性强,安装牢靠,适合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
[0014]2、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当连接头受到外接压力时,缓冲柱推动滑板在固定柱上的滑腔中滑动位移,此时缓冲弹簧受到滑板的挤压收缩产生弹力,可对连接头受到的挤压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提高对本装置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连接点进行缓冲保护作用,同时,缓冲柱在定位柱上滑动位移,使缓冲柱位移更稳定,其次,接触面广,保障导电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中固定柱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凹形卡板;2、导电柱;3、螺纹柱;4、连接头;5、螺纹槽;6、外密封绝缘套环;7、固定柱;8、滑腔;9、滑板;10、缓冲弹簧;11、缓冲柱;12、开口;13、定位柱;14、定位滑槽;15、内密封绝缘套环;16、连接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包括凹形卡板1,凹形卡板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电柱2,且凹形卡板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柱3,螺纹柱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远离螺纹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4,连接头4远离缓冲机构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5,缓冲机构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外密封绝缘套环6,导电柱2与锂电池内部导电体连接,凹形卡板1起到卡接固定作用,螺纹柱3起到螺纹连接作用,安装方便,外密封绝缘套环6起到防水密封作用,连接头4上的螺纹槽5与外部导电体连接,进行通电连接,结构简单稳固,导电稳定性强,安装牢靠,适合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
[0019]在图2中:缓冲机构包括与螺纹柱3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固定柱7中开设有滑腔8,且滑腔8中滑动连接有滑板9,滑腔8的内底壁与滑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0,滑板9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柱11,固定柱7的上端开设有开口12,且缓冲柱11的上端贯穿开口12并与连接头4固定连接,滑腔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3,且缓冲柱11的下侧开设有定位滑槽14,且定位柱13的上端贯穿延伸至定位滑槽14中并与其滑动连接,缓冲弹簧10套设于定位柱13的外侧,当连接头4受到外接压力时,缓冲柱11推动滑板9在固定柱7上的滑腔8中滑动位移,此时缓冲弹簧10受到滑板9的挤压收缩产生弹力,可对连接头4受到的挤压力起
到缓冲作用,从而提高对本装置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连接点进行缓冲保护作用,同时,缓冲柱11在定位柱13上滑动位移,使缓冲柱11位移更稳定,其次,接触面广,保障导电性;
[0020]在图2中:开口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密封绝缘套环15,且内密封绝缘套环15的内侧壁与缓冲柱11的外侧壁相抵并滑动连接,起到密封性防水的作用;
[0021]在图2中:滑板9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且定位柱13穿过通孔设置,便于滑板9位移;
[0022]在图1中:凹形卡板1相对的两侧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卡孔16,增加连接点;
[0023]在图1中:导电柱2的下端呈锥形设置,便于插入连接;
[0024]在图1中:凹形卡板1、导电柱2、螺纹柱3、缓冲机构和连接头4每相邻两者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向固定连接,连接牢靠。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中,导电柱2与锂电池内部导电体连接,凹形卡板1起到卡接固定作用,螺纹柱3起到螺纹连接作用,安装方便,外密封绝缘套环6起到防水密封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包括凹形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卡板(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电柱(2),且凹形卡板(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柱(3),所述螺纹柱(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远离螺纹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远离缓冲机构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5),所述缓冲机构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外密封绝缘套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与螺纹柱(3)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所述固定柱(7)中开设有滑腔(8),且滑腔(8)中滑动连接有滑板(9),所述滑腔(8)的内底壁与滑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0),所述滑板(9)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柱(11),所述固定柱(7)的上端开设有开口(12),且缓冲柱(11)的上端贯穿开口(12)并与连接头(4)固定连接,所述滑腔(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3),且缓冲柱(11)的下侧开设有定位滑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铜益九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